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訊息!美國EB1A移民資料稽核引入AI,嚴格程度超過你想象!
嚴格到甚至可能會發生誤判的的情況。那些文案大包裝機構將收到大面積拒籤案例,那些不夠人才移民條件,或者還幻想著走DIY,想低價赴美走人才移民包裝撞運氣的個人也將陸續收到拒籤信,預計今年2季度開始,EB1A拒籤信將持續創新高。
今年3月美通發表過一片文章,提醒大家,今年EB1A、EB5寒冬來臨,將現大面積拒籤,詳情請點選文字跳轉文章全文→天塌了!2025美國移民將迎來大面積拒籤!預言實現的太快,已經有客人收到拒籤信,可以看下這篇文章的移民官給出的拒籤理由:

附上翻譯件:

看這封拒籤信額頭冒汗,照這個標準,以後真正能獲批的客人會是鳳毛麟角,只有真正的國際或者國內名人才能達到標準。
1、第一條關於論文的情況,AI稽核認為論文是AI機器人寫的,這是在考驗申請人的專業水平,理論上,任何人去寫個論文,基本都會參考下或者引用其他人的文章。
2、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有快速出版的嫌疑,就是花錢行為不如排隊經過專業同行評審的文章來的專業。。。。這個就是常見的包裝機構回去收錢發文章的做法。
3、另外提到國際會議,不能只有國際二字,而沒有國家或者國際公認的國際會議證據,這個與我早期評估過一個客人的所謂“重包裝”方案契合。他們會給客人安排好幾個”國際”會議參加。
4、在論文裡面,美通感覺這把AI的不近人情體現的淋漓盡致,申請人發表了很多文章,總的引用量還不錯,但是,AI稽核官認為,25年的引用量1370個,高於24年的165次引用,AI圖示從18年-25年的引用次數顯示,25年引用過高,AI認為這個引用量大增是因為不道德的作為操縱而增加了引用量,換句話說,這就是懷疑他突然的引用量增加是用的水軍。。。這個正常人來說,自己發表幾個論文,文章質量有好有壞,每篇的引用流量有高有低,它居然說是有水軍,你說是不是AI有點不近人情了,他認為如果是出自同一個人的論文,論文質量和水平和受眾應該是一樣的。這點我有點看不懂。
5、在另外一篇拒籤信中,我們也看到過移民官員認為,客人提供的期刊文章都是近兩年發表的,沒有體現其持續性的發表著作或者論文的能力。
6、論文期刊和報媒體是可以花時間就可以提升的,都能被稽核出這麼多問題,不得不說,這AI水平除錯的不錯。那更不用說獎項和協會這兩條了,那是重災區,很多專案中文帶有“科技”二字,但是是一個民間組織發的,稽核官沒有看到專業和高級別的科技部門釋出,或者是簡單的花錢就能進的協會,已經被移民官員否定過很多次了。
如果你去檢視移民局的網站,他們在幾個月已經提醒你了。


用AI稽核,而且已經卓有成效。2秒一頁材料,30天的裁決率已經從30%提高了58%。確實節省了稽核官員的時間,按照這個速度,幾個月就會把積壓案件處理完,對於正常客人來說這是好事,對於撞運氣的客人來說也是解脫。
但是,整體來說稽核加嚴,拒籤率提高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按照以上標準,只有國際國內的名人才有可能透過稽核,行內頂尖人才,一直在行業內穩定持續發展和有成就的人來說也沒有問題,想透過一兩年的時間來提升,做包裝的路子徹底斷了,移民官要看到申請人持續的成就。
也好,EB1A國內市場太亂,洗腦太嚴重,讓大家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不是人才能辦理美國EB1A,什麼只要你想去美國,願意給錢,家庭主婦都可以給你包裝成軟體大咖,大家忘了面試還有一關,已經有人被現場要求寫程式碼了。之前我們苦口婆心,評估後告知客人,你不夠,沒有申請成功率,換方式換國家吧,他們還是資源選擇花錢博一下去美國的機會,今年以後的美國,可沒有空子可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