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幾任總統相比,Trump在當選後迅速公佈了一套班子成員名單。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選後的一週裡,Trump與其過渡團隊核心成員在海湖莊園裡密集面試內閣職位候選人,有意入閣者得準備電子版大頭照與電子簡歷,透過影片面試才有機會被選中。
知情人士透露,Trump選人用人的標準主要有三條:第一是忠誠度,第二是表達能力,第三是個人形象;過渡團隊為此專門準備了簡報,包括候選人的基本資訊、照片和電視採訪片段等。
至於資歷和專業能力,則不在重點考察範圍內。
因此我們看到,Trump提名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中有許多80後俊男美女,如國家情報總監拉加德,司法部長蓋茨(壓力之下已主動放棄提名),常駐聯合國代表斯蒂芬尼克,以及備受爭議的國防部長候選人海格塞斯等。

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於2025年1月14日在國會山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確認聽證會上接受詢問。
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司法部長與財政部長通常被認為是內閣中最重要的四個官員,稱為“Big Four”。
在蓋茨被迫放棄司法部長提名後,國防部長提名人海格塞斯被外界視為“最脆弱的人選”。
海格塞斯1980年6月出生,2003年畢業於知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短暫擔任股票分析師後,他加入了家鄉明尼蘇達州的國民警衛隊。
美國的國民警衛隊歸州政府領導,裝備層面和美軍並沒有太大不同,除了扮演國土守衛部隊外,也經常被補充到現役部隊進行輪換。
國民警衛隊官兵包括正式成員和兼職人員,正式成員可算作是服兵役,非正式的兼職人員更像是民兵,平時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2004至2014年間,海格塞斯多次參加國民警衛隊的海外任務,先後在古巴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過,每次部署時間約一年,職務為上尉步兵排長,退役前夕被晉升為少校。
離開國民警衛隊後,海格塞斯以撰稿人的身份加入福克斯新聞,成為福克斯王牌節目《福克斯和朋友們》(Fox & Friends)的聯合主持人之一。
期間他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深受保守派選民歡迎,早在2017年Trump第一任期組閣時就被傳出有可能擔任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

海格塞斯採訪時任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2020年。
2024年11月12日,Trump宣佈提名海格塞斯擔任美國國防部長,該訊息一經公佈立刻震驚了華盛頓政壇和五角大樓。
美國國防部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部門,下轄遍佈全球的作戰司令部和近百個所屬機構,管理著130多萬名現役軍人、77.8萬名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以及數十萬文職人員。
國防部長是僅次於總統的三軍副總司令,負責軍隊具體工作執行,並日常保管核按鈕——總統的核攻擊命令需要得到國防部長驗證才能最終執行發射任務(國防部長不能否決總統的核發射命令,只能驗證這個命令是否由總統本人發出)。
儘管美國法律要求國防部長必須由文官擔任(至少在七年內未加入任何現役部隊,時間不夠需參議院豁免),但一般來說出任防長的要麼是退役資深高階將領,要麼是履歷跟軍事安全相關的高階官員。
比如:拜登任內的國防部長奧斯汀歷任第十山地師師長、第十八空降軍軍長、駐伊拉克美軍司令、陸軍副參謀長、中央司令部司令等職,履歷十分紮實。
再比如:奧巴馬時期的國防部長帕內塔是前中情局局長和白宮辦公廳主任,Trump第一任期的首位防長馬蒂斯是前中央司令部司令。
像海格塞斯這樣服役期間只擔任過排長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島內媒體人吳子嘉笑稱,海格塞斯的履歷和《關鍵時刻》節目主持人劉寶傑很像,劉寶傑服役期間官至連長……

