驚了,我的電腦在自動打工!花不到1塊錢僱個「AI超人」,Office三件套被卷死

機器之心原創
編輯:杜偉
國產智慧體,這次真封神了。
過去這段時間,「智慧體」簡直殺瘋了。
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大廠,主流 AI 玩家們都開始圍著它轉,說它是大模型的下一站也毫不誇張。
作為人工智慧的一種高階實現,智慧體比大模型更具實體化、自主性、互動性,已經進化成「會思考、動手強、能串聯一切工具的全能戰士」。
就在 5 月 22 日,這條 AI 賽道迎來了一個足以傲視群雄的「巨無霸」產品,其背後站著的正是一家國產大模型廠商 —— 崑崙萬維。
這家位居國內大模型第一梯隊的選手,面向全球正式釋出了天工超級智慧體(Skywork Super Agents)(下文簡稱 Skywork),直接卷出了新高度!
與 Manus、OpenAI deep research、Genspark 等其他智慧體相比,Skywork 有三大必殺技:「場景全、能力強與框架開源。
首先是「全」,Skywork 遠不是一兩個小工具拼湊出來的智慧體,而是系統打包了 5 個專家級 AI Agent,可以一鍵生成專業文件、資料表格、PPT、播客、網頁五件套,稱得上是內容創作者眼中的黃金搭子。
更炸裂的是,Skywork 還提供了 1 個通用 AI Agent,可以一站式地輸出音樂、MV、宣傳片、繪本、有聲書等多模態內容。
其次是「智商」爆表,跑分成績給了我們很大驚喜。
Skywork 在多個 AI Agent 基準測試榜單中登頂,比如在 GAIA(最困難、最全面的智慧體基準測試)中,面對從初級到高階、從易到難的不同任務(Level 1 到 Level 3),它全面超越了 Manus、OpenAI deep research。
這還沒完,Skywork 在 SimpleQA(評測智慧體回答事實性問題準確性的基準測試)中的得分(94.5)同樣超越了 OpenAI 以及當前 SOTA,解決大模型「胡言亂語」更給力了。
最後是讓開發者沸騰的 —— 全球首個開源的 deep research agent 框架,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智慧體的定義中來了。
同時,直接開放三大 MCP 介面,供開發者呼叫文件生成、資料分析、PPT 演示文件三大能力,形成以智慧體為核心的「AI 作業系統」,成為開發者們的新基建。
  • 框架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SkyworkAI/DeepResearchAgent
  • MCP 地址:https://mcp.so/server/skywork-super-agents/Skywork-ai
還有一點特別值得稱道,Skywork 不搞現在 AI 圈討厭的飢餓營銷那套,不排隊、不搶碼、不內測申請,上線即可用。價效比還賊高,單個通用任務成本僅需 0.96 元。
今日,崑崙萬維重磅宣佈天工超級智慧體(Skywork Super Agents)APP 正式上線,這也是全球首款基於 AI Agent 架構的 Office 智慧體手機 App。
看起來,想要體驗智慧體的小夥伴終於有了一個實力更強、價格又便宜的選擇。

第一手實測:智慧體界的「全能型選手」
從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到 Manus、Genspark 等專精型 Agent,市面上的產品在功能上可以說大同小異,而「誰真正能落地、誰真正好用」成為普通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搞個一手實測,看看 Skywork 這個「新秀」的實力究竟如何。
  • 全球官網:https://skywork.ai
  • 中國官網:https://tiangong.cn
多場景寫作
最近 AI 率檢測的問題頻頻登上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有大學生髮帖稱,熬禿了頭寫的畢業論文 AI 率被判了 80%,測試一番後發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AI 率竟超 60%。為了去 AI 味兒,學生們絞盡腦汁,要麼瘋狂改標點,要麼短句改長句……
對此,我們讓 Skywork 生成一份適用於 B 站 3 分鐘科技短影片的指令碼, 吐槽一下當前 AI 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魔幻現實。
