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近期來自美國的大批尋求庇護者湧入魁北克,“是不可接受的”。這位自由黨領袖在卑詩省三角洲市的競選活動中呼籲:“加拿大和美國必須加強合作來管理這一局勢。”
“美國把所有尋求庇護者都送到我們這裡,這是不可以接受的。”

自從特朗普於1月20日再次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難民申請人數迅速增加。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告訴《公報》,申請人數從1月的560人增至2月的655人,再到3月的1356人。而僅在4月的前6天,就有557人提出庇護申請。許多尋求庇護者被認為來自正遭受幫派暴力困擾的海地。
卡尼指出,根據《加拿大-美國安全第三國協議》,加拿大可以將庇護申請者遣返回美國。他表示:“在我看來,這是合理的,而且仍然合理。”
當有記者提問他為何立場與前總理賈斯廷·特魯多不同——特魯多曾在2017年特朗普首次上任時公開表示加拿大會歡迎“逃離迫害、恐怖與戰爭的人”——卡尼回應稱:
“美國的局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因為現在有可能出現一波庇護申請浪潮。”

在魁北克市,魁北克移民廳長Jean-François Roberge也表示,魁北克已經接近接收能力的極限。
他說:“我知道有些人正在掙扎,我知道這很困難,但魁北克接收尋求庇護者的能力已經被壓垮了,我們再也承受不了更多。”
他強調,加拿大必須確保“沒有人透過森林繞過正式邊境口岸進入加拿大”。
“當然,我們要保有人道精神,照顧那些生活在這裡的人,但我們真的不能再接收更多了。”
這位“魁人政團聯盟”(CAQ)廳長呼籲各聯邦黨派在4月28日大選前,明確表態他們的立場。他指出,魁北克在2024年僅在處理尋求庇護者事務上就花費了 5億加元。
“各黨派領導人必須承諾採取更多行動,加強邊境安全,並重新分配那些越境進入加拿大的庇護者,因為其他省份也有接收能力。”

魁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領袖Yves-François Blanchet也呼籲聯邦政府加快難民申請處理速度,並在全國範圍內更公平地分配庇護者人數。
他說:“我們需要迅速採取行動。”
他指出,來自海地的新移民“在某種程度上與其他國家來的難民不同”,因為他們大多講法語。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忽視規則,我們仍有義務建立一個制度化的、有資源支援的難民管理系統。”
他強調:“加拿大必須根據各省人口比例,公平地分配尋求庇護者的數量,不能讓魁北克承擔不成比例的壓力。”
“魁北克沒有這樣的承載能力,也不應該承受超出其份額的負擔。”

在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的競選活動中,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被問及加拿大是否應接收來自海地的難民,還是將他們遣返回美國。
他回應稱:“我支援合法移民。如果一個人是尋求庇護者,他必須證明自己是真正面臨危險的難民。”
他補充道:“如果某人是真正的難民,並按規定程式抵達,那麼他就應該被允許留下。但如果是欺詐者,他們必須離開。”
博勵治還指責特魯多留下了一個“破碎的移民系統”,導致國際學生、外籍勞工和虛假難民申請者的“大規模欺詐行為持續多年”。
他說,這種情況加劇了加拿大的就業、住房和醫療體系的壓力。

根據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資料,自1月1日至3月5日,已有580名庇護申請人根據《安全第三國協議》被遣返美國。CBSA報告稱,加拿大近年對多個國家的遣返人數持續上升。
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加拿大已遣返16,336人,而在2021至2022年同期僅為7,539人。CBSA表示,預計到2025年3月底,該年度的遣返總人數將達約16,000人,並計劃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將這一數字提高到每年2萬人。
皇后大學法學教授沙莉·艾肯(Sharry Aiken)對加拿大在美國移民政策收緊的背景下仍將庇護者遣返表示“非常擔憂”。
她指出:“我們在美國看到的,是對移民與非公民的待遇問題,這引發了大量警鐘。”
艾肯特別提到,最近一位合法美國居民竟被遣送到薩爾瓦多的大型監獄。
她表示,《安全第三國協議》的前提是加拿大和美國都擁有正常運作的庇護制度,但如今兩國在庇護者待遇上差異巨大。
她質問:“在目前這種局勢下,為何加拿大政府至今沒有考慮至少暫時中止該協議?”
艾肯總結道:“在我看來,在此時此刻,這份協議已經不合法。它既不符合加拿大憲法標準,也不符合國際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