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爆爽劇,讓優酷終於爽了一把

文/ 金錯刀頻道
2005年,江蘇徐州一家機械製造工廠的一名技術員,開始構思一篇網文,2008年正式動筆。
該書初期很不被看好,再加上更新不穩定,一直到作者寫了30萬字才和平臺成功簽約。
正式上架後,該書漸入佳境,半年後竟然成為起點平臺上第一本“百盟書”。2009年底,作者更是憑半部書直接晉升起點“白金作家”,打破了“必須完結一本才能白金”的舊規。
瞭解網文歷史的人肯定不陌生,它就是忘語所著的《凡人修仙傳》
2020年,B站播出《凡人修仙傳》動漫版,叫好又叫座,被不少人譽為“國漫巔峰”。單集最高線上人數超過15萬,透過盜版平臺追更的“邪修”“散修”更是不計其數。有人表示:如果要拍真人版,照抄動漫版就能成功。
當優酷獨播的《凡人修仙傳》真人版推出預告時,人們發現果然有許多動漫版的影子:鬥法特效模仿動漫版;一些精彩配樂,照搬動漫版;總編劇都是王裕仁,連兩版的主題曲也由同一位歌手演唱。
7月27日開播前,《凡人修仙傳》真人版已經吸引了513萬人預約看劇,成為平臺年度最受期待劇集。
一直相對弱勢的優酷,或許終於也能靠網文劇集爽一把了。
愛優騰,每年都想靠網文爽一把
和現在不同,男頻網文改編的影視劇,過去常常是撲街的結局。
2013年,樂視自制的《唐朝好男人》播出,成為國內上線的第一部男頻網劇。但因為成本低廉,製作粗糙,不僅口碑拉胯,觀看人數也寥寥無幾。
哪怕後來愛優騰下場,一時半會兒也沒能改變網文影視劇不被待見的局面。
那些年,一部部經典網文在影視化後,幾乎都成了全網笑話。《鬥破蒼穹》《擇天記》《武動乾坤》《將夜》……流量和口碑,要麼都沒有,要麼只有一個。多數情況下,播完之後,人們只能記住“鬥氣化馬”之類的群嘲。
當然了,凡事總有例外。
例如騰訊影片2016年底上線的《精絕古城》,播放量超45億,當年還以8.1的豆瓣評分成為平臺口碑最高的劇集,同時吸引大量觀眾開通會員,是當年VIP拉新貢獻的冠軍。
之所以是例外,一方面是原著《鬼吹燈》的質量遠超普通網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強大的製作團隊:正午陽光加主演靳東的組合,絕不是鹿晗主演的《擇天記》之類的劇集能比的。
但這卻缺乏可複製性。就像《繁花》雖好,平臺也不可能年年請王家衛再拍一部。
所以,真正改變局面的還是要追溯到那部劇:《慶餘年》
2019年,該劇在騰訊影片和愛奇藝同步播出。官方披露的資料顯示,《慶餘年》第一季累計播放量超過160億,豆瓣評分高達7.9,打分人數超120萬人,全網排名TOP3。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慶餘年》曾37天登頂全網正片播放市佔率榜單,最高單日播放市佔率高達37.04%。
網文正劇化並融合喜劇元素,年輕演員混搭老戲骨,讓市場耳目一新。
之後愛奇藝趁熱打鐵,請來《慶餘年》裡的郭麒麟、宋軼和其他老面孔出演《贅婿》,該劇成為愛奇藝史上熱度最快破萬的劇集。
背靠閱文集團的騰訊影片,複製《慶餘年》的心思更明顯,機會也更多。2021年末的壓軸大戲《雪中悍刀行》,幾乎複製了《慶餘年》的製作班底,包括主演張若昀被吹上神壇的編劇王倦。
去年底,在騰訊影片首播的《大奉打更人》,同樣對標《慶餘年》,甚至在開播前就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各種慶祝,被網友戲稱是“預製爆款”
優酷的網文改編劇,聲勢則遠不如其他兩家,直到今年才算有明顯變化。
雲合數據顯示,優酷的《藏海傳》在開播後,力壓騰訊影片的S+劇集《折腰》,最高市佔率高達40.1%,是上半年當之無愧的劇王。
如果《凡人修仙傳》夠給力,那麼今年面對“愛騰”,優酷也能念頭通達了。
男頻網文,賺錢碾壓少林寺
《凡人修仙傳》開播首日,宣傳內容幾乎佔滿了優酷App的頁面。
線上下,則有戶外大屏廣告和主創掃樓等宣傳做配合。
如此賣力地押注男頻網文IP,自然是無利不起早。
拿閱文來說,去年總收入81.21億元,同比增長15.82%。其中,版權運營收入同比大增34.2%至39.91億元,光是卡牌就賣了2億。
這段時間鬧哄哄的少林寺,也是把IP發揚到各行各業,不過和閱文相比,大師們仍需努力。
對於影片平臺,爆款網文劇集帶來的好處也是肉眼可見,有時值得寫進財報反覆提及。
2015年播出的《盜墓筆記》,被吐槽選角不合適和五毛特效,豆瓣評分僅有5.6,依舊為愛奇藝狂攬500萬會員;《擇天記》的豆瓣評分更是低至4.3,但在2017年雲合數據年榜上,《擇天記》位列第三
口碑差的尚且如此,口碑稍好的劇集就更嚇人了。
