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功不可沒!加拿大移民成功“狙擊”自由黨拿下多數政府!

加拿大大選已經落幕,但是選舉結果值得各大政黨深度反思。《國家郵報》今天發表專欄作者Tristin Hopper的評論文章,指出長期被視為自由黨“票倉”的加拿大移民選票,如今正迅速轉向保守黨,這也成為本屆大選中,總理馬克·卡尼未能如願贏得多數政府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源:51記者拍攝
Hopper指出,選前的多項民調已顯示大批移民傾向保守黨,選舉結果也證實了移民佔比高的選區,較2021年大選相比,保守黨的得票率大多出現增長。
《經濟學人》上週四釋出的一項分析顯示,大多倫多地區共有31個選區中移民人口占比超過40%,其中幾乎全部都出現了向保守黨的票源轉移。
反過來看,自由黨新增支援的選區往往是新移民比例較低的地區,新移民越少,越可能“翻紅”。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2025年大選表面上與2021年結果相近,但背後實際上已發生一場類似於美國的選民結構重組:“就像在美國一樣,工薪階層和移民選民開始右轉。”
卑詩省保守黨執行主任安吉洛·伊西多魯(Angelo Isidorou)在選後評論中直言不諱:“不誇張地說,加拿大的移民群體剛剛阻止了自由黨贏得多數政府。”
“這些新加拿大人與我們一樣,崇尚勤勞和‘加拿大夢’等保守價值觀。”
這一趨勢也出現在去年10月的BC省選中。儘管BC省保守黨最終輸給了新民主黨(NDP),但該黨在溫哥華移民人口密集的郊區取得了最顯著的票數增長。
選前的Mainstreet Research民調也顯示,BC保守黨在非白人選民中受到明顯青睞,包括黑人、東亞裔、拉美裔、中東裔與南亞裔群體。
雖然在聯邦大選中,自由黨因NDP選票崩盤而有所回升,削弱了這一現象的直觀表現,但趨勢依然存在:Reddit上瘋傳的一張2025選舉投票轉移地圖就顯示,溫哥華地區越是移民人口密集、非白人佔比高的選區,越明顯地偏向保守黨。
圖源:Reddit

華人移民和年輕人對保守黨支援率超高

文章還特別提及華人的選情變化。選前一週,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的一項調查指出,BC省華人中保守黨支援率遠高於平均水平,這種支援幾乎全部集中在第一代移民當中。
在2011年後移民來加的華人中,保守黨支援率高達65%;而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中,僅18%支援保守黨。
反觀BC省省會維多利亞市,該地的族裔多樣性與新移民比例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週一的投票中,這裡卻是自由黨轉紅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2025年大選也見證了另一個少見現象:34歲以下的年輕選民群體也明顯右轉。
選後Nanos民調發現,41%的34歲以下選民投票支援保守黨,自由黨僅得32%;而在55歲以上選民中,自由黨則以52%比34%領先。
這也意味著,加拿大歷史上罕見地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25歲年輕人比65歲老年人更可能投票保守黨,移民比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更可能投票保守黨。
為何這兩個群體會同時右轉?一個普遍解釋是,這兩類人群在過去十年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住房負擔能力方面,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
越來越高的房價不僅擋住了年輕人買房的大門,也讓大量新移民被迫望而卻步。
2024年7月,安格斯·裡德研究所的一項民調顯示,新近移民是最容易因住房開支而感到壓力巨大的群體之一。“很多新移民因生活成本過高,特別是住房問題,正選擇離開加拿大。”
同年,Leger的一項調查也發現,84%的新移民表示,加拿大的實際生活開銷“遠超他們預期”。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新移民也開始對加拿大一些自由主義社會政策表達不滿,比如毒品減害政策、慣犯反覆保釋制度、以及對部分移民群體的“寬鬆整合”措施。
Abacus Data的資料專家David Coletto在一份對多倫多郊區投票情況的深度分析中指出,即便在全國自由黨票勢回升的大背景下,保守黨在大多地區仍“保住了基本盤並進一步擴張”。
Coletto特別提到,多倫多周邊擁有大量南亞裔與華裔居民的郊區,與保守黨代表的“文化保守主義”有高度契合。
“他們重視家庭、信仰、創業精神和社群秩序,”Coletto寫道,“對許多選民而言,自由黨在性別議題、家長權利和司法改革上的激進立場,顯得格格不入。”
你認為華人選民影響到大選結局了嗎?
來源連結:
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immigrants-denied-carney-his-majority
https://www.reddit.com/r/MapPorn/comments/1kcovdp/liberal_conservative_vote_shift_in_canada/#lightbox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推薦]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