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湖南。
作者 I 楊文靜 楊繼雲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開遍大街小巷的零食店要IPO了。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本週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鳴鳴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它旗下兩個零食店品牌你應該都見過——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
目前鳴鳴很忙董事長為晏周,他創立的“零食很忙”從湖南長沙起家,與來自江西宜春的“趙一鳴零食”狹路相逢,幾年前兩家大打出手,幾乎有零食很忙的地方就有趙一鳴零食,一度造就縣城一條街開出6、7家零食店的景象。直至2023年11月,這兩位頭部玩家宣佈合併。

迄今為止,鳴鳴很忙在全國開出了14000多家門店,背後紅杉中國、五源資本、高榕資本、黑蟻投資等知名VC身影浮現。趁著赴港上市潮的東風,這家巨無霸也走到了港交所IPO大門前。
長沙85後帶隊
巨無霸零食店要IPO了
先從零食很忙說起,身後創始人是一位長沙85後——晏周。
時間回到2016年,曾在房地產行業從事多年營銷策劃的晏周,機緣巧合下嗅到小零食的機會,一番調查後,他發現大多數零食品牌店集中在中高階,而在下沉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於是在2017年,晏周和幾個合夥人湊了十幾萬元,在湖南長沙一個不足40平的小店裡開始賣零食。經歷了艱難的創業初期,零食很忙開放加盟,在4年內開出超過450家店,遍及湖南的大街小巷。
2021年是零食很忙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年5月,零食很忙宣佈完成2.4億元A輪融資,由紅杉中國與高榕資本聯合領投,啟承資本與明越資本跟投,投後估值達到了25億。此後,零食很忙開啟高速擴張模式。
趙一鳴零食也是一個草根創業的故事。出生於1989年,趙定是安徽蕪湖人,官網介紹顯示,他在2008年跟父母學做炒貨,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炒貨零食店;2015年在江西開出了一家量販零食店“傻子瓜子”,單日營業額最高達到了5萬元。那段時間,傻子瓜子半年時間開放了五六家加盟店,但由於經驗不足,很多人都虧本了。趙定覆盤:“品牌想要做大,一定要讓加盟商賺的到錢。”
2019年,趙定反覆學習後又創立趙一鳴零食——品牌名來自他的兒子,初衷是“希望像對待孩子一樣去經營品牌。”此後兩年,趙定一直在打磨單店,將公司定位為“零食屆的蜜雪冰城”。
直至2020年,趙一鳴零食全面開放加盟,2022年12月全國門店總數突破700家。投資人隨之而來:2023年4月,趙一鳴零食完成了由黑蟻資本領投、良品鋪子跟投的1.5億元A輪融資。
此後一段時間裡,兩個品牌不斷狹路相逢,幾乎有零食很忙的地方就有趙一鳴零食,雙方大打出手,火藥味濃烈。當時趙定談及和零食很忙的競爭曾表示:“如果要去打的話,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直到戲劇性一幕出現:雙方終於“及時止損”選擇合併,這便才有了現在的鳴鳴很忙。
招股書顯示,在新公司鳴鳴很忙中,晏周任集團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直接持股25.75%,並透過6個持股平臺控制公司39.91%的投票權;趙定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透過宜春鳥窩持股22.69%。
至今,鳴鳴很忙已經開出萬家門店,有望締造今年零食最大IPO。
下沉+加盟
開店14000家,一年賣500億
透視招股書,鳴鳴很忙的運營模式主要可以概括為:下沉、加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擁有14394家門店,覆蓋中國28個省份和所有線級城市,其中約58%的門店位於縣城及鄉鎮。
在此基礎上,公司客戶主要為加盟商,其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兩方面: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加盟服務費用。目前,鳴鳴很忙與7241家加盟商訂立合同,超過總門店數的50%,但來自加盟服務費的收入不足總收入的0.5%,此外的99.5%則來自向加盟店和直營店銷售商品。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鳴鳴很忙收入分別為42.86億元、102.95億、393.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0.2%、282.2%;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0.81億元、2.35億元和9.13億元,2022至2024年均複合增速達234.6%。營收和利潤幾乎翻倍增加。
換言之,靠給加盟商賣零食,鳴鳴很忙年入近400億。

對於營收和利潤的高速增長,招股書解釋稱,一方面是因為業務擴張,另一方面是對“趙一鳴零食”的收購。鳴鳴很忙在2023年11月完成合並,次月雙方財務資料進一步整合,2024年是合併後的第一個完整財年。
不過,鳴鳴很忙毛利並不高。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2022年-2024年的毛利率穩定在7.5%-7.6%區間,淨利潤率從1.7%提升至2.1%,經調整後淨利潤率保持在2.3%水平。從毛利上來看,公司主要採取低毛利、高週轉的模式經營。