按照美國內閣成員提名任命的人事程式,海格塞斯首先需要取得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多數議員的支援,然後再進行全院表決。
軍事委員會現在由14位共和黨成員和13位民主黨成員組成,也就是說,如果有任何一位軍事委員會共和黨議員選擇不支援海格塞斯,他的人事提名案就無法獲得委員會背書。
理論上講,參議院也可以選擇繞過軍事委員會批准程式直接在院會進行表決,但那樣就需要獲得60張支援票才能透過,而共和黨目前只有53票。
因此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支援對於海格塞斯來說至關重要。
2025年1月14日,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針對新任國防部長人選召開人事確認聽證會,現場座無虛席。
反對者的抗議聲幾度讓聽證會中斷,支持者則在海格塞斯進入會場時高喊“USA!USA!”
聽證會耗時四個多小時,兩黨議員的提問大多圍繞之前媒體報道過的海格塞斯個人爭議問題,包括過量飲酒、性侵指控,以及他是否支援女性從軍等議題。
激烈的質問均來自民主黨議員,特別是女性議員。
針對2017年性侵一名女性的指控,海格塞斯表示這是虛假的,是“左翼媒體”針對他“抹黑運動”的一部分:
“從一開始我們就很明顯地看到,媒體精心策劃了一場針對我的抹黑運動。”
針對之前曾表示“不應該讓女性擔任戰鬥角色,男性和女性一起服役會使情況更加複雜”,海格塞斯軟化了意見,稱他改變了對女性參軍的看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發生非常大的轉變”。

美媒稱其上臂的紋身與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有關。

許多棘手的問題來自民主黨女性,她們質問海格塞斯對女性的看法。
有趣的是,大多數問題並沒有落到人們關心的國防與戰略角度,海格塞斯也沒有展現出作為防長應有的專業水準和施政能力。
聽證會上,伊利諾伊州泰裔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斯要求海格塞斯說出東盟中對美國“非常重要”的成員國,以及美國與其簽訂了哪類合作協議。
準備欠缺的海格塞斯一直不作正面回應,屢屢顧左右而言他。
見對方一再轉移話題,達克沃斯無奈降低要求:“你至少說出一個。”
海格塞斯則略顯無奈地表示:“我不能告訴你具體數字,但我知道有韓國、日本和澳洲。”
很明顯,海格塞斯並不清楚美國跟泰國、菲律賓簽訂有軍事條約,甚至根本不瞭解美國在東南亞的具體利益情況。
參議員達克沃斯事後表示:
“我問他的一些最基本問題他都回答不了,他無法說出東南亞國家聯盟中隨便一個國家的名字,那可是任何國際事務大學生都能回答的簡單問題。他今天所做的只是向我重申,他沒有資格勝任這份工作。”
雖然民主黨人對海格塞斯極盡嘲諷,但共和黨議員在這次聽證會上顯得非常團結,沒有人為難海格塞斯。
軍事委員會主席威克表示:
“海格塞斯可能是領導五角大樓的非常規人選,他將帶來活力和新思路,改變官僚體制,他將堅持不懈地專注於作戰人員和軍事核心任務,遏制戰爭並贏得我們必須打的戰爭。”
由於共和黨已經拿下參議院53個席位成為多數黨,只要沒有共和黨人在投票時倒戈,海格塞斯的提名即可得到確認。

五角大樓與白宮、國會等權力中心隔河相望,畢竟佔地面積太大了,市中心沒有那麼多地。
文章最後,簡單梳理一下這位美國新防長的觀點。
1、高度重視中國軍事發展,認為中方的具體目標是為了能夠在印太地區行使軍事影響力,對抗美國向該地區投射部隊的能力。
2、批評北約盟友,認為北約是一個服務於歐洲的“過時和片面的防禦組織”,諷刺歐洲國家“一邊掏空自己的軍隊,一邊向美國大喊大叫尋求幫助”。
3、避談是否會讓軍隊入侵格陵蘭島,或佔領巴拿馬運河等敏感議題。
4、批評普京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但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
5、堅定支援以色列,將其稱為“上帝選民”,將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與十字軍東征相提並論。
6、反對伊朗——準確來說海格塞斯對所有伊斯蘭國家都不友好,他反對土耳其繼續留在北約,稱埃爾多安“夢想恢復奧斯曼帝國”,是“對中東有伊斯蘭主義願景的伊斯蘭主義者”。
7、主張結束美國軍隊中的多元化運動,呼籲罷免支援此類計劃的軍事領導人,包括軍中“二號人物”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小查爾斯·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