《慶餘年2》上線首日,創下平臺開播首日曆史最高熱度值。隨後,“慶餘年劇王”的話題登上熱搜騰訊影片毫不謙虛地回應“是的”
和熱度相對應的,是《慶餘年2》的招商。在那段時期,它的集均廣告數僅次於《繁花》,集均廣告時長則遙遙領先所有同行。為了容納更多“金主”,《慶餘年2》還給廣告商排了番位等級。有品牌商透露,光靠廣告招商,該劇的總投資就已經回本。
和《慶餘年》對標的《大奉打更人》,在招商時喊出了“斷層領先的雙頂流”的口號:一個是“頂流藝人”王鶴棣;一個是“頂流IP”,《大奉打更人》在起點總推薦達937萬,是《慶餘年》的2倍多。事後證明,“雙頂流”真不是吹牛,該劇拿下了26個官方合作品牌。

現如今,一個國民級的網文IP,等同於一座金礦。
所以一直都有人為《鬼吹燈》的原作者天下霸唱感到可惜——當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以10萬元的價格,把故事的所有版權出售給起點。
但要想好好開採這座IP金礦,必須解決一個問題:搞定女性觀眾。
雖然是男頻故事,但劇集市場向來是“得女性觀眾得天下”,只有原著粉的狂歡只是小眾自嗨。《慶餘年》能大爆特爆也離不開這一定律,女性使用者佔比近半。
因此就算《贅婿》的原作者曾被傳在某次採訪中放言,《贅婿》是男頻爽文,不需要女性讀者,不過在將《贅婿》改編成電視劇時,主創團隊還是老老實實地極力照顧了女性觀眾的情緒,直接把一部男頻爽文改為討好女性的甜劇,還原創出了“男德學院”的情節,上演一些性轉笑話。
影片網站們很清楚,賺錢大業還是得落在女性使用者身上。
下一個《慶餘年》,為何遙遙無期?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遍地是特斯拉挑戰者。
《慶餘年》大火後,人人都想對標《慶餘年》。但至今能全面超越《慶餘年》的網文劇集還是沒出現,即使是《慶餘年2》也沒辦到。
說到底,這是因為大多數網文劇集的質量低下,很難糊弄閱片無數的女性使用者。
比起《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狂飆》《繁花》這些讓全民都叫好又叫座的劇集,網文劇集雖然自帶粉絲基礎,好像贏在了起跑線上,實際上改編起來有許多天然劣勢,想要成就經典反而更難。
首先就是劇本的改編難度。
為了收入,許多網文作者每天更新數千字,一寫數年,到處是注水的廢話和情節,人物動機和故事邏輯常常也十分牽強。就算是《凡人修仙傳》,公認封神的內容也僅限於“人界篇”,僅佔整本書約一半的篇幅。
另外,一部網文動輒幾百萬字,全面理解起來也有難度,有時甚至讓人懷疑主創團隊是否看完過原著。例如《凡人修仙傳》的主角韓立,在其人生的前200年,經常見勢不妙扭頭就跑,被書粉調侃是“韓跑跑”。但真人版的導演,卻將韓立的經歷歸納為“青春、熱血、成長”,讓很多原著黨和動漫黨眼前一黑,直呼“完了”。
把網文改編成合情合理、節奏緊密的影視作品,太損耗導演編劇的時間和腦細胞了。
其次是選角難度。
大多數網文有80%的篇幅都在書寫主角,主角是影視化成敗的關鍵。
但或許是為了流量考慮,許多網文劇集選擇用流量明星或小鮮肉擔任主角,從根上就壞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將夜》。第一部的主角扮演者是陳飛宇,被人狠批“面癱”“念臺詞像背課文”,特別是在胡軍、鄭少秋等老戲骨的襯托下更是扎眼。到了第二部,扮演者換成了王鶴棣,結果被吐槽得更狠。最終播完後,陳飛宇因為出演第一部被罵,又因為沒出演第二部被罵得更慘。
網文主角的經歷豐富異常,與其指望流量明星或小鮮肉能演繹出來,主創們不如研究如何讓老戲骨奪舍。
此外,其他毛病也不少。例如《雪中悍刀行》裡,綠得發灰的濾鏡,每一幀都像開了護眼模式;左手右手慢動作的打戲,被吐槽是“PPT打戲”。
歸根結底,IP不是萬能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網文作者殫精竭慮把一個故事寫成一個IP,影視團隊也得先做到專業才能事半功倍。
IP要變成搖錢樹,只有好內容才能催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祥燎| 內容運營| 博文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法醫秦明的新書,不同於凡人修仙的爽感
你將經歷一場“沉浸式破案風暴”
每樁案件分三重解讀,
層層遞進,堪比“沉浸式破案劇本殺”:
原價51元,今日金錯刀特價39元
一頓飯錢,解鎖最正經硬核科普書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