[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
不得不說,Skywork 設計的「UP 主臺詞」很有 B 站特色,如「螢幕前的各位『肝帝們』」、「億點點變化」、「以前是怕抄襲,現在是怕被 AI」 等語句非常貼合年輕受眾,既有梗又有深度。而且它還在合適的位置穿插著柱狀圖、專家觀點的引用,更增強了指令碼的傳達力與可信度。
視覺化資料分析
Skywork 的表格模式類似於 Microsoft Excel 和 Google Sheets,輸入主題、需求或者上傳原始資料後,它就能智慧分析並生成表格、圖示等。
我們輸入指令:「生成一份圖靈獎 2015-2024 年的獲獎統計」。
Skywork 並不急於執行,而是透過與使用者互動確認任務細節,包括統計維度(如獲獎人數、國籍、研究領域、所屬機構)和展示方式(如表格、趨勢圖、佔比圖等)。這種前置的任務拆解能力,使得整個分析過程具有極高的準確性和可控性。
緊接著,它會自動生成待辦清單,呼叫各種 MCP 工具依次執行任務,整個過程無需使用者參與。
Skywork 準確完成了資料整理和分析任務,最終生成四個結構完整、資訊翔實的 sheet。在視覺化呈現方面,它生成的餅圖、柱狀圖和折線圖不僅美觀,還極具資料表達力。
[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
精美 PPT
打工人最怕三件事:加班沒有加班費、老闆突然 @你、順便做個 PPT。別的順便是順手,這個「順便」是要命:字型怎麼調都不對,圖表怎麼看都很土,辛辛苦苦熬夜幹到凌晨三點,結果老闆瞅了一眼:「感覺不太對,你再打磨下」。
現在,Skywork 給每個被 PPT 逼瘋的打工人開了張救命的「藥方」。只要一句簡單的 Prompt:製作《日本鎌倉的旅遊攻略》PPT,它立馬就能生成一份結構清晰、顏值線上的 PPT。
[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
從最終生成效果來看,該 PPT 不僅有實用資訊點,還配了高質量的場景圖、路線圖和日程表,我們完全可以直接拿來用。
創意網頁
今年 2 月份,Andrej Karpathy 提出了 Vibe Coding(氛圍程式設計)的概念,碼農們不用逐行寫程式碼,只要用自然語言描述目標功能,專用大模型即可生成對應程式碼。
Skywork 目前也能實現這一功能,輸入需求就能快速生成可溯源、可編輯、可應用的高質量多模態 html 成果。舉個例子,我們讓它「生成一個開心消消樂的網頁小遊戲」,幾分鐘後它啪地甩來一個水果卡通風的成品。
這個網頁小遊戲不僅介面設計的好看,更重要的是,它真實可玩。在規定的一分鐘內,玩家讓三個或以上相同的水果圖示連成一條直線即可消除,並且它還能根據得分情況增加等級。
智慧音訊播客
去年穀歌 NotebookLM 曾掀起一股 AI 播客熱潮,僅需一個連結或文件,幾分鐘就能轉成接地氣的男女對談。當時,不少 AI 圈的大咖為它「站臺」,甚至連「死對頭」OpenAI CEO Altman 都認為它很酷。
Skywork 這次上線的播客模式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輸入 Prompt:《面紗》讀書對談播客,它隨即就去找資料寫稿「錄製」,然後一鍵生成音訊播客。
AI 男女主播吐字清晰,語音語調自然真實,語氣詞、說話的氣口都把握得相當到位。從內容來看,他倆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真正讀懂了小說後,針對播客這一媒介形式進行的自我創作。
與谷歌 NotebookLM 不同的是,如果我們對成品有任何調整需求,可以直接在聊天框裡提,Skywork 隨時修改。比如,我們讓播客增加一部分,介紹小說中的男主沃爾特・費恩是個怎樣的人,Skywork 立馬在原有播客基礎上更新了相應的內容。
音樂與影片生成
此前,崑崙萬維釋出了全球首個音樂推理大模型 Mureka O1,不輸 Suno 的驚豔效果讓所有人看到了其在音樂生成領域的深厚造詣。
Skywork 的音樂實力同樣不俗,比如「生成一段適合清晨獨自散步時聽的輕音樂」,它以鋼琴為主旋律,整體節奏舒緩勻稱,給人一種在晨光中漫步的愜意感覺。
影片生成也不在話下,比如「城市天台夜晚,一群會發光的小鳥從霓虹燈上起飛,匯聚成一個漂浮的時間鐘錶」,這種複雜 Prompt 的目標場景都能 hold 住,你就說贊不讚吧?!