具體來看,在供應鏈上,公司透過直連廠商壓縮中間環節,將存貨週轉天數壓縮至11.6天;而在產品上,截至2024年底,鳴鳴很忙在庫SKU數量3380個,其中約25%為定製化產品;單店一般不少於1800款產品,是同等規模商超的2倍。
以2024年休閒食品飲料GMV計,鳴鳴很忙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這一年鳴鳴很忙門店GMV達555億元,門店全年交易單數超16億,會員總數達1.2億,會員購買人數1.03億,年復購率達75%。
不過,量販零食賽道競爭十分激烈,即便在縣域等下沉市場,一條街道上開出4-5家零食店的現象並不少見。鳴鳴很忙的市場佔有率僅有1.5%,面臨著老牌零食品牌和同模式競爭對手的壓力。
因此在高增長的故事裡,燒錢擴張一直是隱憂。招股書提到,“我們可能需要額外融資支援我們的未來發展或調節業務狀況的變化,但我們可能無法以有利條款獲得額外融資或根本無法獲得額外融資。”
總的來看,鳴鳴很忙從2021 年到合併前拿下多輪融資,聚集了紅杉中國、五源資本、高榕資本、黑蟻投資等一眾投資機構。2023年11月完成合並後,鳴鳴很忙作為唯一主體完成了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由兩大零食巨頭好想你和鹽津鋪子投資,總投資金額超10億,躋身獨角獸行列。
湖南老鄉,統治零食江湖
這是湖南零食IPO軍團最新一員。
在此之前,不少湖南系零食品牌已經成功上市。早在2017 年 ,來自湖南瀏陽的張學武創業12年,從毫不起眼的果脯蜜餞做起,把一家從父親那裡接手而來的零食小工廠帶到了深交所上市。這是“中國休閒零食自主製造第一股”鹽津鋪子,至今市值約250億。
鹽津鋪子上市一個月後,同樣在湖南摸爬滾打多年的戴文軍,採取加盟擴張的模式做起滷味連鎖品牌,最終帶著絕味鴨脖IPO敲鐘,締造“中國休閒滷製品行業第一股”。時至今日,絕味鴨脖在滷味界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店鋪數量開到上萬家。
還有我們熟知的衛龍。創立20年首次融資,衛龍聚集了紅杉中國、CPE源峰、高瓴等頭部機構。2022年,衛龍正式登陸港交所,創始人劉衛平同樣來自於湖南。
有趣的是,與衛龍形成“南北派別”的麻辣王子同樣也是土生土長的湖南公司,創始人張玉東與衛龍劉衛平一同來自“辣條誕生地”——湖南平江縣。此外,勁仔小魚、旺輝等辣味休閒食品同樣誕生於此。當地曾有資料顯示,全國600多家辣條企業中,平江縣就有116家,其中全國90%的辣條企業都由湖南平江人創辦。
而在細分的零食店品牌全國十強裡,註冊在湖南的就有4家——鳴鳴很忙(零食很忙)、愛零食、零食優選和戴永紅,就連排名第五的零食有鳴創始人也是湖南人。業界已經形成了“休閒食品看湖南”的說法。
湖南官方媒體公佈的資料顯示,湖南一個省貢獻了全國休閒食品年產值的1/3、全國休閒熟食年產值的3/5。因此當年投資鳴鳴很忙的前身零食很忙之時,投資人總結出一套投資邏輯——誰能成為湖南第一,誰就有可能成為全國第一。
那麼,為什麼是湖南?
湖南自古就有“魚米之鄉”和“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因氣候、地形等地理因素,湖南的糧食產量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湖南省以佔全國2.8%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4%的糧食、13%的稻穀,稻穀總產量全國第一。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為零食廠商們提供了足夠的原材料。
一個例子是,1992年中國臺灣休閒食品龍頭旺旺集團進軍大陸市場時,就把工廠開在湖南。彼時湖南連高速公路都還沒通,而旺旺選擇這裡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糧食產量,其中旺旺雪餅的核心材料就來自當地產量最大的稻米。
此外,湖南人的飲食口味與食品製作方式獨樹一幟,且廣受歡迎。據說湖南老輩人幾乎都會製作一些時令零食,造就了辣條、鴨脖、臭豆腐、長沙大香腸、辣味小魚乾等風靡全國的零食。其中,辣條的誕生就是在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災害中,為傳統醬幹尋找替代生計而做出的食品。
以此作為基礎,只要加以複製,極易形成規模化的連鎖店和零食品牌。
提及湖南,還有一個不容忽略的標籤——新消費之城長沙。茶顏悅色、文和友、三頓半、墨茉點心局、檸季……皆誕生於此,這裡擠滿大大小小的網紅品牌,吸引著絡繹而來的遊客,同時,旅遊反哺這座城市,助力這些品牌走出湖南。
投資界依然記得,新消費最火熱的那幾年,長沙聚集了一群出差的投資人,一位消費VC朋友回憶,“那時候隨便出去轉一圈都能遇到幾個同行;還有人乾脆訂好酒店,搬過去一住就是小半年。”
不起眼的小零食,締造一個千億產業帝國,湖南老鄉悄然扛起了中國零食的半壁江山。眼下消費大軍赴港IPO絡繹不絕,這片土地或許還有更多故事湧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