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知道你有沒有刷到過這麼一個熱搜:
“廣州地鐵廣告允許個人投放”。
熱搜一齣,廣州地鐵火了。
有人在話題底下圍觀,問這是在整什麼活兒?也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在小程式下單,把自己或朋友“投放”上牆了一把。還有人專門跑去現場嗎,留念打卡,甚至大聲呼籲建議全國推廣。
這種報道刷多了之後,我突然很好奇:
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廣州地鐵,為什麼會突然間整了這麼一個活兒?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這種玩法,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背後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思考?
於是,我找到了這次整活兒的廣州地鐵傳媒,和他們的人聊了聊。
聊完,我發現,還真有。
他們的思考,很有意思。他們整的活兒,背後的邏輯,或許和很多人想的都不一樣。
今天,我爭取把他們告訴我的,原汁原味地說給你聽。
從哪裡說起呢?
就從,熱搜前夜說起吧。


在衝上熱搜之前,廣州地鐵的廣告,沒少面對過挑戰。
“我們最好的時候,是在2018年。”
他們說,2018年之後,來了兩波沒想到的挑戰。
第一波挑戰,你一定不陌生:疫情。
疫情一來,地鐵裡,沒人了。
沒人,誰會投廣告?
站廳、站臺、車廂……2萬多塊電子屏和燈箱,沒有一個商業廣告。
那,疫情過後呢?
還在恢復。他們說,截止今天,他們的業績巔峰依然還是2018年。
為什麼會這樣?
本來以為,是因為經濟。
廣告,是經濟的晴雨表。
經濟一受挑戰,第一個被砍掉預算的,往往就是廣告。
那怎麼辦?一邊等經濟復甦,一邊主動出去找客戶。
然而,找到客戶後,客戶和他們說了一個詞:品效合一。
以前,做廣告,把品牌傳播好就行。
但今天,競爭已經越來越卷,要降本,要增效。你能不能,在幫我傳播品牌的同時,還給我帶來更高的銷售轉化?
更高的銷售轉化,怎麼做?
比如,讓人在看到廣告的同時,就能一鍵下單。
這一點,動輒“123,上鍊接”的短影片和直播,可以做到。
但地鐵廣告,哪來的連結?
沒有連結。
本來以為,挑戰在於疫情,等等就好。
後來以為,挑戰在於經濟大環境,熬過就好。
最後才發現,真正的挑戰,還在於競爭。
怎麼辦?
他們重新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地鐵廣告?
只是“位於地鐵裡的廣告”嗎?它的本質是什麼?核心價值是什麼?
是“地鐵”,和位於地鐵站的2萬個燈箱和電子屏嗎?
是“廣告”,和每天在地鐵站裡來來去去的幾萬個人嗎?
不是的。
他們說,後來,他們發現,“地鐵廣告”本質上,其實和那些“網際網路廣告”一樣,也是一個“聯結器”。
網際網路廣告,在線上,連線的,是手機這頭的商家,和手機那頭的潛在消費者。
地鐵廣告,線上下,連線的,是地鐵附近的商家,和地鐵附近的潛在消費者。
地鐵廣告。聯結器。
思路打開了,門路也就打開了。
他們開始嘗試用“線下的聯結器”的思路,把業務重新做一遍。
怎麼做?


“整活兒”
提問:誰會最需要一個“線下的聯結器”?
當然是,也線上下的一個商家或一個人。
什麼意思?他們和我舉了個例子。
有一個餐廳,叫佬麻雀,剛好開在一個地鐵站附近的商場裡。
於是,六週年店慶時,佬麻雀和他們合作了。
合作的鏈路很簡單:餐廳在地鐵站裡的燈箱上打一個廣告,路過的人掃廣告裡的二維碼,可以領到6塊錢優惠券,去餐廳消費能抵扣。
餐廳,優惠券,消費者。
地鐵附近的商家,地鐵廣告,坐地鐵的人。
把自己的定義換成“線下的聯結器”後,一個基於線下的連線鏈路,被跑通了。
一個地鐵口附近的餐廳,比起讓“全國的人”都知道它,更想要的是讓“附近的人”,能在下班出地鐵時,看到它,想到它,順路去它家。
這一點,線上的廣告很難做到。但線下的地鐵能。
線上,有線上的品效合一。
線下,也可以有線下的。
這條出路被跑通後,更多地鐵附近的餐廳,甚至眼鏡店、健身房……都來找到了廣州地鐵。
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往下想,還能拓展出更多機會。
客戶,不止有B端的,還有C端的。
一個“線下的聯結器”,“商家”會需要,那“個人”呢?
想到這裡,廣州地鐵馬上開始了又一輪新的嘗試。
普通人,會需要地鐵廣告這個“聯結器”做什麼?
他們和我說,他們琢磨的“個人投放”應用場景,主要可以分為4個系列:
炫,寵,找,謝。
還是舉幾個例子。
看圖。

2024年春節期間,2個小孩和小孩的爸爸,為了給小孩的媽媽慶生,在廣州地鐵投放了一個生日祝福的廣告。
而這,也是廣州地鐵收到的第1筆,來自“個人”的投放訂單。

2024年3月,一個法律博主為了寵粉,在廣州地鐵投放了一個致敬美劇《風騷律師》的燈箱廣告。
那個他到現場和廣告打卡的影片,影片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39萬。

