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紅的明星,必須是他

2024年,沒想到木星又一次要被點燃了。

還更出乎意料。
這次的“木星計劃”,竟然出現了物理學博士張朝陽老師,易立競,《宇宙探索編輯部》主角楊皓宇,還有……
一身通紅,帶著燈泡閃亮登場的手工耿

到底是什麼樣的計劃能湊齊這些人?
短片《木星計劃》一上線,答案揭曉了——
計劃著遙遠的木星,但故事立足的都是地球。‍‍‍‍‍‍‍‍
Sir從沒想過,宇宙元素還能這麼拍。‍‍‍‍‍‍‍‍
沒想過,短短14分鐘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細節。
更沒想到——
寶馬,原來你是這樣的龍寶。
(寶馬創立於1916年,算下來寶馬也屬龍哈。)
01
出發,去木星
剛剛過去的2023年,太空宇宙和國產片越來越緊密了,從《流浪地球2》《三體》到《宇宙探索編輯部》。
有宏觀的“大片”,也有精神探索的“小片”。
而《木星計劃》更是在春節臨近之際,將7億千米之外的木星“拉”進螢幕,給我們開了一個有關本命年的小玩笑。

等等。
過年和木星有啥關係?‍‍
課代表Sir上線:
木星公轉一週是12年,地球公轉一週是1年,所以每12年木星、地球、太陽就會排列成一條直線。‍‍‍
定義了十二生肖。
每到本命年,木星的磁場對地球影響最大。‍‍‍‍‍
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人們相信這個時候會帶來某種危機。
於是幾位天體物理學家組成木星研究總部,進行幾百次“嚴謹”“複雜”的實驗,力圖攻破木星危機。
信了?
哈哈哈,《木星計劃》其實是用偽紀錄片的形式。
在煞有介事的科普中,讓你時不時爆發大笑。
片中的團隊是怎麼研究木星的呢,請看VCR——
用酒精燈烤串。
用鐵鍋打冰壺模擬撞擊木星。

△ 保潔阿姨:已覺醒獵殺時刻
三位數以內的計數好像也沒人想起來。
沒錯,種種荒誕小情節下,《木星計劃》,更像是一個埋藏已久的彩蛋
瞧這堆滿了物理書籍的辦公室。
瞧這位熱衷於實驗的哥身上穿的運動服,戴上一個鍋不就是孫一通異色版?

更別提,《宇宙探索編輯部》男主老唐也熱情客串。
《木星計劃》看似無厘頭,其實都是媒體形式的極限運用——
有一本正經的採訪。
有非正常拍攝的窺視鏡頭。
有真實的寶馬員工。
還有自媒體時代,全球網民記錄的生活裡的小小奇蹟。‍‍
高概念不再束之高閣,而是充滿人情味兒地回到我們身邊。
越是看著這群人專注、執著、有腔有調,接連的“拆臺”反而更顯得他們的真誠。

短片中的宇宙探索,計劃是其次。
這其間透露出的執著可愛的人味兒,才是真正想講的寶物。
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人生中那些有點小光亮的時刻,大概也是這樣快樂而無用吧。
Sir常說,國產喜劇很難再笑出來。
而《木星計劃》之所以還能獲得網友們的呼應,正是因為那一抹打破嚴肅印象的輕盈
如果你是個宇宙愛好者。
相信一定能會心一笑。
比如那《流浪地球2》中Moss覺醒時刻的水滴聲,也可以變成這兒276個腦洞計劃的收尾音符。
還有“光帆”,用一張極其纖薄的金屬帆承接光子的撞擊,獲得動力推進飛船。‍‍‍‍‍
四臺車虎虎生風拉動的巨帆,明眼人一看——
這不是寶馬車標麼。
像這樣生動巧妙的細節,在短片裡還藏了很多
寶馬吉祥物BAVA真的飛上了宇宙,研究團隊說:“BAVA只是暫時性地觀測不到而已,等於說他(BAVA)現在是一個在與不在的疊加態。

“分分鐘幾十個計劃”的運動服哥,桌角有一個小小的魚缸。
白花花的小蠑螈在前期一直一動不動。
當計劃成功的那一刻,小蠑螈突然撲騰——
又掉了回去。

發現生活裡的有趣。
是認知更宏大宇宙的開始——
先觀察,後好奇,最後鼓足勇氣去探索。‍‍
畢竟,《木星計劃》的開頭字幕,就是獻給這群執著夢想、卻又逗比可愛的普通人。
從無確定無疑之事
只有深信不疑之人

02
地球為什麼這樣紅?
留意看就發現,每個出鏡的人身上都帶了紅色。
短片魔改物理學,把萬有引力公式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結合一下,就變成——‍‍‍‍‍‍
《木星計劃》裡的團隊發現,既然不能改變木星,但我們能裝扮地球啊。
只要把地球變成紅色,就能減少木星的影響。
哦,這就是為什麼本命年要穿紅啊。(假裝懂了