Skywork 還能生成帶背景音樂的影片,如下「generate a video with music: a man raps to the camera」。下一步的升級方向可能就是直接生成指定對白、語氣的音畫同步影片了,就像谷歌 Veo 3 所能做到的那樣。
這一波實測下來,我們切身的感受是:強,太強了!
無論是生成內容的豐富性、專業性、準確性,還是介面設計的美觀程度和佈局的合理性,Skywork 都展現出了一個「全能型」智慧體該有的樣子,甩開了現有競品。
人無我有,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體驗過程中,我們發現,Skywork 在任務協同、多模態生成、結果可信度和個人知識庫上,具備了真正的「差異化實力」,克服了 Manus、OpenAI deep research 等競品的痛點,實現了「人無我有」的後發優勢。
超能 Office 三件套 —— 高效內容創作與生產力輸出
當代打工人,誰沒被文件、表格和 PPT 這工作「三件套」逼瘋過?
如今,Skywork 把文件、表格、PPT 這三大辦公工具整合在了一起,生成的內容不僅更詳細、更條理,還能做出各種清晰好看的圖表,甚至還能插入 Youtube 影片。
[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
當然,如果你想對生成的內容進一步細化調整,Skywork 提供了線上編輯功能,透過「編輯」按鈕直接在介面上修改文字、調整結構,像使用線上協作工具一樣自然流暢。
匯出格式也非常靈活,包括 PPTX、PDF、HTML、Google Slides 等多種格式,滿足我們在決策討論、版本迭代、二次創作中的不同需求。
生成酷炫內容 —— 多模態內容融合
在日常創作中,我們往往需要在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多個工具之間來回切換,才能把一個想法完整呈現。
Skywork 在通用對話任務上打破傳統 Agent 任務執行的邊界,接入網頁搜尋、思考分析、圖片生成、圖片理解、語音生成、音樂生成、影片生成等十餘個 MCP,讓創作者無需奔波於不同平臺,就能一鍵生成宣傳片、MV、有聲書、繪本等多種形式的內容。
比如我們僅用一個 Prompt,就讓它混搭出一個小貓的旅行 vlog,不僅準確生成出各大地標,還讓小貓在每一個場景中自然入鏡,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
提示詞:幫我生成一個小貓的旅行 vlog,內容分別是小貓到法國埃菲爾鐵塔、美國自由女神像、中國長城、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等地旅遊並與這些著名景點自拍合照,配樂輕鬆歡快。
這種「Agent+MCP 多工具融合」的架構,有望引領下一代內容生產的正規化革命。
信源可追溯 —— 向可驗證內容創作演進
在如今這個內容氾濫的時代,資訊可靠性反倒成了稀缺資源。大模型雖然擅長高效生成,但它們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早就不是什麼新聞。
Skywork 試圖解決的正是這個痛點。它生成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都不是憑空捏造,而是能清晰追溯到具體出處。輸出文字可以關聯原文段落,圖片也能標註出溯源網頁或知識庫來源,甚至還附上完整的信源列表。
這種將資訊溯源融入創作流程,讓使用者在生成內容的同時隨時驗證,大大降低了大模型「滿嘴跑火車」的風險,真正讓每一次產出都有據可查。
個人知識庫 —— 打造私有化智慧內容迴圈
如今,市面上的智慧體普遍存在的一大痛點在於:素材零散、成果不可持續,缺乏系統性積累機制。
為了解決這些挑戰,Skywork 上線了個人知識庫。我們可以上傳 pdf、doc、ppt、xls 等多種格式的檔案,也可以上傳錄音、url 和 youtube 影片播放地址。每個知識庫支援上傳最多 50 個文件,並可根據不同主題建立多個知識庫,實現清晰有序的知識管理。
