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公司始終未能提供滿足女性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大多數女性都心知肚明的事實,但許多CEO對此卻並不瞭解,並因而錯失了重大市場機遇。在BCG消費者洞察智庫(CCI)的支援下,BCG X對來自12個國家的約15,000名受訪者(其中約四分之三為女性)進行了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發現,在消費、醫療和金融等關鍵行業,女性認為現有產品和服務未能及時滿足自己的需求(詳見“方法論”部分)。
方法論
本次調查透過線上形式開展,共有14,919名受訪者參與,其中11,231名為女性,3,688名為男性。我們分析了12個市場,分別為澳大利亞、巴西、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日本、南非、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其中每個市場至少調研了1,200名受訪者。受訪者在年齡、教育水平、收入和婚姻狀況等人口統計屬性上分佈均衡。
尼爾森資料顯示,女性掌控著全球約31.8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預計在未來五年,全球75%的可支配支出將掌握在女性手中。企業如果不開發專門針對女性及其需求的產品,就會錯失巨大商機——這是BCG X的“她創新”(Innovate Her)團隊在本次調研中的深切感受,他們希望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滿足女性需求。
企業如何做得更好?首先,企業可以透過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更直接地識別女性的具體需求和偏好。獲得這些洞察後,企業可以發現缺口,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調整現有的產品和服務組合,從吸引力(desirability)、可行性(viability)和可實現性(feasibility)等角度對其進行評估。

主要研究發現:
看不見的“她需求”
我們從如何有效滿足女性需求的角度出發,分別對醫療、金融和消費行業進行了研究。儘管這三個行業表現存在差異,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女性對現有產品和服務並不滿意(參閱圖1)。

醫療行業
醫療行業要做的工作最多。縱觀全球,女性都在家庭醫療決策中承擔了主要責任:在印度這一比例為66%;在德國和法國,這一比例高達83%。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女性受訪者(41%)認為,現有的醫療服務足以解決她們具體的健康問題。女性對醫療治療或與健康保險公司的溝通評價也不高——分別為44%和37%。
上述發現與其他相關資料可以互相印證,說明許多市場的醫療行業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女性的獨特需求。例如,在美國,只有4%的研究經費用於女性健康研究。直到1993年,女性才被納入到臨床研究中,這也是女性在使用獲批藥物時不良反應發生率是男性兩倍的原因之一。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急診室等待的時間要比相同症狀的男性長33%。
要改善這些問題,關鍵在於理解女性在接受醫療服務時優先關注的點在哪裡。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女性的優先關注點包括:優質醫療服務(87%的受訪者提及)、預約及時(82%)、費用可負擔(82%)、服務地點便利(76%)以及醫療服務無偏見、公平公正(76%)。如果還想更進一步,醫療機構需要了解,採用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在相關需求上存在哪些差異。例如,全球59%的已育女性受訪者認為遠端醫療很重要,而未育女性中只有37%持相同觀點。
英國初創企業Hertility是專注女性醫療健康需求的公司典範。傳統醫療系統往往無法解決女性的生殖或婦科問題,擺在女性面前的是一個流程混亂、收費高昂、響應緩慢的體系,而且覆蓋範圍差異很大。Hertility可以上門提供個性化的激素與生育測試、生殖健康諮詢以及全面護理計劃等服務。透過利用超過83.5萬個女性生殖健康資料點,Hertility可以為每位女性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滿足她們的特定需求。此外,Hertility還與僱主和英國國家醫療系統合作,確保其服務能夠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援,並積極開展遊說活動,倡導擴大生育治療等福利範圍。
金融行業
金融行業必須滿足女性在特定人生階段的需求。在金融服務方面,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不足。儘管女性每年對全球財富的貢獻多達5萬億美元,已經超過財富市場的整體增長速度,但現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在滿足女性需求方面還存在顯著差距。
平均而言,女性比男性更關心重大生活事件對財務的影響,如負債(相差9個百分點)和退休計劃(相差8個百分點)。不同年齡段女性擔憂的問題也有所變化。例如,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和千禧一代(1980年至1994年出生)的女性最擔心的是失業問題;X世代(1965年至1979年出生)的女性更關注退休規劃;嬰兒潮一代(1950年至1964年出生)的女性則最擔心老年護理費用。不過在大多數人生階段,女性普通比男性更擔心財務問題(參閱圖2)。