這個時候,短片的方向已經從太空,調轉回了我們腳下的地球,生活感靠攏。
先前埋下的小彩蛋:
天文學家老葛那奪目的紅領帶、計劃哥那一身紅運動服、帥姐姐的紅夾克和憨笑屬龍小哥的紅西裝,這一刻突然呼應。

故事中可愛的科學小組成員。
友情客串的張朝陽、易立競等熟悉的公眾人物。

當然。
讓地球紅起來,不能只靠明星。
短片裡也出現了站在生產線、為產品添一點“紅運”而踐行著工匠精神的寶馬員工。

包括食堂裡掌握著辣椒和番茄大權的打飯阿姨。


甚至,還有把姓氏“Green”改成“Red”的大中華區總裁。

還有一些真實的幸運影片。
也披上了紅色——
好像紅色總能帶來好運,讓你隨時隨刻,紅紅火火。
摔跤前一個靈巧的走位、過山車上對手機回首掏、玩滑板一個恰巧完成的高難動作……

這無數個“小紅點”,共同構成了足以覆蓋宇宙的“紅運”能量。
十二生肖和本命年穿紅,對我們來說,好像是最習以為常的一件事。
以至於我們沒有發現,這傳統儀式感的背後,其實是真切參與以及彼此理解。
對地球而言,紅色或許是較低的能量;但對於我們來說,這一點點紅運與驚喜,卻也能讓一成不變的空氣,稍許升溫。
它可能就是這麼“噗呲一笑”,比如你看到一個成立於1916年的德國企業,煞有介事說“我們寶馬也屬龍”。
也有可能就是透過一個短短的影片,接受到的來自彼方的好運傳遞。
也可能是你隨意分享了一個冷幽默影片給一道打拼的夥伴,並說:“你看看他們,不也沒認輸嗎?”
從“大”宇宙,回到“小”生活,其中那道距離的鴻溝,就在《木星計劃》裡,被悄無聲息地抹平了
克服距離。
迴歸生活的溫情,回到最純粹的快樂。
03
一路過來,寶馬懂你
也許,這次《木星計劃》打破了你對寶馬原本的印象——嚯,原來你也這麼不正經?
但其實,這些年來的諸多春節短片,都體現了寶馬自身人格化的溫度
如果說,這次“駛向宇宙”的《木星計劃》,用先鋒而逗趣的偽紀錄片影像來包裹對人情的細緻洞察與溫情祝福。
那麼,先前寶馬春節短片鋪的路,則關乎現實主義的時代懷舊與個體成長
2020年1月,甯浩導演的微電影《巴依爾的春節》。
講述了90年代北方小男孩度過的一個冬天。
追逐的笑聲穿梭過承載著多少人童年回憶的街道:賣年貨的小販、磨剪子的號子……

父母離異的小男孩,把眼淚和委屈留在了那個冬天,最終在車上寫下“爸、媽、我”。

22年,寶馬在《馬馬虎虎》中玩起了“生肖梗”。

23年的《招財進寶馬到成功》,則是注意到紅包祝福語和中英文線上翻譯的小烏龍。
“招財進寶馬到成功”可以變成“Lucky money into BMW to success”,被印在紅包、剪紙、窗花上,傳遞千萬家。

去看這些春節短片,你會發現,真正打動人心的核心,不在於“高遠”,而是“切近”。
正如2023國產電影中竄出的黑馬,往往出現在現實題材賽道。
只有創作者能夠真正洞察到普通人生活的細節,映照出他們心底的渴望,才能獲得觀眾的呼應。
BMW,正是時光與真感受的載體。
宇宙再高遠,本命年再無法預料,有個同樣“屬龍”的朋友站在那裡,似乎,就能從各種過往的細節中,感召出一股創造奇蹟的動力。

△ 別忘了“量子疊加態”的BAVA,依舊在宇宙看著你~

用不著邊際的木星理論,理直氣壯地給地球鋪滿紅色。
但我們對紅色的偏愛真的是不著邊際嗎?
Sir肯定,紅色不能改變木星。
但Sir也肯定。
觀念的改變,可以逆轉現實。
紅色,是一種看法。
它代表我們相信,一定能創造出熱情洋溢,紅紅火火的生活。
紅色的對聯,紅色的封包,紅色的爆竹……
只要我們的願意,這股紅色的信念就可以無限延伸。
畢竟誰不希望來年,讓業績飄紅一點,讓我們開心的笑靨全都白裡透紅。
讓熟悉的紅色,繼續發光發熱。
2024即將到來的是龍年新春。
2024也是寶馬的本命年。
祝大家新的一年,龍馬精神,自由飛馳
年復一年,我們為何總藉著寶馬春節短片頻頻回望?
因為我們想找回的,是童年時無憂無慮、說自己是巴依爾超人的黃昏。
是工作告一段落、老媽唸叨著給你縫上一個車坐墊時家裡亮起的暖燈。
是總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你一起追夢、一起犯傻。
是當你按下那個發射紅運的開關,就能夠擁有探索宇宙的勇氣。

△ 手工耿自制紅運毛衣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就是塗怡樂
還不過癮?試試它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