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白宮會議明確馬斯克僅有權提建議,無權就各部門人事做決策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32
特朗普宣佈,將對墨西哥進口商品的25%關稅推遲至下個月,適用於《美墨加協定》(USMCA)範圍內的所有進口商品。然而,他未提及是否會對加拿大采取同樣的關稅延期措施。特朗普表示,此決定是出於對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欣鮑姆的尊重,並強調雙方在邊境安全、非法移民管控和遏制芬太尼問題上緊密合作。此舉意味著,墨西哥商品的關稅可能會在4月2日重新生效,與此同時,白宮計劃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依據的是各國對美國產品設立的貿易壁壘計算標準。
圖片來源於網路
華爾街的“衰退交易”再度升溫。美股週四大幅下挫,受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疲勞情緒影響,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427.51點(0.99%)至42,579.08點,盤中一度跌超600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78%至5,738.5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2.61%至18,069.26點,正式進入回撥區間。與此同時,油價也出現下滑,而黃金和美債等避險資產持續上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白宮週三宣佈對部分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商品延遲徵稅,但未能緩解市場的不安情緒,投資者對政策反覆感到疲憊。同時,人工智慧相關股票遭拋售,Marvell股價暴跌近20%,臺積電、英偉達等晶片股下挫。多項經濟資料表明,關稅可能推高企業成本,拖累經濟增長。與此同時,最新裁員也創2020年以來新高,部分因特朗普與馬斯克推動削減聯邦政府開支。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裁員激增,顯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對經濟的衝擊愈發明顯。根據全球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資料,2月份美國企業計劃裁員人數飆升245%,達到172,017人,為2020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同時也是自16年前金融危機以來2月裁員規模最大的一次。主要原因包括大規模聯邦政府裁員、合同取消以及對貿易戰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報告則稱,截至3月1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1,000至221,000,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36,000,顯示儘管政府崗位面臨裁撤,整體就業市場仍保持韌性。
圖片來源於網路
投資者原本對2025年持樂觀態度,期待新一屆政府的減稅和放鬆監管措施能進一步推動拜登末期本已十分強勁的美國經濟增長。然而,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貿易局勢緊張加劇以及經濟放緩令市場感受到了壓力。投資者此前普遍認為關稅政策可能只是談判手段,如今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他們正重新評估股市的支撐因素是否已出現重大變化。

美國社會保障局(SSA)代理局長利蘭·杜德克(Leland Dudek)在一次會議上坦言,馬斯克的DOGE團隊已在政府內部擁有實質性控制權。他表示:“目前SSA的運作方式是我在政府中從未見過的。”杜德克透露,DOGE的成本削減團隊雖對SSA運作缺乏經驗,但正在學習並直接影響決策,而他只能執行這些未經其批准的決定。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對聯邦機構的裁員已蔓延至中情局。《紐約時報》報道,部分近兩年入職的CIA官員被召至總部外的地點,交出通行證,儘管裁員規模尚不明確,關鍵部門如涉華和涉墨西哥的監控團隊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此輪裁員嚴重打擊士氣,並導致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今天召集內閣成員與馬斯克召開會議,明確權力劃分,並表示未來將每兩週舉行一次類似會議。特朗普稱,內閣成員是各自部門的主管,而非馬斯克馬斯克有權向各部門提出建議,但無權就人員配備和政策做出單方面決定。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首次明確限制馬斯克的權力。特朗普隨後在社交媒體上稱,各部門要採用“手術刀而非大砍刀”的方式削減規模,並強調馬斯克及其DOGE團隊仍是改革核心。特朗普之後向媒體進一步解釋,希望內閣官員自行決定人員去留 — 如果他們能砍就自己砍,但若砍不了,那就讓馬斯克來砍。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舉正值國會共和黨領袖對內閣裁員許可權表達擔憂之際,同時,聯邦法官對特朗普政府未能明確裁員決策權歸屬感到不滿。