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由家居服務預訂平臺Home Gnome最新發布的報告引發了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該報告評估了美國206個最大縣在地震災害中的脆弱性,揭示了2025年最容易遭受地震破壞的十大城市,而其中不少城市的上榜讓人出乎意料。

報告綜合了地震活動頻率、建築物平均年齡、當地水壩數量及人口密度等多項指標,為每個縣計算了一個滿分為100的地震風險評分,並據此列出最脆弱城市排行榜。加州和俄勒岡等傳統“地震區”城市——如舊金山和洛杉磯自然不在話下,但田納西州的孟菲斯與俄克拉荷馬州的俄克拉荷馬城也榜上有名,讓不少人感到震驚。
以下是最容易在地震中遭受重大破壞的十大美國城市,排名依據各自所在縣的綜合風險評分:
1
舊金山,加州
風險評分: 57.59
舊金山位居榜首可謂實至名歸。該市坐落於著名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線上,這條長達800英里的斷層是兩個地殼板塊的交界點,曾在1989年引發7.1級大地震,造成63人死亡、3700餘人受傷,並帶來約6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2
洛杉磯,加州

風險評分: 53.03
天使之城洛杉磯也位於聖安德烈亞斯斷層附近,是人口最稠密的大城市之一。1994年的北嶺地震(6.7級)至今仍是加州人心中的噩夢,造成60人死亡、7000人受傷。儘管現代建築抗震能力有所提升,但巨大人口規模仍使該市面臨高風險。
3
庫斯灣,俄勒岡州
風險評分: 50.61
儘管人口僅有1.5萬人,庫斯灣卻位於卡斯卡迪亞俯衝帶附近。該斷層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引發一場9級以上的超強地震。科學家警告稱,庫斯灣將是破壞性波及的首當其衝之地。
4
孟菲斯,田納西州
風險評分: 50.55
田納西並非人們印象中的“地震州”,但孟菲斯所處的新馬德里地震帶卻是美國東部最活躍的地震區之一。該地帶曾在19世紀引發劇烈地震,未來50年內發生8.4級地震的機率高達40%。
商業推廣
5
奧克蘭,加州
風險評分: 49.90
奧克蘭不僅靠近聖安德烈亞斯斷層,還正好位於海沃德斷層之上。這條斷層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斷層之一”,因其深藏在人口稠密的區域下方。科學家預測該斷層未來30年內發生6.7級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1%。
6
波特蘭,俄勒岡州
風險評分: 49.70
波特蘭不僅受卡斯卡迪亞俯衝帶的影響,其城市下方還有三條活躍的區域性斷層構成的“波特蘭山斷層帶”,可引發最高達7.2級的大地震。儘管千年才發生一次,這樣的風險足以引起警惕。
7
尤凱亞,加州
風險評分: 49.60
這個僅有1.6萬人口的小城市位於馬卡瑪斷層附近,曾在1906年聖安德烈亞斯大地震中遭到波及。如今雖然未頻繁出現強震,但地質構造的複雜性依然帶來潛在威脅。
8
俄克拉荷馬城,俄克拉荷馬州

風險評分: 49.42
地震在俄克拉荷馬的頻發主要與石油和天然氣開採中的廢水注入有關。2011年,一次5.7級地震被認為與人為活動直接相關。該州目前雖地震活動減少,但活躍斷層帶如尼馬哈斷層仍可能引發中等強度地震。
9
聖貝納迪諾,加州
風險評分: 49.15
聖貝納迪諾地處多個斷層交匯處,是加州地震最活躍的城市之一。1992年的蘭德斯-大熊地震雙重打擊,導致超過4700萬美元損失,使人記憶猶新。
10
聖馬特奧,加州
風險評分: 49.14
聖馬特奧市離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僅兩英里。1989年地震雖未直接造成嚴重傷亡,卻引發了大範圍的心理恐慌。其沿海地形也使其易受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如海嘯影響。
驚訝
地震不止會在西海岸發生
這份榜單打破了人們“地震只發生在加州”的刻板印象,顯示了美國從西海岸到內陸多個州都有潛在的地震風險。專家提醒,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非地震區”,一旦斷層帶釋放能量,依然可能引發破壞性極強的地震。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顯示,2024年全美記錄了近40起“重大”地震,雖然未造成重大傷亡或經濟損失,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沒有更大規模的地震正在醞釀。
隨著氣候變化、城市化和人為活動不斷加劇地殼結構的不穩定性,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廣科學的抗震標準已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