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有被爽到!國產又殺瘋!不愧是3月最大黑馬!

最近,我在網上刷到一個“癲感”十足的片段:
一個老實男人去修車,遇上一家黑店,擺明了宰他,還威脅他:不給錢,小心你的老婆孩子…
男人忍氣吞聲,默默付了錢,要離開時,突然看到路旁停著店主的車…
他給那車潑上汽油,點了一支菸,開車離開時,將菸頭扔向了窗外…
老實人沒說一句話,眼裡全是狠勁兒。
原來隱忍到極限,真的會爆發!
只是老實人復仇,不吼、不炸,只是安靜地、精準地回擊,那種狠才是真的致命。
原來好人當久了,一次性暴力反抗,比惡人發瘋更帶勁!
謝謝,有被爽到,有被這演技驚豔到,不愧是今年我最期待的國產劇…
而我越往下看,越發現,它跟一般的爽劇很不一樣:
《棋士》
入局
這部劇的主人公崔業,是個圍棋老師。
角色設定就很帶感,他身上兼具了兩種看似無法調和的屬性。
智商高、棋藝精湛,記憶力超群,行走的活地圖…
但同時,他木訥,不通人情世故,也不太會講話,被校長嘲諷,被學生捉弄…
省圍棋比賽拿了冠軍,獎盃、獎金全被校長扣下了。
開表彰大會,也不讓他發言,他只好低頭喝水,可開啟杯蓋,裡面竟然沒一滴水,也太欺負人了…
老婆也要跟他離婚,理由是:不想孩子跟你一樣,過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崔業心裡憋屈,他想不明白,別人說他腦子好使,下棋那麼難的事,都能幹好,怎麼就把日子過成了這副鬼樣子…
直到有一天,他去信用社取錢,意外捲入了一起搶劫案,徹底改變了人生。
五名劫匪在信用社搶了鉅款,持刀綁架了信用社員工和前來辦業務的市民,與門外警察緊張對峙…
崔業就是倒黴人質中的一員。
在生死關頭,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幫助劫匪逃出生天。
他一口氣說出計劃:這個信用社以前是個飯店,二樓原來有個傳菜口,那裡可以直通三樓,只要把牆鑿開,就能上三樓,從後門出去,開經理的車逃走…
劫匪半信半疑,跟隨他的指引,找到一面牆,一棍子下去,果然鑿出一個大洞。
短短幾分鐘,崔業在白板上放上幾顆磁釘,旁若無人地推演起來…
險境求生,就如同下一盤棋,變數太多,唯有高手,才能參透其中奧義,逐一拆解,運籌帷幄。
崔業贏過無數次棋,卻第一次在生活中,找到了某種掌控全域性的快感…
人生如棋
作為騰訊影片X劇場的最新力作,這部《棋士》從演員陣容到成片質感,都顯露出“X劇場”的一貫水準。
有網友評論:太有電影質感了,高智商圍棋老師與正義公安的對決,偵查與反偵查,智鬥驚險刺激、環環相扣,有種智商被尊重的爽感。
這是王寶強暌違十二年再拍的電視劇。
影視圈裡從來不缺俊男靚女,但王寶強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誇張地說,他是中國最優秀的型別演員之一。
這次,他以精湛的演技詮釋了崔業這個複雜的人物形象。
崔業看似老實巴交,實則暗藏心機,被現實步步緊逼,終於不再忍氣吞聲,走上犯罪道路,與當警察的親哥哥為敵,玩起了貓鼠遊戲,最後逐漸失控,走向癲狂…
只有王寶強,能把崔業身上的憨直和狡猾,暴怒和冷靜,善良和腹黑,這些彼此矛盾交織的狀態,演繹得真實可信。
也只有王寶強,既能演出老實人被欺負的委屈、窘迫,讓人心疼,也能駕馭他暴起反殺時的冷酷,令人不寒而慄。
可如果你因此認為,《棋士》走的就是老實人受欺負反殺的爽劇路子,那就錯了…
這些年,我們看過很多爽劇,在講底層逆風翻盤,主角瘋狂懟人,每集幹翻一個boss,但《棋士》不落窠臼,而是始終紮根於現實,沒有讓主角開金手指,沒有為了爽而爽。
它以圍棋哲學暗喻人生,聚焦個人面對命運起伏時的掙扎和抉擇,用紮實的故事線一步步鋪墊、推進,人物的一舉一動都合情合理,每一個轉變都真實可信。
正是如此,當看到人物前後的巨大差異,觀眾才能體會到更深層次的爽感。
下棋,每走一步都會產生新的變化,人的處境也是如此。
初入犯罪團伙時,崔業不忍心看人質受苦,給他喂水餵食物,還給他洗褲子。
他也曾努力和劫匪撇清關係:我和你們不一樣。
他本是有堅持、有操守的人,但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半點不由得人…
要爽?先要“憋”
崔業的轉變,戳破了普通人在現實中的憋屈。
當觀眾被戳中心中的傷疤,反而能體會到一種酣暢淋漓的釋然。
前半生,崔業是一個沒有追上時代的人,他曾是被寄予厚望的圍棋少年,但人到中年,怎麼折騰,還是一事無成。
沒能活成想要的樣子,鬱悶嗎?但這,不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嗎?
