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被別人罵騙子的準備吧”
有朋友知道我的收益率後問過我一個問題:你這種的在股市是個啥水平?我想了一下回答她:大概就是一個縣中考出一個985吧。
倒不是嘚瑟。我認識的一些大神,他們的收益率都比我高,但不能否認:我們國家的大部分股民都是虧錢的。
之前合租的室友把我的成績跟他的同事分享,結果人家死活不信,非說這張資料截圖是P的,所以你也做好被人罵騙子的準備吧。
我是2017年4月1日入的股市,之所以日期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那天發生了一件大事:雄安新區宣佈成立了。那天關於雄安新區的所有股票全都漲停,我一個都買不進去。
在進入股市之前,我利用一個週末狠狠地讀了一本叫《炒股的智慧》的書,就揣著5000塊錢進市了——
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沒必要去報關於炒股的班,看什麼書也不重要。炒股最重要的就是“炒”,要多練,實踐出真知,就跟游泳一樣,你每天跳進去練習,不管能不能賺錢,你就操作,但同時你也要會總結,不能白嗆水。
5400%的收益率背後,是我將近15000次的交易筆數,並且其中虧錢的股票數量比盈利的股票數要多將近100個。

圖:受訪者供圖
在這個過程中,我心態也發生了挺大變化的。
就像初入股市時,我只投資了5000塊錢,那會我每天只能接受50塊錢的波動,超過50我就感覺心臟受不了了,慢慢的不斷追加,到2017年年底,我追加到了10萬。
然而到了2018年,貿易戰開打了。
那一年是我截至目前最慘的一年:每天開盤就是跌,10萬的本金跌到了5萬,這對於當時一窮二白的我來說,真的很難接受。我每天不斷的覆盤,不斷的總結,看今天誰漲誰跌,有什麼資訊需要了解,然後推理出明天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行情,儘管很努力,但仍拗不過大形勢,連虧了11個月以後,我人都麻了。
要知道,我10萬的本金裡有2萬都是借的,而且那會兒我還在北漂,雖然是程式設計師,但入職的是小公司,每個月工資只有1萬元左右,生活壓力很大,這麼大損失我就有點承受不住,所以那一年我幾乎每天晚上都是2點以後才能睡著,並且無時無刻不在想股票,我甚至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開不了車了,因為腦子根本沒有辦法思考別的事情。
只不過當時我心裡憋著一股勁:
首先,我從一開始就把炒股視為我的終身職業,我也莫名相信,只要沉下心來好好摸索,肯定能摸出其中的門道。
堅持到2019年以後,柳暗花明,我迎來了牛市,那一年,我的收益率達到126%,並且也漸漸熟悉了股市,自此,收益率就開始指數級增加。去年一年,我從股市中賺到了90萬,是我工資的5倍以上。
炒股也不再影響我的生活,即使今天可能一下跌沒了10萬,我也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最多心情會受一點影響。
一方面,是資金積累給了我部分底氣,另一方面,人對錢的駕馭能力是有閾值的,當你掙得多了,承受損失的能力也就強了。
不過現在我得說,並不是所有人沉下心來都能摸出門道,認知、心態,情緒、運氣,努力……這些因素都能決定一個人能否在股市賺錢,尤其是心態,所以我不建議別人炒股,尤其是有生活壓力的人群,因為壓力一大,操作容易變形,指望著靠股市一夜暴富的人就更不適合了。

bug轉變為buff
如果不炒股,我現在肯定連媳婦都娶不了。
我出生在山西農村,父母也都是農民,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張羅完哥哥結婚,父母的子彈就打完了,再加上我本人又比較木訥寡言,且沒有鐵飯碗,Bug疊滿了。
在“車、房、工作和存款”是硬通貨的婚戀市場,我基本就處於沒人理的狀態,我也確實因為這些原因被很多女孩發了好人卡。
不過去年,在我30歲的這一年,我結婚了。底氣是買完房還有可以隨時提現的7位數存款。
所以,我很感謝股市,它讓我的bug有了轉變為buff的可能。不過,這句話可能會有點扎心,因為有很多人的buff因為股市變成了bug。
我對股市的嚮往是從高中開始的。
那時候同村的一個叔叔也在炒股,我記得他當時大概盈利了十幾個點吧,還簡單教了我一點股市的知識,恰逢那段時間我忘了在哪本書上看到了關於股市和巴菲特的資訊,“股市很賺錢”的念頭算是在我心裡播種了。

圖:《大時代》劇照
除此之外,高中我還沉迷遊戲,知道做遊戲很賺錢,所以那會我就琢磨,將來要做跟股票和計算機有關的職業,如果高考考好了,就去讀財經類學校,要是沒考好,就讀軟體工程。
後來,我成為了一名程式設計師。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過於現實,兩個職業都是變現很快的職業。但坦白說,一直以來我也沒有什麼宏大的夢想和追求,所以,在沒有偉大的理想需要實現時,不如老老實實的做一些能賺錢的事情。
再加上我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從對股市有興趣到正式試水,中間隔了6年左右的時間,因為這中間我一直沒有閒錢可以炒股。直到工作了一年以後,才終於可以給自己的愛好買單。
是的,炒股就是我的愛好。
對於很多人來說,程式設計師的收入也是實現財富積累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很抱歉,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在這個賽道深耕。
要知道,程式設計師跟程式設計師是不同的。
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大廠程式設計師的收入比較高,像我們這種小公司的程式設計師,2萬的月薪就是天花板了。
而且,我也從來沒想過進大廠。
我是2016年畢業的,那幾年正是程式設計師緊俏的時候,我有很多同學是大廠員工,關係很好的一個同學去了美團,在我月薪一萬二的時候,他的年收入就已經超50萬了,在我們老家買了一套很大很漂亮的房子,然而他說:
賺這麼多錢也根本沒時間享受。
據我所知,他幾乎每天都加班。這樣的生活狀態我接受不了:除了會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這樣的工作節奏還會影響我炒股,畢竟從回報來看,我能炒一輩子股,但35歲以後就可能被大廠開除了,有為他們拼命的時間,還不如在股市摔打幾回呢。
現在看來,我也算是換種形式實現了我高中時的理想:既是程式設計師,又從股市裡賺到了錢。
只不過現在,我只有炒股這一項工作了。
結婚後不久,我老婆就懷孕了。她不在北京工作,為了照顧她,也為了不再跟家人分開,我在今年5月份辭去了工作,開始全職炒股。
全職炒股的壓力自然是變得更大了,因為再沒有託底的了,但不用跟老婆異地讓我覺得這個選擇沒有錯。



中產必須要調整預期了。樓市救市、地緣關係、整個社會的變化,都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決策。
加入智谷趨勢年度會員,每週收穫一次對世界資訊的認知與獨到判斷,胡潤TOP10的智谷趨勢 三十多位研究員 輔助大家,去理解資訊背後的趨勢和本質變化。
中文網際網路正在消失,千萬別讓自己成為那個代價。
現已漲價至299,前50人減免100元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