2024年4月,一個小夥子 為了求職,更是在廣州地鐵,投了自己的簡歷。
這一投,也終於把廣州地鐵整的活兒,“個人投放”,一把推上了熱搜。
今天,很多新聞和評論都在說:怎麼突然出現這個東西?怎麼突然整了這麼一個活兒?
但其實,被看到的“突然”,真的是“突然”嗎?
商業世界,很多人看到的“突然”,其實已經是故事的第3集。
而前面的2集,1集叫“挑戰”,1集叫“創新”。
怎麼創新?
迴歸本質,把自己的業務重新想一遍。
我們到底是誰?我們和競爭對手比,真的只有劣勢嗎?
不是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個絕對的劣勢背後,總有一個絕對的優勢。
比如,一個“線下的聯結器”,上不了連結,但卻能更精準地幫一個“附近的商家”連結到“一個附近的人”。
藉助技術,把自己的業務重新做一遍。
過去,只有“批發”。現在,可不可能還有“零售”呢?
以前,只有B端的品牌客戶,就像是把2萬多個燈箱、電子屏等資源打包,批發給了品牌客戶。
現在,地鐵廣告除了能對接B端的品牌客戶,還能透過開發的小程式,把資源打散,零售給很多小商戶,甚至個人客戶。
每個人自己填需求,再一鍵上傳,稽核通過後,就能自動上牆。
從只有“批發”,到還有“零售”。
這,就是藉助技術,創造出來的新的可能。
他們告訴我,上了熱搜後,他們的“個人投放”,已經從原來的一週20多單,漲到了一週150多單。
整出來的活兒,越來越多。
看圖。

真厲害。
但是,看一個商業模式有沒有跑通,有一個問題總得問:
這種“零售”的廣告,真的能掙錢嗎?


“整活兒”背後的商業邏輯
他們告訴我,不能。
今天衝上熱搜的“個人投放”,別說掙錢,幾乎連成本都覆蓋不了。
啊?都已經做到那麼火了,也不能嗎?
他們給我算了一筆賬。
今天,一個人如果想做個人投放,去找到廣州地鐵,大概要花多少錢?
100多。
比如,從微信小程式下單,一個燈箱廣告,展示5天,666元。平均每天約133元。
那如果不是個人投放,而是原來的一個B端品牌商去找他們做,大概要花多少錢?
400多。
比如,按以前的流程下單,一個燈箱廣告,展示28天,報價近1.2萬,平均每天約428元。
100多,400多。
價格比原來差了那麼多,甚至連成本可能都覆蓋不了,為什麼還要整這個活兒?
他們又給我算了一筆賬:
從前,10個展示位,10個放的都是廣告。
所有人走過,都是一路低著頭,不看。
今天,抖音在平衡內容和廣告的比例時,會把商業化率刻意控制在14%以內。
使用者每刷到10個影片,儘量只有1.4個以內是廣告。否則,使用者會很難容忍,甚至可能解除安裝APP。
每10個,1.4個廣告,都難以容忍,那要是每10個,10個都是廣告, 怎麼忍?
少放點廣告,多放點內容。
比如,10個展示位,7個播放商家的廣告,3個播放使用者自己創造、自己投放的內容。
很多人走過,都會一路抬著頭,主動去看內容,甚至主動拍照、打卡、發朋友圈。
表面上,能掙錢的廣告位少了。
但其實,旁邊那7個廣告的轉化效率、廣告位的價值,已經不一樣了。
內容。廣告。
發現了嗎?
看起來,“廣州地鐵廣告允許個人投放”,是個人,用100多元,向廣州地鐵買“廣告”。
但其實,是廣州地鐵,用“個人投放”和“品牌投放”的那300多元廣告差價,向個人買“內容”,來幫“廣告”整體提效。
他們告訴我,在開始嘗試“個人投放”後的2024年,他們每個月的營收,同比增長20%左右,環比也均有增長。


結束和他們的語音後,我很有感觸。
這兩年,不知道你有沒有常常聽到一種聲音:“太難了”。
大環境難,競爭也難。
難到,在私董會的提問裡,在這個號的後臺留言裡,我都經常能聽到有人說,我的行業已經從產品捲到服務,從營銷捲到低價,捲到再開會時,已經不知道,接下來還能往哪裡捲了。怎麼辦?
對於這種聲音,我感同身受。我們這個號,也是一個媒體。我們的收入模型,主要也是由廣告構成的。沒錯,就是那個經濟的晴雨表,廣告。
也因此,每次有幸聽到一些其它的創業者,和我分享他們在面對那麼多的“沒辦法”時,是怎麼“想辦法”,並最終想到辦法時,都會覺得,真好。
這次的廣州地鐵廣告,也一樣。
上不了“連結”,怎麼辦?
想辦法。
從“地鐵的廣告”,想到“線下的聯結器”。
同時,藉助小程式等技術,把自己的業務從只面向品牌的“批發”,拓展到面向個人的“零售”。
沒有人“抬頭”,怎麼辦?
想辦法。
從“賣廣告”的邏輯,想到“買內容”的邏輯。
然後,提高廣告的價值,用自己的“零售”業務,反過來賦能“批發”業務。
真好。
這個世界上,從不缺少問題,卻也從不缺少嘗試解決問題的人。
他們的眼前,有時已經似乎無路可走了。
但他們的腳下,永遠有。
祝福。
加油。
P.S.
2024,難嗎?
是的。很多人都告訴我,2024很難。創新很難。增長很難。發展很難。賺錢很難。反正什麼都難。
但我想說,這並不是全部。
因為每一種困境裡,都會有找到答案的人。
所以,我決定了。
6月23日,也就是明晚6點,我將和“潤宇創業筆記”主理人王潤宇老師一起,做一場主題為“如何在困境中尋找答案”的直播,與你分享我們在最近幾年裡見到的,常見的困境,和獨特的答案。
我們會盡量聊到每一個你感興趣、能投入到實戰中去的話題。
歡迎你的預約、分享。也期待你能來直播間做客。
明晚6點,我們,直播間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觀點 / 劉潤主筆 / 尤安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286篇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