女性對自己財務技能的信心也低於男性。嬰兒潮一代受訪者中,認為自己具備有效管理財務的技能和知識的女性比男性低8個百分點;X世代受訪者中,女性比男性低5個百分點;千禧一代和Z世代受訪者中,女性比男性低4個百分點。
兩性薪酬差距持續存在可能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在許多行業中,女性的收入仍低於擔任相同職務、擁有相同資歷的男性同事。此外,在一些發展中市場,女性才剛開始接觸金融服務,金融系統長期以來由男性主導,其產品和服務傳統上以男性戶主為目標客戶,即使不是完全偏向男性,也最多隻能做到性別中立。
美國公司Ellevest於2014年由女性創立,專門為女性提供財務規劃和財富管理服務。該公司的財務模型會將兩性薪酬差距、女性更長的壽命以及女性擔心的各種問題(如離婚)考慮在內。公司內所有的財務規劃師均為女性。如今,Ellevest擁有約300萬客戶,管理的資產規模約為20億美元。
消費行業
消費行業未能充分利用消費者洞察來滿足女性客戶的需求。儘管在我們的調查中,消費行業獲得的反饋相對較好,但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相對成功,沒有一個消費品類別能夠完全滿足當今女性的需求。即使是表現最好的類別,如食品雜貨和個人護理及美容品類,受訪者的好評率也只有66%和64%。
這些結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為許多企業都聲稱,為了解消費者特別是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自己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研究。
從我們調研的結果來看,幾乎所有被調研市場中,消費品企業都能透過升級產品、改進服務來贏得巨大商機。我們的分析顯示,美國女性平均願意為更高品質的服裝和配飾多支付15%的費用,相當於每人每年多支出228美元。同樣,美國女性也願意為更安全的運動健身產品多支付15%,即每人每年多消費123美元。
生成式AI等技術為企業更好地滿足女性需求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在巴黎歐萊雅的消費品部門,許多客戶都是在網上購物(無法獲得線下導購建議)或在實體店購物(可能會感覺很有壓力)。由於產品種類繁多、資訊來源豐富以及流行趨勢多變,消費者在選購美妝產品時普遍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部分消費者不太願意向年輕的美容顧問尋求建議,特別是像痤瘡或脫髮這樣的敏感話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併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自助服務,歐萊雅與BCG合作開發了一款透過歐萊雅APP或線上平臺部署的AI虛擬助手——Beauty Genius。該工具依託歐萊雅在護髮、彩妝及護膚領域豐富的技術專利和臨床研究資料,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診斷、產品推薦與專業見解。尤為關鍵的是,該工具建立在安全可信的AI技術基礎上,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

企業的改進之道:三大發力方向
要想做好以女性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抓住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企業應重點關注三大關鍵要素:吸引力、可行性和可實現性。
吸引力。企業首先要確認潛在新產品或服務是否是女性想要的,即透過定性和定量方法判定其是否能滿足女性某些未被滿足的功能性或情感性需求。在此過程中,企業可能需要開展新研究,以繪製市場地圖並識別機會,進而測試具體的創意想法。例如,分析女性身體對某種療法的反應,或者開展人種學研究,以瞭解女性在測試階段如何與特定數字服務或實體產品互動。大多數企業在“識別未滿足需求”和“觸達目標客群”方面已經具備很強的能力,只需將現有能力用在更好地服務女性消費者核心群體即可。利用這些洞見,企業可以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也可以最佳化產品組合中已有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企業還應從使用者願望的角度審視其市場進入策略,考慮如何在營銷中細分女性需求(包括哪些渠道和資訊效果最好),以便在合適的時機和情境下講述能引發女性共鳴的故事。有些時候,現有產品可能已經滿足了女性的需求,只是在營銷時未能有效地向女性消費者傳遞這一資訊。
可行性。企業需要考慮的第二個關鍵要素是,開發某種產品或服務並將其投入市場,能否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企業需要制定清晰的商業模式和投資論證,包括獲客與留存成本、定價策略、商品成本等附屬要素,來證明新產品或服務能夠取得成功。
可實現性。除吸引力和可行性外,企業還必須考慮可實現性,即如何讓業務落地並將試點產品推向市場。是否需要改變現有運營模式、採購流程或其他關鍵職能?如何制定分銷戰略?是透過現有的渠道和供應鏈,還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此外,企業可能還需要調整後端職能,針對女性創造差異化體驗。例如,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設計其客服流程,以便更好地回應女性對特定產品或服務可能提出的獨特問題。
最後,代表性也很重要。企業要想取得成功,在領導層和各層級都需要有一支由女性組成的核心隊伍,她們能夠理解該領域中女性的真實生活體驗,並能根據個人經驗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
在考慮上述三個要素(吸引力、可行性和可實現性)時,有一個關鍵貫穿始終,那就是速度。目前,大多數企業在開發產品時仍在使用高度線性化的瀑布式方法。這種保守策略已無法滿足當下對速度的要求。相反,企業應不遺餘力,儘可能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最好能在6到9個月內完成(不過在醫療和金融等監管嚴格的行業,產品可能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進入市場),以便從女性那裡獲得市場反饋,快速迭代,並透過“測試——學習”的思維方式改進產品和服務。
我們的資料為醫療、金融和消費行業的企業揭示了一個重要啟示:即仍需持續精進。女性占人口半數,掌控著絕大部分的家庭支出。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女性對當前提供給她們的產品和服務並不滿意,但這也預示著相關市場蘊含著巨大商機。企業若能積極採取措施,識別並滿足女性消費者功能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將能開闢出明確的業務增長途徑,並建立起更忠誠的客戶群體。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
Beth Viner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
Alexandra Friedman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
Sam Juraschka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合夥人。
Nicole Walsh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首席企業架構師。
Lauren Taylor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BCG消費者洞察智庫全球負責人。
TR Geng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副董事。
關於中國區專家
魏傑鴻(Jeff Walters)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BCG科技和數字化賦能專項亞太區負責人,BCG X AI亞太區負責人。
嚴慎予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BCG X中國區負責人。
陳茜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BCG全球優勢專項亞太區負責人,BCG消費者洞察智庫中國區負責人。
如需聯絡,請致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BCG影片號


掃描左側二維碼
關注BCG數智港
快來關注我們吧

宣告
原創內容的最終解釋權以及版權歸波士頓諮詢公司所有。如需轉載文章,請在資訊欄輸入“轉載”,獲取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