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利兄!
我們做PPT,如果頁面整個是一個純白底,會覺得頁面比較平,比較單調。

很多人會喜歡加一個色塊,進行分屏排版。

但是矩形的分屏效果,你可能覺得有點常見,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試加一個弧線,那效果,就非常漂亮了。

這就是弧形的魅力。
這種進行版面劃分,增加頁面層次的形狀,我們經常用。
很多時候,我們用的是矩形進行劃分,就像下面這樣。

或者稍微來一點點變形,變成圓角矩形或者梯形,這樣因為用的少,更有新鮮感。

這種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圓角矩形,只是在版面內的只有一部分而已。

在版面劃分裡面,最多變,最靈活的,就是弧形。
這也是很多客戶和領導最喜歡的一種,我們可以在很多設計中看到弧形的運用。


那麼像這種弧形,到底怎麼做呢?
其實非常簡單,我們透過一些案例來具體講解
一
下。

這是一個純色背景的PPT封面。
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個弧形,得到這樣一頁PPT。

是不是很多人很好奇,像這個弧線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很簡單,這個案例運用的就是自帶的形狀,星與旗幟下面的波形。

就是這個波形,插入之後,可以透過黃色控點,調節弧度的大小。

弧線的製作,第二種方法,就是透過曲線工具來繪製。
就像我開頭那個弧線,那就是曲線工具得到的。

我們點選形狀工具裡面的曲線工具,然後在版面內點選,只要首尾相連,就可以得到一個弧線。

得到一個弧線後,我們可以透過布林運算,把版面外的多餘的不發去掉,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效果。

類似這樣的案例,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個。

弧線的製作,第三種方法,就是透過布林運算來實現。
布林運算實現的圓弧,相對來說,比較對稱規整,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既然說的是布林運算,我相信大家是不是已經會了。
其實就是一個矩形,減去一個圓形,就可以得到。

這是一層,如果要多層,就多加幾個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得到多層弧形。。
還有第四種,編輯頂點, 也是我個人覺得最好用的。
比如像這樣的弧形,我都是這麼做的。


是不是看起來特別帥。
我們來操作一下,首先我們插入一個矩形,然後右鍵編輯頂點。
然後去調整拉桿,就可以實現。

透過這種方法,我們設計出來的弧形,就比較舒服自然。

相關閱讀:
如果大家感興趣,想要提升PPT技能,可以看下我的PPT影片課程。
課程學員,也包含PPT模板、以及老師的作品集。

課程長期有效,後續迭代更新都是免費的,還有老師答疑。
課程介紹:學習提升PPT的“高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