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回家過節的年輕人,開始整頓年味兒了。
年貨變成網紅爆款,螺螄粉、魔芋爽成了年貨新寵;“反向春運”成了潮流,帶火了“北上賞雪”“南下避寒”等新過年法。
就連送禮也有了全新的開啟方式,年輕人送禮不用提前備貨、拎著大包小包上門,而是把美食塞進紅包,線上分享就能輕鬆完成線上送禮。
這麼別出心裁的送禮玩法,出自美團的手筆。今年美團外賣推出“春節送禮”專區,把咖啡、奶茶、小吃、中餐、蛋糕等神搶手券,打包成“春節禮包”,為年輕人的春節儀式感添磚加瓦。

送禮玩法升級看似一個小動作,背後是美團對市場深刻洞察後,放大年味和人情味的重頭戲。

春節高段位送禮指南:
不套路、不糊弄
中國的人情世故,正在被年輕人重新定義。
在老一輩人的認知中,春節送禮是溝通感情的良機,但在年輕人眼中,串親戚 “送禮”更像走過場,一件禮品在眾多家庭間流轉,情感交流卻少之又少。
這套約定俗成的送禮法則,在部分年輕人眼裡已然成為負擔,他們對春節送禮的新需求,是去套路化、去糊弄感、去複雜化。
因此更有儀式感、更實用、更輕量化的高段位送禮指南,成了年輕人過年的剛需,美團新升級的“春節送禮”給出了新解法:用外賣傳情。
近兩年朋友之間互相投餵、情侶用外賣傳情,早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潮流。每年立秋和立冬,“秋天第一杯奶茶”和“過冬三件套”都會成為外賣需求爆發的節點。

美團外賣“春節送禮”的玩法,不但緊跟年輕人愛“互相投餵”的社交潮流,還拿捏了中國的人情世故。
首先,“春節送禮”不需要詢問地址和喜好,極大地減少了拒絕、拉扯的情感損耗。
送禮只需要進入美團外賣神搶手,在“春節送禮”專區選擇好產品買券,再去我的券裡面選擇贈送,傳送到微信聊天頁面即可,不管是情侶、好友還是親戚,送禮直接“一步到胃”。

其次,傳統送禮的方式,禮品送達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僅僅是提前計算物流和送禮的時間就讓人筋疲力盡。
在美團這類即時零售平臺上,別人收到的是禮品券,想使用時可實現“即點即達”,能夠滿足即時的禮贈需求,送禮人不用考慮時效性。
相較於此前“點外賣送禮”,“春節送禮”的形式更容易送到對方心坎裡。
美團將禮物的範圍聚焦在年輕人更喜歡的餐飲、甜點、飲品等品類,適合過年時的各種社交場合,且其中不乏喜茶、霸王茶姬等大牌,拿來送禮不踩雷、不跌份。

更關鍵的是,這種送禮方式並不會減少新年送禮的儀式感。
“春節送禮”的玩法分為“一對一”和“一對多”,一次最多可以下單20張禮品券,打包為“心意禮包”發到社群,邀請成員“拼手氣”搶券。既能發到親戚群活躍氣氛,也能在朋友聚會時當作遊戲獎懲,不僅保留了春節禮贈的儀式感,也豐富了社交玩法與內容。

總的來說,美團外賣“春節送禮”不僅是年輕人的高段位送禮大招,更是增強年味兒的利器。

商家抓住送禮紅利,
春節銷量或迎來爆發
如果你覺得美團外賣“春節送禮”只是讓年輕人實現了“送禮自由”,那格局就小了。
談及送禮場景似乎是電商平臺和商超的統治區,但送禮的本質是社交。隨著年輕人消費觀念的改變,外賣中的咖啡、奶茶、小蛋糕等美食在社交場景中的角色越發重要。
基於這個市場趨勢,美團外賣的送禮玩法直接賦予美團“社交零售”的新身份,社交電商貨找人的屬性下,直接為本地商家打開了送禮市場的通道。
1.打破場景限制,殺入送禮賽道
在大家認知中,美團是本地生活平臺,外賣送禮玩法打開了平臺在送禮場景的突破口,
與春節收到的其他禮物相比,奶茶、咖啡、餐飲等產品的禮品券更容易在春節場景中直接被消費,不僅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也幫商家搭建了一個新的增量渠道和種草模式。

2.放大品牌勢能,拉動春節銷量
“春節送禮”跟“紅包”類似,在春節期間是非常高效的社交媒介,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當用戶消費在不同品牌間糾結時,在春節禮包中收到的品牌消費券會成為購物首選,能更自然地建立品牌信任感,放大品牌勢能。
商家參與這項功能能透過售賣禮品券的形式提前鎖定訂單,拉動春節淡季外賣消費,填補全年銷量低谷期,也為未來節日禮贈消費場景開啟增量視窗。
3.高頻帶動低頻,帶來使用者增量
春節期間,社交是重要且高頻的生活消費場景之一,外賣送禮也能隨之玩出更多花樣。像同學聚會,各種餐飲禮品券能當“美食盲盒”,發到群裡隨機抽籤;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裡,則是最個性的紅包。

這些春節的高頻場景,都能透過送禮這一動作,將消費鏈路變成“商品-消費者-朋友”,鏈路越多產生增量的機率越大,能無形中為品牌拉新。
美團外賣“春節送禮”,不僅滿足了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需求,還實現了消費場景的擴容,為商家帶來更多新的增長機會。

“送禮”大戰已經打響,
突圍有個關鍵詞
今年春節,巨頭們紛紛角逐“送禮”新場景,除了美團,微信、抖音、淘寶、東方甄選等巨頭都暗自發力送禮場景。
巨頭之所以紛紛加註“送禮賽道”,是因為日益增長的禮品市場,承載著各大平臺拓展社交電商增量的野心。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8—2022年中國禮物經濟產業市場規模從8000億元增至12262億元,預計2027年中國禮物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6197億元。

圖源:艾媒諮詢
在這個千億紅海市場中,有無盡的希望也有挑戰。美團能在其中殺出重圍,有個重要關鍵詞:人情味。
送禮除了擁有龐大的市場想象力和社交屬性,也符合當下年輕人“情緒消費”的特徵。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指出,情緒消費已成為影響年輕一代消費決策的新熱點。
在小情緒中找大生意,就是美團外賣殺入“送禮賽道”的加速器。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語境中,吃是頭等大事。沒有什麼是一杯奶茶、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美團把神搶手的“送奶茶”頻道升級為“春節送禮”,讓春節送禮變得更有“人情味”。
美團外賣“春節送禮”殺出重圍的另一個關鍵是,補齊了社交送禮版塊的最後一塊拼圖:即時送達。
與其他平臺送禮模式相比,美團外賣“春節送禮”最突出的優勢是收穫禮物時的即時快感。收禮人的禮券確認核銷後,最快30分鐘就能拿到禮物,滿足了年輕人對即時享受和便捷體驗的需求。

在情緒價值和速度的加持下,美團外賣的“春節送禮”功能,給今年春節的年味兒疊滿溫情buff。
當代年輕人不是不喜歡過年送禮,而是更重情感連結,不想被沒有情感的送禮所綁架。
看似簡單的一個“送禮”功能,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的輔助手段,而是年輕人在春節期間情感傳遞的嶄新橋樑,也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送禮社交路徑,讓春節送禮不再侷限於表面的寒暄,而是深入到情感的核心,讓年味兒有了更具象化的表達。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編 |張一弛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