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上空飄“黃金雨”,我卻在美國被過敏折磨到懷疑人生….

作者: 小媛老師
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北京花粉大爆發!

最近北京天壇公園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自然奇觀——整片天空被染成了朦朧的金黃色,如夢似幻的"花粉霧"在城市上空流動,讓無數路人駐足驚歎!

乍一看還以為這圖片是AI合成的!但其實這是肉眼可見的“花粉雲”漂浮在空中。
就連官方也發出公告,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護,尤其是過敏人群一定要做好出門的防護,比如佩戴口罩、眼罩、面紗等。
據植物學家解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致敏花粉產量增加,像楊樹、柳樹、柏樹等風媒植物,在春季釋放大量花粉。難怪有網友吐槽:"這哪是花粉?分明是植物界在下一場黃金雨!"
有不少朋友已經中招,曬出自己的過敏照:

作為一名資深的多年過敏者,看到這新聞我瞬間共情到鼻頭髮癢…因為我也正經歷著加州一年一度的過敏季!
每年一到3月,我整個人就緊張起來了,因為我知道:過敏季又要來了!
經過了整個的聖誕假期,天氣終於變暖了,到處都是鳥語花香,別人都在朋友圈曬櫻花、野餐、踏青照,而我的日常卻是:阿秋、阿秋,擤鼻子…
其實10幾年前剛來美國讀書的時候,我完全沒有過敏的毛病,就連困擾我多年的蕁麻疹都消失了。當時還在想可能加州空氣好,自己的過敏體質變好了?
但身邊有位好友卻好心提醒我: 你不過敏,是因為你在美國呆的還不夠久!
果然沒撐過3年,我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過敏反應。而且是一年一次,一次將近半年,從3月能一直持續到8~9月。
也許因為我是過敏體質,但自稱“鋼鐵免疫”的隊友今年也抗不住了,在他來到美國的15年之際,終於迎來了過敏症…
身邊朋友治過敏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有打針的,有吃藥的,還有買空氣清淨機的,多管齊下總不會錯。
除了打針,其它的方法我都試過。在測試過多款過敏藥後,對我唯一管用的是這一款,可能裡面的成分對我的過敏原特別有效。

空氣清淨機更少不了,幾乎每天24小時都在轉。
就連晚上睡覺,我也要把床頭的淨化器開啟,不然可能連覺都睡不好。

如此煞費苦心,我的過敏總算是控制住了。但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一不小心,我的免疫系統便會開始“瘋狂作戰”!
春天來了,雖然受到“過敏”的困擾,但是和孩子們一起做的春日活動,卻令我無比興奮!
上個禮拜同事問我:要不要和小朋友一起種花?還沒等我接話,她就遞給我滿滿大一包的向日葵種子。

春日裡來種花,這應該是最令人興奮的idea了吧!
當我把這個idea悄悄跟班上的小朋友分享的時候,他們的激動之情早已按捺不住,幾乎每天都在追著我問:When can we plant flowers?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種花呀!
想要種花,我們得先有容器哦,於是我想起了廢物利用的Idea,我請家長們捐來了一大堆的牛奶盒子,從中間切開,一個個的花盆就做成了!
我還在每個花盆下面戳了兩個洞洞,為的是澆水的時候,水流就可以自然流出,不會把長出的根給淹壞了。
花盆準備好了,土去哪裡找呢呢?這不難辦!美國的各大超市幾乎都有種植土售賣,英文的名字叫做potting soil,裝在這樣的一個個小袋子裡。

