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半個月,最大的幕後推手出現了

FIGURE 02/11
這個春節,是屬於AI的春節。
前有DeepSeek暴擊華爾街,後有機器人在春晚扭秧歌教世界過年。
中國AI用實力告訴大家:我們不僅能卷腦子,還能卷身體。
兩個人工智慧還來了一波聯動。
當我們用DeepSeek問,你如何看待春晚機器人的節目時。
它說:這簡直就是“賽博味兒”混搭“大花襖”的神操作!
看到這接二連三成果,大洋彼岸美國已經哭暈在廁所。
那到底,春節AI界的這兩大巨頭,是什麼來頭?
不止會跳舞的機器人
“大棉襖配二棉褲,裡面是電線,外面裹著布,上臺太趕沒穿褲,這就是我的漏電保護。”
這是觀眾看完機器人跳舞后的評價。
在春晚節目《秧BOT》中,這群活潑又帶點喜感的機器人,為我們帶來齊舞盛宴。
它們零幀起手轉手絹、手絹丟擲再收回,不止能變換隊形,還能精準卡上節奏。
節目最後,它們被舞蹈演員攙扶著走了下去,完全一副“孫女攙扶奶奶”的既視感。
別看這機器人走路像我奶,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人家可是有大後臺的。
這個“太奶”機器人的名字叫作H1,大名“福兮”,諧音“伏羲”,由杭州宇樹科技公司研發。
宇樹科技公司是什麼來頭?
俗話說,天上看大疆,地上看宇樹。
這個成立於2016年,總部在杭州的科技公司,已經是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的佼佼者。
它還曾被媒體預言,是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科技巨頭的中國公司之一。
這次讓機器人跳舞,宇樹公司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就是讓機器人學會舞蹈動作,研發團隊專門設定了一套程式。
這款程式可以掃描捕捉舞蹈演員的動作,形成程式碼,再安裝到機器人中,就可讓H1機器人直接運動。
光有動作,沒有配套的硬體也不行。
為了能實現秧歌中手絹的旋轉、拋擲和回收,團隊專門為機器人設定了額外的關節,保證動作的行雲流水。
但這些還不夠,在春晚的直播中表演,不出現失誤也至關重要。
團隊對每臺機器都進行了上萬次的測試,把中間遇到的風險點都規避,這才有了春晚上近乎完美的表演。
這已經不是宇樹公司第一次和春晚搭線了。
早在2021年,牛年春晚上,宇樹公司研發的機器狗牛“犇犇”就和劉德華隔空互動表演,還展示了前後空翻、比心等讓螢幕前的真狗自慚形穢的高難度動作。
除此之外,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2022虎年元宵節晚會、2023年SuperBowl(超級碗)等,都有宇樹機器狗的身影。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資料,宇樹科技的機器狗佔據全球機器狗市場69.75%的銷量份額,為全球第一。
宇樹還在2024年,釋出了一段升級版機器狗的影片演示。
它可在叢林草地複雜地形快速穿梭,最大移動速度20公里每小時,最大負重120公斤,負載40公斤時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0公里。
這不就是狗中的戰鬥狗嗎?
連馬斯克看後都不禁評論:未來的戰爭是無人機的戰爭。
看著這機器人逐漸已經超過人類,網友們紛紛爆梗:
“等機器人奴役我們之後,它們第一個刪的就是春晚這段跳舞影片。
“希望未來機器人能對我好點,別讓我後空翻。”
說完動作型選手,我們的腦力型選手正式出場。
它就是在今年春節碾壓美國,讓男女老少都愛不釋手的“DeepSeek”。
DeepSeek強在哪?
1月27日,美國人民開啟手機的那一刻,慌了。
股市開盤即大幅下跌,科技板塊尤為慘重。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當日股價暴跌約17%,博通公司股價下跌17%。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DeepSeek。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見識過DeepSeek的威力了,作為一個全能助手,它可以解答你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解答個數學題、寫個文案、做個PPT那就是最基本的。
人家還會作詩、寫小說、算命。
尤其是它的深度思考功能,簡直就是我們的“腦替”,把我們大腦的工作流程,都用文字描述出來了。
因為它的強大,現在遇到問題,第一件事就是開啟手機,問問DeepSeek。
它不僅讓我們國人愛不釋手,老外也深深著迷。
一經發布,DeepSeek很快登上APP Store榜首,並且在全球140多個國家中連續霸榜。
甚至超越了AI界曾經最聰明的ChatGPT。
同樣是AI機器人,DeepSeek到底強在哪裡?