特朗普在國會演講中明確稱馬斯克是DOGE的“負責人”,這一表態與白宮此前在法庭上的說法相矛盾,可能加劇相關法律訴訟的複雜性。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僅10%的選民認為民主黨在應對特朗普方面有明確策略,反映出黨內在如何對抗特朗普的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部分民主黨議員在特朗普演講期間採取抗議行動,激烈言辭引發爭議。民主黨內部對此戰術意見不一。眾議員麥克斯韋·弗羅斯特(Maxwell Alejandro Frost)稱不遵守傳統禮儀是故意為之,而前奧巴馬高階顧問大衛·阿克塞爾羅德(David M. Axelrod)則警告,過度激進的抗議可能適得其反。與此同時,一些民主黨人仍試圖掩蓋黨內在如何對抗特朗普問題上的分歧。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A. Colby)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批評臺灣防務支出不足,稱其未能有效應對來自海峽對岸的威脅。他強調臺灣當前僅佔GDP 3%的防務開支遠遠不夠,而是應該提高到10%或至少接近這一水平。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部分澳大利亞民眾認為當前美國領導人對世界和平構成的威脅超過其他全球主要大國領導人。在2009名受訪者中,31%的人將特朗普列為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脅,高於俄羅斯等的27%。另有15%受訪者表示不確定。此外,近半數(49%)的受訪者表示,自其當選以來,他們感到全球安全環境惡化,僅17%的人認為安全感有所提升。與此同時,關於澳大利亞外交政策方向,44%的人傾向於更獨立的外交路線,而35%的人希望加強與美國的聯盟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正在考慮對美國在北約的參與方式進行重大調整,這一聯盟自其第一任期以來便屢遭其批評。據NBC報道,特朗普與顧問討論了根據各成員國國防開支佔GDP比例“重新校準”美國的北約承諾。官員透露,作為這一政策轉變的一部分,面對潛在的攻擊,美國甚至可能不會保護那些未達到國防支出門檻的盟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向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移交41件非法出口至美國的中國文物,其中包括青銅器、瓷器和玉器。此次歸還是該辦公室文物販運調查部門打擊非法文物交易的最新成果。據報道,自2009年以來,中美在文物追索與執法合作方面取得進展,已促成594件中國流失文物的歸還。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取消約24萬名逃離俄烏戰爭的烏克蘭人的臨時合法身份,可能使他們面臨快速被驅逐的風險。據路透社報道,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社交媒體上稱這一報道是“假新聞”,並表示“目前尚未做出決定”,但並未明確否認這一計劃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烏克蘭官員擔憂特朗普政府削減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可能導致馬斯克中斷該國廣泛依賴的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前線指揮官日益擔心烏克蘭軍隊對Starlink的依賴過高,而這一關鍵技術或將成為白宮施壓烏克蘭接受和平談判,並讓美國獲得烏克蘭礦產資源的籌碼
圖片來源於網路

隨著華盛頓加大對澤連斯基的下臺施壓,特朗普的核心盟友正與澤連斯基的政治對手展開秘密談判。據訊息人士透露,四名特朗普親信近期與烏克蘭反對派領袖、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以及前總統波羅申科的黨內高層會面,討論烏克蘭是否可以快速舉行總統選舉。由於烏克蘭仍處於戰時戒嚴狀態,憲法規定選舉被推遲。然而,特朗普團隊正在推動相關討論,而批評者警告,強行選舉可能導致混亂,並使大量在前線作戰或流亡海外的選民無法參與,從而有利於俄羅斯的戰略目標。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在海上攔截並檢查伊朗油輪,以進一步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並加大對其經濟的打壓力度。訊息人士透露,此舉可能透過《防擴散安全倡議》(PSI)框架實施,該倡議旨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已獲100多個國家簽署。美國正研究是否可以要求盟國在馬六甲海峽等關鍵航道攔截伊朗油輪,以延遲交付並施加經濟和聲譽壓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上任以來已對伊朗實施兩輪新制裁,重點針對運輸伊朗原油的“影子船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評估海上檢查的可行性,但尚未明確是否已與PSI成員國協商合作可能性。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表示,此舉“完全合理”,因為伊朗依賴石油收入支援其核專案和地區活動。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則在議會批評特朗普的制裁已使伊朗船隊面臨卸貨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