故事發展,將崔業的處境步步緊逼,讓人越看越壓抑…
生活本就不容易,領導還要扣你工資,安排你幹雜活兒,氣不氣?
而你偏偏這時候特別缺錢…
孩子突發惡疾,醫院天天催繳費,於是你只好低聲下氣,去陪你最看不上的暴發戶下棋。
只能輸,還要不動聲色地輸,要哄著對方高興。
暴發戶不差錢,但他知道你差錢,就想把快樂建立在對你的羞辱上…
崔業雖然誤入歧途,但他這些境遇,普通觀眾完全能共情,因為這些糟心事,我們都不陌生。
每一個被生活暴擊過的中年人,大概都能理解這種憋屈。
一個擁有一丁點權力的人,就可以踐踏你,一個有那麼一點臭錢的人,就可以侮辱你。
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們有類似的遭遇,肯定也會痛苦,想要報復,出一口惡氣…
如果有個機會,能夠一次性解決生活中所有的困境,報復所有傷害自己的人,我們會不會也和崔業一樣,選擇一條不歸路?
我們看到崔業的掙扎,同時也拷問自己:到底好人變惡的臨界點在哪兒?
我們,是不是也很容易變成十惡不赦的壞人?
正視慾望和人性
《棋士》更讓我們看到,人如何被慾望一步步拖進深淵。
某種程度上說,是他做了觀眾不敢做的事,並允許觀眾在安全區域裡,偷窺人性深淵的風景,得到某種隱秘的情感宣洩…
崔業的心理失衡,是在一次次對比中產生的。
他看到哥哥平步青雲,如魚得水,早早買了車,用上了手機,輕輕鬆鬆就能請大家吃肯德基。
他呢,騎個腳踏車,用著BP機,請頓飯摳摳搜搜…
就連他最疼愛的兒子,都以大伯為榜樣,想當警察,不想學圍棋。
他想:小時候,明明我才是更有出息的,被家裡重點培養的那個,哥哥什麼時候彎道超車了?
他看到,有人吃到了時代紅利,一夜暴富,手指縫裡漏出的錢,就夠他幾年的工資…
他想,自己遵紀守法,窮了半輩子,人家撈偏門,賺得盆滿缽滿,憑什麼呀?
他還看到,昔日的棋友,放棄了夢想,掙了大錢。
人家勸他:賺錢才是真本事,下棋有什麼用?那就是一盤棋,你不用把它看得那麼重要。
在這之前,他還能騙自己說,哥哥只是運氣好,有錢人跟我沒什麼關係。但到這兒,他再也騙不下去了。這個棋友,可是自己的偶像啊…
崔業深受刺激,想法開始偏激:原來前半生,都活錯了,活反了啊…
以前的崔業只知道,圍棋的世界裡黑白分明,現在,他的信仰在現實面前徹底崩塌…
起初他選擇鋌而走險,是為了給孩子賺一份治病錢,有點逼不得已…
但漸漸地,他從犯罪中獲得了對人生的掌控感、成就感,甚至洗刷了過往的恥辱,找回了做人的尊嚴。
我們看到他如何一步步蛻變、逐漸轉化,最後成為一個動作變了形的人…
我們看著他如何用智商把所有人當棋子,也看著他漸漸淪為命運的一顆棋子…
這個過程,我們擔心他,也理解他,想要罵醒他,卻也漸漸害怕他…
既希望他成功逃脫,又希望他懸崖勒馬…
《棋士》對崔業這個角色的塑造和剖析,實現了觀眾與角色的深度連線和情感共振。
這是一個充滿了宿命色彩的故事,它向我們講述了命運的不可預知,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如何被推著做出選擇,逐漸異化…
它讓我們,正視自己內心的慾望,讓我們對自己心懷警惕,也讓觀眾在角色的一言一行、一步一式間,體會到了逐漸升溫的爽感。
這大概就是《棋士》最珍貴的地方。
它的“爽”,不是橫衝直撞一路贏,是一點點被壓榨、一點點忍耐之後的爆發…
它慢,它真,它狠得讓人心顫。
復仇的盡頭,不是廉價的快感,而是沉重的沉淪…

它讓你爽,更讓你深思,因為我們都從中看見了生活的真相,以及很多人的影子。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都給我去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