要想客戶用得開心,便宜是王道。
DeepSeek的使用成本就比ChatGpt便宜很多。
同樣問十萬個問題,DeepSeek只需要一杯奶茶錢(0.48美元),而ChatGPT的成本差不多能吃頓大餐(18美元)。
除此之外,DeepSeek在使用時,還有豪華贈品。
它的所有程式碼都會免費公開,你可以拿去直接改,或者商用都可以。
比如你自己想成立個網店,你就可以直接用DeepSeek分享的程式碼,做個自動客服。
而ChatGPT就只給你個聊天視窗,至於怎麼運作,保密!
網友對此神總結:ChatGPT是租房子,DeepSeek是送你毛坯房自己裝修。
當然,作為一個新開發的軟體,DeepSeek還是有短板的。
比如它目前還不支援語音功能,有時候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估計用過的人,都知道“伺服器繁忙,請稍後再試”這句話有多讓人抓狂。
但它的出現,已經實現中國乃至世界AI質的飛躍,一度讓老美感到恐慌。
從它上線開始,就接連不斷地遭遇美國駭客的攻擊。
義大利、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得克薩斯州等地的政府,連日來陸續出臺政策,想要限制甚至封殺DeepSeek。
儘管如此,在2月5日美國彭博社釋出的一篇報道中,一位叫Catherine的作者直言:“華盛頓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去消除DeepSeek的影響了。”
因為DeepSeek將它們的大模型開源,世界各地包括美國的程式設計師都使用。
即便美國能將DeepSeek的APP、網頁封殺,它的程式碼、思路早就已經融入全球的人工智慧社群,無法抹除了。
更重要的是,DeepSeek改變了全球範圍內關於“AI發展必須遵循大力出奇跡”的共識,原本AI比拼的是燒錢買算力、堆資料,然而DeepSeek證明AI領域“少花錢也能出奇跡”,訓練成本從1億美元直線降到500萬美元,這是屬於中國特有的“內卷”方式。
機器人、DeepSeek兩大巨頭,讓我們在春節對中國AI的發展有了實感。
但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早就被AI充斥。
AI在身邊
在80、90年代,每到春季,農民們就要開始農田的耕作。
他們早出晚歸,鋤地、耕地、澆水、施肥,還要自觀天象,判斷什麼時候去做這些事情。
那時的他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總會情不自禁地想:什麼時候能有人幫我做這些事情。
現在,這一切都成了現實。
從產前到產中,一切都可以透過機器去完成,農民只需要坐在空調房,動動手指頭就可。
比如在播種之前,人工智慧會分析土壤適合種什麼作物,還會篩選優質種子,改良作物基因。
在作物生長階段,人工智慧可以分析蟲害,即時監測空氣溼度、光照等資料。
AI在農業的應用,讓農民解放雙手的同時,大大提高作物質量和產量。
除了農業,醫療領域已是AI技術應用最廣、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
去年10月29日,由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公司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聲門區腫瘤手術。
作為人類手術界的“禁區”,頭頸外科手術區域包含氣管、食道和聲帶等重要器官結構。
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對患者神經、呼吸和吞嚥功能造成嚴重不可逆損傷。
有了手術機器人的幫助,可以突破人類做手術的範圍。
在我們的生活中,AI也隨處不在。
“掃地機器人”的出現,解決了很多家務人士每天掃地的苦惱。
每天要輸無數次的密碼,被人臉識別替代。
舟車勞頓的司機,有了智慧駕駛,可以在車上休息片刻。
孩子們有了能對話的學習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學習。
這些十分普遍的AI應用,其實是中國突破重重阻礙才獲得的。
近年來,美國為限制中國AI的發展,不斷出臺政策,限制我們晶片的進口。
作為驅動AI發展的核心動力,沒有了晶片的中國,就像沒有發動機的汽車,行駛得異常艱難。
比如為華為手機麒麟晶片代工的臺積電(中國臺灣公司),有來自美國的技術。
在美國技術和產品停止供應時,麒麟晶片不得不停產。
儘管困難重重,面對“卡脖子”行為,我國並未止步。
政府和企業一起發力,在晶片行業加大投入,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崛起,逐步實現了晶片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創造出一條屬於中國的AI強國之路。
任正非曾經說過:全球AI潮流勢不可擋,未來已來。
AI從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它,是人類最好的幫手。
它正在用它的超能力,把科幻片裡賽博朋克的世界,一點點搬進現實。
學習如何使用AI,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服務,將是所有人類未來必須掌握的技能。
與此同時,“更快、更高、更強”不僅是奧林匹克的口號,更是“中國AI”的“中國志向”。
前赴後繼的國人,正在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讓不可能的事情變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