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了個咪的,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絕育率100%

今天的文章真不是標題黨,是要實名錶揚北京電影學院貓協的同學們。人美心善不說,事兒還幹得漂亮!
這年頭,有愛心的人其實很多,但是有愛心同時有科學觀念的人就少一些了。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要求有很強的行動力,那就非常稀缺啦。
所以,今天看到這個美好的訊息,忍不住寫篇文章來分享和致敬。
據北影貓協的微信公眾號介紹,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目前有20多隻流浪貓,經過貓協同學們1年多的持續努力,這些流浪貓目前已經全部接受了絕育手術,其中一些還被符合條件的主人收養成功“上岸”。
眾所周知,大學校園普遍都是流浪貓聚集的“重災區”,而女生比例高的學校流浪貓的數量通常還會相對更多一點(愛心投餵和衝動棄養同時存在)。
說流浪貓是“災害”可能很多人會不樂意,但流浪貓帶來的擾民問題、衛生問題、健康風險問題和生態破壞問題卻是切實存在的,這和流浪貓可憐、可愛完全是同時存在的。還有人會說流浪貓之所以存在,根源還是不負責任的人類棄養,這話沒錯,但這是責任歸屬問題,並不能改變流浪貓氾濫是環境災害的客觀事實。
那要怎麼辦呢?
流浪貓問題的處理,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
捕捉、絕育、接種,放歸/領養,就這四步。
站在流浪貓的角度來看,絕育當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站在流浪貓和人類共處且這個世界由人類主導的現實基礎上看,絕育就成了最可行最貓道的解決方案。
給流浪貓絕育,一方面是避免其持續繁衍越來越多,超出環境承載極限,也會激化人貓矛盾,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流浪貓攻擊性、減少貓的發情嚎叫,提高其生活質量。
但是給流浪貓絕育會面臨兩個主要的困難:
一是捕捉難,捕捉的過程還有抓傷咬傷風險。流浪貓通常警惕性較高,人類不容易靠近,一旦察覺到危險還可能發動抓、咬等攻擊行為。鑑於流浪貓大部分沒有接種過疫苗,生活環境衛生也堪憂,捕捉它們的健康風險就不容忽視了。
二是費用難,尤其是母貓絕育還挺貴的。對於大學生來說,一兩隻貓的絕育費用還可以考慮自己省出來,二十來只流浪貓的絕育,畢竟還是要依靠大家,或者土豪的支援。好在這是北京電影學院,費用的問題應該並不突出。
北影貓協的公眾號介紹,他們在11月11日終於捕捉到了最後一隻“漏網之貓”,名叫“黃麵條”。是的,同學們給學校裡每隻流浪貓都起了名字,建了“檔案”,這才好統計清楚工作進度。
要不我說北影的同學們這活兒幹得漂亮呢,既遵循科學人道原則,又有超強行動力,連海報都是電影級別的~
(原諒我忍不住毒舌幾句)相比那些拿火腿腸和食堂滷雞腿投餵流浪貓的偽“愛貓人士”來說,北影貓協的這些同學們簡直是閃耀著智慧與勇敢的光芒啊!
更為難得的是,同學們給流浪貓絕育之後並不是一放了之,而是積極發動具備條件的家庭領養。據瞭解,北影兩個校區現有8只已絕育待領養的貓咪,同學們還在努力為它們尋找歸宿。
所以我也來幫忙吼一嗓子,在北京希望領養流浪貓的讀者,如果具備領養條件,可以與北影貓協聯絡。希望“黃麵條”們都能儘快結束流浪生活~
一點建設性意見:
期待其他高校的愛貓同學也積極行動起來,用科學人道的方式推動流浪貓絕育和領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