更重要的是,Skywork 不只是一個資訊儲存工具,更是一個智慧創作引擎。基於知識庫內容,我們可以一鍵生成 多模態內容,它們又能反向存入知識庫,形成「素材 – 創作 – 再積累」的正向迴圈,打造真正可生長的個人知識系統。
以上這些差異化功能,構成了 Skywork 的核心競爭力,使之成為真正「有用、敢用、好用」且更具價效比的 AI 智慧打工人。
從資訊發現到結構化內容輸出
全鏈路流程被打通
為了實現通用化、效能更強的智慧體,Skywork 在底層技術上祭出了多項自研,打造全鏈路智慧內容引擎,從深度搜索到高效生成,一站式解決複雜任務。
首先自研一個 deep research 模型,透過依託「深度思考 + 推理」的資訊檢索,不僅查得更廣與更準,還能更快找到高質量源資訊;強化學習能力的加持又進一步增強模型面向各種搜尋任務的泛化性,效能上全面對標 OpenAI 競品。
接下來是一套自研的 agent workflow 框架,在高效完成傳遞資訊、拆解任務之外,還能靈活呼叫基座大模型,使智慧體能力得以延伸。效果也非常顯著,在開源的 deep research 排行榜上拿下了 SOTA 成績。
此外還自研一個生成物模型,實現高質量資料的生成、收集和訓練,使生成內容更豐富、更真實且可讀性更強;配合自研的線上編輯系統,無縫相容常見辦公軟體,實現一站式內容生成與修改,並能一鍵匯出成稿,效率與友好性絕對是拉滿了。
最後,面對特別複雜的任務也有訣竅 —— 「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即將複雜任務拆分為多個小任務,每個小任務單獨進行深度研究、互不干擾,有效突破了模型上下文長度的限制,支援超複雜任務協同解決。
正是技術上的一系列突破,Skywork 才有瞭如今敢於叫板一切對手的實力。
Office 的下一次革命來了?
自大模型技術爆發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應用的突破方向,最先開啟自動化革命的恰恰是寫程式碼本身。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自然語言驅動的程式設計工具 Cursor,它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程式設計師。人們寫程式碼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先讓 AI 寫一個 readme 列出專案設計思路、功能邏輯,然後再讓 AI 一步一步地實現就可以了。
Cursor 也讓程式設計門檻降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點,號稱讓非程式設計師也能參與開發。只要你能描述清楚需求,Cursor 就能幫你生成專業級的程式碼。
同樣地,超級智慧體帶來的能力,就像是 Office 版本的 Cursor。無論是製作文件、表格、PPT,還是生成網頁或播客,它都可以根據你提出的需求快速進行生成,節省你大量的工作時間。
隨著智慧體成為 AI 產業界的核心關鍵詞,它已過了秀概念的階段,並開始了從技術展示向場景落地、從工具層向系統層的過渡。此次,Skywork 的推出不僅印證了中國 AI 企業在智慧體領域具備了與國際對手抗衡乃至超越的實力,而且預示了接下來在該 AI 方向上「技術 + 場景 + 生態」全面交鋒的趨勢。
對於崑崙萬維來說,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突破。在未來更大的應用前景鋪開之前,它用一款全棧自研的超級智慧體為自己在市場上贏得了先機。從上手體驗來看,這款產品已經越過了實用化的門檻。
或許過不了多久,大量的工作就會由智慧體接手,這何嘗不是辦公全家桶的一次進化?你只需要提出需求,投餵檔案資料,確認好細節後,坐等 AI 交作業!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