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美本申請最主流的平臺,Common App最近終於公開了2024-2025申請季的資料。
相比上次更新,這個版本涵蓋了RD輪次的資料,能夠幫我們更詳細地瞭解這個申請季的趨勢。

申請總趨勢:漲漲漲!
在這份報告中,2024-2025申請季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申請人數和申請份數的雙雙增長。
截至2025年3月1日,在Common App建立賬戶的學生數量較2023-2024申請季增長了4%,來到2,409,595人。
申請者數量增長4%,為1,390,256人。

比申請者增長還快的,是申請總量。這個申請季,CA使用者共提交了8,535,903份申請,漲幅為6%。
這也反映出了人均申請份數的增加,從以前的6.06份,增至6.14,漲幅為1%。


申請者變化:中國學生首次回暖
我們先來看下國際生的變化。
在今年1月份的資料中,國際申請者就已經展現出了緩於本土學生的漲勢。而在加上RD輪的資料後,這屆國際申請者數量還減少了1%,為151,112人。
這也是近五個申請季的首次下降。
這種下降可能歸因於幾個因素,包括更嚴格的簽證政策、國際學生學費上漲,以及來自其他國家大學的競爭加劇。並且可能對收入和多樣性嚴重依賴國際學生的美國大學產生重大的財務影響。

不過當我們具體來看國際申請者的背景,會發現今年的下降主要源於非洲申請者的銳減(-17%),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佔比最高的亞裔依舊增長了6%。

而國際申請者最大的三個生源地依次為:中國、印度和迦納。
尤其是中國申請者在經歷了自2020-2021申請季以來的連續四屆下降後,終於迎來首次回升,漲幅為6%。

這個申請季,少數族裔申請者的佔比也從33%提高到了35.1%。且少數族裔申請者增長速度也超過了非少數族裔申請者,增長率為12%(非少數族裔申請者增長率為2%)。


申請行為變化:價效比之選
菌菌一直在強調早申的重要性,而從資料上來看,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在加入早申大戰,利用這個錄取率高出3倍的機會上岸。
在下圖中可以看到,近五屆以來,早申的申請人數每年都在增加,這一屆的漲幅已經來到了7%,共有883,078人提交了早申。
與之相對應的是,不參與早申,只提交常規申請的人數反而下降了1%。

大家除了更加重視早申外,還更注重價效比了。
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申請人數差距在逐漸縮小(早申階段公立大學申請人數還超過了私立大學),且公立的漲速已經超過了私立(分別為10%和2%)。
大部分學生還是公立、私立都申請,但“只申請公立大學”的漲幅已經超過了“兩者皆申”和“只申請私立大學”。


在學校的梯隊選擇上,瞄著頭部院校的依舊在努力衝擊,衝不上的也在考慮競爭沒那麼激烈的學校。
反而處於中間的Most selective院校(錄取率<25%),在2023-2024至2024-2025期間申請增長最慢,僅為4%,相比其他型別院校略有“失寵”。

最後我們再來看下標化。
過去十年裡,強制提交標化的CA會員學校比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2019-2020年的約55%降至2023-2024年的歷史最低水平(4%)。本申請季,只有5%的學校強制標化。
儘管從人數上來看,未提交標化的人數仍然比提交標化的人數多,但後者的增速已經高於前者——
-
提交標化的申請者增長了11%
-
未提交標化的申請者減少了1%
這扭轉了2022-2023申請季和2023-2024申請季未提交標化成績的申請者數量增長更快的趨勢。

對於接下來的申請者來說,隨著標化考試的恢復,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申請競爭力。
Top50中已經有18所必須提交標化成績: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喬治城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佛羅里達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佐治亞大學、耶魯大學、北卡羅來那教堂山分校(若25秋季和26年春季入學者的GPA在2.5-2.8之間,則需提交標化成績)、俄亥俄州立大學。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較高的標化分數無疑會為申請加分項。還沒有考出心儀成績的同學們要儘早準備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