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7年,北京Top10高中25名精英家庭子女,揭開中國精英的培養秘密……

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國精英,他們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精英家庭就是這個紙牌遊戲中的特權玩家,他們拿到了一手好牌,掌握著大量可支配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源。
跟蹤7年,北京Top10高中25名精英家庭子女,揭開中國精英的培養秘密……
來源/中信出版
關於中國精英家庭如何培養下一代精英的話題,長期以來都是人云亦云,碎片化的資訊散見於各種平臺,卻幾乎沒有人透過科學的案例觀察進行體系化的闡釋。
但這本書,卻花費了7年時間,在北京排名前10的五所高中裡,選取了25名出身精英家庭(家庭收入位列全國前10%)的學生,展開了調查。
這些孩子都是90後,成長時期見證了全球化的高潮,透過“寒窗”苦讀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畢業後進入國際著名公司,成為當下的精英階層。
這本書就是——《學神》。
作者社會學者姜以琳,博士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系,現為上海紐約大學助理教授。

憑藉這本《學神》,姜以琳拿下了美國社會學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美國社會學協會2023年皮埃爾·布林迪厄教育社會學最佳圖書獎,她也成為該獎項歷史上第一位非美國籍獲獎者。
《學神》觀察發現,中國的精英學生在高中階段便形成了根據考試成績與輕鬆程度劃分的四個等級:學神、學霸、學渣、學弱。
要勝出,並且還是輕鬆勝出的才是學神,位居頂端的學神享有家長及學校的無限支援和特殊資源,擁有其他學生的一直尊敬……
“學神”現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思考。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學神、學霸。
《學神》是一本教育從業者、家長和青少年都應該閱讀的書,它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的現狀和未來。
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國精英
從劍橋大學畢業後,阿什利·方選擇了入職一家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生產企業之一,並在一年後跳槽到某日本企業的新加坡分部,年收入顯著上升。
從南京大學畢業的柳向祖拒絕了幾家公司的offer,決定攻讀博士學位,儘管只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但他24歲時的收入水平已達到中國城市居民的前10%。
阿什利和柳向祖是新一代全球精英。他們與同齡精英皆畢業於世界頂尖院校,其後入職大型跨國公司。這些年輕人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像阿什利、柳向祖這樣富裕、享有特殊待遇的學生是如何在國內及國外獲得精英地位的?難道真的是“天生才能”嗎?
教育社會學認為家庭環境、教育方法對於學生們在追求目標和實現理想方面有著較大影響。
姜以琳的研究也表明,掌握各國及不同教育體系所重視的技能和能力對人們證明和維持其高地位至關重要。接受這些技能和能力的培訓是一種獨特優勢。
家長能做些什麼?
據姜以琳觀察,一輪又一輪的考試選拔後,學生們升入的學校愈來愈同質化。到了高中,學生們幾乎不會與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同齡人交往。北京頂級高中的精英學生眾多,但來自工薪階層的學生寥寥無幾。
在中國,社會福利、教育資源與一個人的戶口所在地掛鉤,城市居民享有的教育機會和學校質量明顯優於農村居民。
在過去十年中,每年北京約有1%的考生能進入北大清華。相比之下,山東學生的高考分數需達到全省前0.1%才能考上清北,廣東學生則要達到全省前0.03%。
姜以琳將精英教育與社會地位再生產比作一場紙牌遊戲。每個家庭都拿到了一把牌,然而從一開始玩家之間就不平等,有的人拿到了一手好牌,有的人善於戰略規劃。
精英家庭就是這個紙牌遊戲中的特權玩家,他們拿到了一手好牌,掌握著大量可支配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源。
這些資源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在競爭中的優勢,使其更有可能進入頂尖大學。同時,因為不需要為家庭的經濟壓力分心,也不用擔心生活的瑣事影響學習,所以精英學生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學業中,挑戰自我,持續提升。
其中,精英家庭能夠提供的“文化資本”尤為珍貴。
在姜以琳的研究中,這些精英父母都上過大學,教育水平高於全國98%至99%的同齡人,甚至許多人在其省份曾超過99.99%的考生。他們更為熟悉遊戲規則,對升學體系十分了解,自己也大多曾是這個體系中的贏家。
詩穎的母親劉太太畢業於清華大學,是中文系的教授。詩穎和母親將大學擇校目標定於清華大學。然而,詩穎意外地沒能透過清華自主招生考試。
自此,劉太太開始深入參與詩穎的備考,劉太太在漢語言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她知道學生該做什麼,如何準備考試,以及應該向誰瞭解詩穎的表現。
劉太太開始將她認為會得到更高分數的答案教給詩穎,確保女兒能夠在未來的考試中給出更好的答案,她還去找了詩穎所在學校的老師,並諮詢招生人員。
經過母親在知識以及其他方面的幫助,詩穎如願在高考中取得佳績,並被清華錄取,就讀於招生老師推薦的第一志願專業。
劉太太能夠直接給孩子提供知識幫助;而學渣羅伯特的父親郭先生髮現孩子複製自己的考試成就有相當大的困難,於是他從羅伯特初二開始就在引導羅伯特選擇國外的大學……
作為學生們最堅定的盟友,精英父母們隨時準備與孩子並肩作戰,不僅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更在關鍵時刻給予恰當的引導和支援,他們懂得如何平衡自由與規則,為孩子鋪平教育之路。
但許多學生都意識不到父母在背後的指導,他們將大學錄取結果看作純粹個人奮鬥的結果。
高中老師能起到哪些作用?
高中教師在精英培養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遠不止於教學和授課。在頂級高中的環境裡,他們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影響力也更為深遠。
對於志在高考的學生而言,高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前行路上的引路人。
他們深知三好學生、體育特長、北大清華冬令營等加分項的重要性,因此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獲得這些寶貴的加分機會。此外,作為模擬考試的出題人,他們精準把握考試方向,為學生提供最接近實戰的演練。
而在申請美國大學的過程中,高中教師則扮演了更為關鍵的角色。
他們不僅為學生撰寫至關重要的推薦信,更在學生的GPA評定中擁有決定權,這兩份材料都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必備項。
教師們的推薦信往往能夠深刻挖掘學生的潛力和特點,為他們在激烈的申請競爭中增添一份有力支援。
中國的頂級高中在助力學生出國深造方面同樣不遺餘力。他們聘請美國大學招生負責人擔任學術顧問,這些顧問不僅為學校帶來了國際化的視野,更在課程設定、教學方法等方面提供建議。
學校還效仿美國高中的課程安排,力求讓學生在國內就能接受到與國際接軌的教育。
精英學生們的付出
中國的精英學生在高中階段便形成了根據考試成績與輕鬆程度劃分的四個等級:學神、學霸、學渣、學弱。
要勝出,還要輕鬆勝出的才是學神,位居頂端的學神享有家長及學校的無限支援和特殊資源,擁有其他學生的一致尊敬。
學霸,意為“學習狂人”,是指“學習非常努力且考試分數高”的學生,他們通常能獲得與學神相媲美的考試分數,但無法做到輕鬆自如。
學渣若無法晉升為學霸,則要盡力表現輕鬆才不致淪為被視作“天生愚鈍”的學弱……
END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