這和普通的泥土不同,potting mix裡的土質鬆軟,非常適合種植。還有一種叫做Garden Soil,裡面連種子需要的營養肥料都有啦。
就這樣,班上的每個孩子都準備好了種植需要的材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但是老師還是給他們賣了個關子。在種植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下:植物生長需要什麼?
我找來教育影片博主Jack Hartmann的一首歌曲,用輕鬆動感的旋律,跟孩子們講述著植物生長的所需:
比如,植物需要水分,幫助植物中養分的運輸。
植物需要養分,幫助植物生長的健康且強壯。
植物需要陽光,給予植物能量,幫助進行光合作用:
最後植物還需要空氣,幫助植物製造食物:
整首歌曲的旋律十分上口,而且不斷跟孩子重複植物生長所需的東西,孩子們聽幾遍就熟記於心了。這首歌的影片我也給大家放在了下面
接著,我們一起來學習植物的部分(parts of plants),這是美國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教學大綱的重要部分。
我先用下面的教學海報,跟小朋友展示了植物的各個部分:
然後,我們一起來做個Labeling(標記)的練習:將植物部分的英文單詞,標記在圖片上。
(文末附模板下載)
為了增加樂趣,我們還一起製作了“植物部分”的翻翻書:翻開每個部分,露出的是花的不同部分的名稱。
(文末附模板下載)
整個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積累有關植物的英文單詞,而且互動感也很強,非常推薦!
就在本週,小朋友最期待的時刻到了,我們一起來種花啦。
我們先觀察了一下太陽花的種子,小朋友一下就想到了我們平時吃的“瓜子”,沒錯,這是因為太陽花的果實也是它的種子
接著我們在紙杯裡放上準備好的泥土,澆水將土溼潤,用鉛筆挖個小洞,把種子種進去。為了提高發芽率,我們在小杯子裡種了3顆小種子。
我還特別準備了一個透明的大罐子,把種子種在裡面,這樣就可以讓小朋友清晰地看到種子發芽的全過程了:
接著我們開始了觀察記錄。在接下來的20天,我們每隔幾天,就來看看自己的小種子,看看它有沒有發芽,有沒有什麼變化。
我們把植物每隔幾天的樣子,畫在這樣的“觀察日記”上,記錄自己植物的變化。
等待發芽的心情是急切的,有小朋友問:“老師,能不能讓我的種子明天就發芽?”
我噗嗤一笑:“可沒有這麼快,我們要悉心呵護自己的小種子呀,土壤乾燥了澆澆水,讓它沐浴在陽光裡,這樣它才能儘快發芽呀!”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一起學習起“種子的一生”。
這次我給他們看了個小影片。影片來自美國小學很火的科學網站Brainpop展示出小種子從生根、發芽、到不斷長大、長高,最終結果的過程。
影片中特別講到了種子的旅行,小種子是如何從一個地方到了另一個地方。
比如,動物將吃剩的果子留在不同的地方,幫助小種子來旅行:
風和水流也能帶著種子去到新的地方:

這所有的一切,顛覆著孩子們的認知,原來小種子是這樣來旅行的呀!
配合種子的一生,我們還製作了“植物一生”的轉盤,這是轉盤的上層
(文末附模板下載)
這是轉盤的下層,展示了植物一生的重要階段:
(文末附模板下載)
最後,用紐扣夾釘在一起,這個轉盤就做好了。比如像Seedling(長出幼苗)、Germinate(發芽)這樣的科學詞彙,也能從轉盤中來學到。
看到這兒,螢幕前的您可能也在疑惑:小朋友的種子發芽了嗎? 因為小種子是這周才種下的,所以還未萌芽呢。
但是我相信小朋友對於科學的渴望、這顆求知慾的種子,已經開始在生根、發芽啦!

🌈 對啦,本周我有兩場英語啟蒙方法和底層邏輯的直播,跟大家聊一聊科學高效英語啟蒙的方法,以及小學畢業達到英文高考水平的全線路規劃歡迎大家預約收聽
 End
課程推薦
1. 從0基礎到KET,我們推出一套最適合中國家庭的原版閱讀計劃!感興趣請點選下方圖片瞭解
請點選下方圖片瞭解▼

2.聽力訓練的天花板!《美國中小學聽力專項訓練》來啦!
請點選下方圖片瞭解產品▼

前 期 閱 讀

💛 點下方“閱讀原文”,瞭解線上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