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DOJ)週三晚間,請求聯邦法官強制谷歌出售其 Chrome 瀏覽器和可能的 Android 作業系統,以解除谷歌的非法搜尋壟斷。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作出歷史性裁決,認定其在通用搜索服務和搜尋廣告市場中的壟斷行為違反了《謝爾曼法》。
法院指出,谷歌透過一系列排他性協議和技術控制手段非法維持其市場主導地位,給競爭對手帶來了系統性阻礙。這一裁決可能重塑數字經濟競爭格局,併為全球科技巨頭監管開創先例。
在此期間,OpenAI 正在加大力度奪取谷歌的瀏覽器與搜尋引擎份額,除目前引導 ChatGPT 使用者在瀏覽器中替代谷歌原生搜尋引擎外,正在考慮開發一款結合 ChatGPT 功能的網路瀏覽器 NLWeb(Natural Language Web)
據悉,OpenAI 已與多個行業網站和應用討論或達成協議,為其提供由 AI 驅動的搜尋功能。這些潛在舉措顯示 OpenAI 正逐步進入谷歌的核心領域,包括瀏覽器和搜尋引擎。
▍裁決概要:谷歌“非法壟斷”的核心行為
美國司法部遞交的材料表示,谷歌透過其在 Chrome 瀏覽器和 Android 作業系統上的主導地位,不斷強化其搜尋服務的市場壟斷地位。

裁定書特別提到以下幾種排他性行為:
-
谷歌長期與裝置製造商和分銷商簽訂排他性協議,確保其搜尋引擎成為預設選項,阻止競爭對手獲得關鍵分銷渠道。
-
利用其規模化使用者資料優勢,阻礙其他搜尋引擎透過技術創新獲得競爭力。
-
透過鉅額分成支付協議(如與蘋果公司達成的搜尋引擎設定協議),直接排除競爭威脅。
-
控制廣告技術生態系統,令廣告商在高成本、低透明度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選擇其他平臺。
法院認為,谷歌的行為導致了“市場封閉效應”,競爭對手因無法獲得足夠的規模效應而被排除在外,同時還抑制了市場投資和創新。
裁定書指出:“谷歌透過其排他性分銷協議和技術封閉政策,剝奪了消費者和廣告商的實際選擇權,長期扭曲了數字經濟的市場競爭。”
▍為原告提出的整改方案:結構性拆分與行為監管並行
為恢復市場競爭,原告方(包括美國司法部及 30 多個州政府)提出了一份覆蓋十年的全面整改計劃。該計劃旨在透過結構性調整和行為限制“解凍”谷歌長期構築的壟斷生態,主要內容如下:
1)拆分核心資產:剝離 Chrome 和可能的 Android 系統
-
谷歌需完全剝離其市場佔有率超過 60% 的 Chrome 瀏覽器業務。原告認為,這一瀏覽器是谷歌強化其搜尋引擎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工具。
-
關於 Android 作業系統,整改方案提出兩種選項:
-
徹底剝離:谷歌需將 Android 系統出售給獨立第三方,避免其利用系統預設設定繼續排他性推廣 Google 搜尋。
-
行為監管:如果谷歌保留 Android 所有權,需對其搜尋引擎分銷策略進行長期監管,包括開放設定選項、禁止預設搜尋引擎繫結等。
2)資料透明化與共享
-
谷歌需向競爭對手開放其搜尋索引資料,並在 10 年內免費向競爭者提供廣告相關資料和使用者行為資料,以幫助競爭者縮小因“規模效應”產生的技術差距。
-
平臺需向內容釋出者開放資料抓取許可權,同時允許釋出者選擇是否同意其內容被用於人工智慧訓練。
3)禁止排他性協議與分成模式
-
谷歌不得再與裝置製造商、瀏覽器開發者或內容釋出平臺簽訂任何排他性協議,包括支付鉅額分成以獲取預設搜尋引擎地位的行為。
-
停止對蘋果等合作伙伴的分成支付,避免進一步加劇搜尋市場的集中度。
4)使用者選擇權與教育
-
所有裝置必須向用戶展示公平的搜尋引擎選擇介面,避免預設 Google 搜尋設定對其他競爭者的不公正排擠。
-
谷歌需資助全國範圍的使用者教育計劃,幫助消費者瞭解不同搜尋引擎的優缺點,並可能透過短期激勵措施鼓勵使用者選擇非谷歌的搜尋引擎。
5)廣告市場透明化
-
谷歌需即時向廣告商提供更全面的競價與效果資料,提升廣告服務的透明度,並允許廣告商自由遷移廣告資料至其他平臺。
▍谷歌:過度干預將帶來破壞性後果
谷歌全球事務總裁肯特沃克在一份宣告中稱,美國司法部提出的補救措施是“激進的干涉主義議程,將損害美國人和美國的全球技術領導地位”。

