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又遭“黑色星期一”,超4600股下跌!特朗普支援率創新低!美元大跳水,美債又被拋,國際油價大跌!中國資產逆勢上漲,金價繼續漲

當地時間21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收盤顯著下跌,三大指數均跌超2%,再迎“黑色星期一”。與此同時,美元和長期美債也同步走低。
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敦促美聯儲作出降息決定,稱“如果不立即降息,美國經濟將面臨放緩風險”。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援率又創新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美國又遭股債匯“三殺”

國際油價大跌,金價再創新高

當地時間4月21日,美股開盤便出現下跌。截至收盤,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顯著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971.82點,跌幅2.48%,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2.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2.55%。超4600股下跌。

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收跌5.75%,市值一夜蒸發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80億元),英偉達跌4.51%,市值蒸發超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Meta Platforms跌3.35%,亞馬遜跌3.06%,微軟跌2.35%,谷歌A跌2.31%,蘋果跌1.94%。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公司將在週二盤後釋出財報。受到CEO馬斯克參政引發品牌危機和關稅衝擊的影響,公司股價在特朗普宣誓就職後不到100天裡接近腰斬。分析師和特斯拉的股東們也在期待,馬斯克是否會在週二的財報會議上,公開從特朗普政府脫身的計劃。
此外,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再次跳水,21日當天下跌1.10%,一度跌破98關口。資金加速流向瑞郎、日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
長期美債又遭遇拋售,30年期美債收益率再次超過4.90%,距離可能令特朗普“不安”的5%僅一步之遙。
國際油價又跌。WTI 5月原油期貨收跌1.60美元,跌幅2.47%報63.08美元/桶。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收跌1.70美元,跌幅2.50%報66.26美元/桶。
黃金繼續瘋漲,仍在不停創新高,已站上344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資產逆勢上漲,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收漲0.20%。截至收盤,阿里巴巴漲1.18%、百度漲0.47%、拼多多漲0.72%、蔚來漲2.27%、網易漲0.92%、富途控股漲0.72%、理想汽車漲0.39%、搜狐漲3%、汽車之家漲4.73%、叮咚買菜漲5%。

特朗普支援率創新低
再催美聯儲降息:經濟面臨放緩風險
當地時間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再次敦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作出降息決定。
特朗普在帖文中宣稱“美國實際上已不存在通脹,能源、食品及其他大多數商品價格下行趨勢如此顯著,幾乎不可能引發通脹。但如果‘太遲先生’(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立即降息,美國經濟將面臨放緩風險。”
特朗普近來頻繁施壓鮑威爾,要求美聯儲立即降息,並稱鮑威爾的行動總是“又遲又錯”,“越早走人越好”。
鮑威爾當地時間4月16日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說,“美國政府已宣佈的關稅上調幅度遠超預期水平,這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包括推高通脹和抑制增長同樣可能超出預期,令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面臨更棘手局面。”他表示,“美聯儲在決定是否調整利率前,將繼續觀察加徵關稅及其他經濟政策的實際影響。”
華爾街警告稱,“解僱鮑威爾”風波大舉削弱了投資者信心,因為美聯儲的獨立性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投資美國資產的關鍵保障。如果真出現鮑威爾提前下臺的一幕,特朗普很可能會挑選一位貨幣政策立場“極其鴿派”的鮑威爾接班人,以迎合白宮對降息的呼籲。BMO Capital Markets美國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表示,在政府已經讓經濟前景充滿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之時,任何試圖罷免鮑威爾的企圖都會進一步加大美國資產的下行壓力
與此同時,總檯記者當地時間4月21日獲悉,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眾支援率跌至他重返白宮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為期六天的民調中,僅有約42%的受訪者認可特朗普總統的表現,低於三週前路透社/益普索民調的43%支援率,也低於特朗普1月20日就職典禮後幾小時內的47%支援率。
此外,約59%的受訪者表示,美國正在喪失其在全球舞臺上的信譽。還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特朗普不應該競選其第三任期
近日,三名民主黨籍前總統克林頓、奧巴馬、拜登罕見密集發聲,雖然沒有點名,但美國媒體解讀說,他們都是在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打破美國前總統避免公開批評現任總統的慣例。
有歷史學家認為,前總統公開嚴厲批評現任總統本就罕見,而這三名前總統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都這麼做,或許史無前例。
近期,特朗普移民、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多地掀起抗議潮。特朗普政府還面臨法律層面挑戰,因撤銷逾千名留學生簽證而遭遇集體訴訟;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指控聯邦政府違法濫施關稅。
(宣告:文章內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財聯社、證券時報、公開資料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