谷歌表示,強制剝離 Chrome 和 Android 系統將削弱這些產品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能力。谷歌強調,數百萬使用者依賴這些產品的高質量體驗和嚴格的隱私保護措施。
谷歌批評司法部的提案可能對人工智慧領域造成嚴重打擊。人工智慧被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創新”,谷歌擔憂過度監管將削弱其在這一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進而影響美國的技術競爭力。
谷歌特別提到,像 Mozilla 的 Firefox 瀏覽器這樣的創新產品,其生存依賴於谷歌支付的搜尋分成。司法部的提案可能讓這一生態系統面臨威脅,進而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和使用體驗。
谷歌引用法院的判詞強調,其搜尋引擎是“業界最高質量的服務”,贏得了數億使用者的信任。
此外,谷歌認為司法部的整改提案背離了法院的初衷,超越了裁決範圍,顯然試圖推動一項更廣泛的監管議程。
谷歌表示,將於下個月提交自己的整改提案,聚焦於更合理、更符合裁決的解決方案,並計劃在 2025 年初進一步闡明其立場。
▍OpenAI 的關鍵時間視窗
OpenAI 正在開發一款名為 NLWeb(Natural Language Web) 的產品,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網站和應用提供會話式搜尋體驗。
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聊天的方式與網站互動,例如在房產網站 Redfin 上搜索某種房源,或在烹飪網站 Bon Appétit 上尋找適合特定菜餚的食譜。
OpenAI 已與多家企業討論了這一技術,包括 Condé Nast、Redfin、Eventbrite 和 Priceline 等。據稱,這種會話式搜尋工具將幫助企業顯著提升使用者體驗。例如,使用者可以在零售網站詢問適合冬季旅行的外套,系統將直接展示相關商品圖片和推薦連結。
這種搜尋體驗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便利,還能幫助網站最佳化搜尋結果,同時提升 ChatGPT 在特定領域(如房地產、零售)的響應準確性。
除了搜尋功能,OpenAI 還在考慮開發一款新的 AI 驅動瀏覽器。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今年早些時候聘請了曾參與谷歌 Chrome 瀏覽器開發的兩位關鍵工程師,包括 Chrome 團隊的創始成員 Ben Goodger。這表明 OpenAI 正在認真探索這一方向。
瀏覽器可能成為 OpenAI 擴充套件其生態系統的下一個關鍵平臺。透過打造一款結合 ChatGPT 功能的瀏覽器,OpenAI 可以對使用者如何訪問網路資源擁有更多控制權。類似於谷歌在 2008 年推出 Chrome 時的戰略,這將有助於 OpenAI 在競爭激烈的瀏覽器市場中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據報道,OpenAI 還在與三星討論將 AI 技術整合到其裝置中的可能性。三星目前是谷歌的關鍵合作伙伴,使用谷歌 Android 系統為其手機提供支援,並整合谷歌的 Gemini AI 功能。而 OpenAI 最近已與蘋果達成合作協議,為其提供 AI 驅動的功能。
對三星而言,與 OpenAI 合作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確保其在與谷歌的合作中擁有更多選擇權。三星是否會採納 OpenAI 的技術尚不明確,但這無疑對谷歌構成潛在威脅。
Brave 軟體公司 CEO Brendan Eich 表示,OpenAI 當前的戰略與谷歌當年推出 Chrome 和 Android 時的思路類似。透過掌握使用者如何訪問網路的主要入口,OpenAI 能夠強化其技術生態並對抗競爭。
✦ 精選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