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對於計劃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國學生而言,美國高校極具靈活度的轉學制度允許學生在不同學校間自由流動,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限制,支援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術表現、專業興趣或經濟狀況靈活調整求學路徑。
例如,前段時間上熱搜的董小姐,先到美國讀社群大學(另一說是曼荷蓮學院),然後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攻讀經濟學,最後拿到哥大學位,成為世界最頂尖高校的畢業生。
對國際學生而言,轉學制度不僅是“曲線救國”進入名校的策略,更是最佳化教育資源、降低風險的理性選擇。它打破了傳統升學路徑的剛性束縛,賦予學生更多試錯與探索的空間,尤其適合希望逐步適應美國教育體系或控制留學成本的家庭。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中國學生轉學錄取資料動態更新:
01
轉學及其型別
轉學分三類:
1、正向轉學(upward transfer),即從兩年制大學轉到四年制大學。在美國,從兩年制的社群學院(Community College,社群學院。是美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兩年制的初級高等教育,類似國內的大專院校)畢業後,可以申請到四年制的大學完成本科學業。這類轉學為有後發優勢的學生提供了上升流動通道。
2、逆向轉學(reverse transfer),即從四年制大學轉到兩年制大學。選擇這類轉學的學生一般是學業出了問題,無法畢業,從而轉到要求較低的二年制大學。當然也有部分同學上大學以後發現自己不適合搞研究,所以轉去社群學院接受職業教育培訓。
3、橫向轉學(lateral transfer),即從兩年制大學轉到兩年制大學,或四年制轉到四年制。中國學生基本會選擇後者,在橫向轉學時,也可以從一個排名較低的學校轉到排名較高的學校,或者從專業一般的學校轉到專業更有優勢的學校。
02
整體趨勢

最近,全美學生資訊交換中心(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釋出了美國高校轉學報告,其範圍涵蓋全美約83%的高等教育機構,分析了2020年至2024年秋季學期各轉學途徑的詳細資料,重點關注後疫情時期高校學生在專業選擇、熱門領域、地理位置與政策影響方面的最新轉學趨勢。報告重點如下:
1、疫情餘波:轉學人數整體回升,但依然存在結構性差異
2024年秋季學期,全美高校的轉學人數達到120萬,較2020年增長7.9%,儘管如此,正向轉學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轉學至社群學院的人數增加13.5%,但相比疫情前,其在讀學生人數回落1.5%。
2. 學生群體分化: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差異顯著
種族差異:
黑人(+8.3%)和西班牙裔(+4.4%)學生轉學量連續三年上升,主要原因在於休學後返校轉學比例有所增加。白人學生是唯一轉學人數減少的種族/族裔群體(-1.3%),且在校人數相比疫情前降低1.6%。
經濟背景:
24歲以下轉學生中,47.1%來自中低收入社群,遠高於非轉學生的41.4%,顯示經濟壓力或促使學生透過轉學最佳化教育路徑。
3、轉學路徑:四年制院校吸引力下降?
主流路徑:2024年秋季學期,正向轉學依然佔據最大份額(41.7%),但增長乏力,佔比略低於2020年水平(-0.5%)。
最新趨勢:逆向轉學人數持續增長,原因或在於學費壓力或職業選擇。橫向轉學亦有較為顯著的升幅,兩年制和四年制院校的該類轉學分別增長6.2%和6.3%。
4.專業選擇:STEM專業忠誠度高,商科與健康領域火爆
專業忠誠度:轉學後攻讀原專業者中,STEM學生的佔比最高(51.1%),遠超文科生(8%)。由於競爭激烈或課程適配等原因,43%選擇橫向轉學的四年制院校學生放棄STEM專業。
熱門領域:轉至商科(+5.8%)和健康(+112.6%)類專業的學學生數量飆升,計算機科學則減少8.4%,反映就業形勢對專業選擇的影響。
5.地理與政策影響:
地區選擇:71.9%的轉學生的擇校目標為本州院校,全美41個州的轉學人數同比上升,36個州超過疫情前水平。
高選拔度院校:入讀高選拔度四年制高校的轉學生中,57.4%來自兩年制社群學院,其錄取率接近疫情前水平(僅下降0.9%),顯示頂級院校更為包容相對弱勢群體。
03
轉學規模達120萬,連續三年上漲
2024年秋季學期,近120萬名本科生透過轉學入讀一所新的院校,同比(較2023年秋季學期)增加4.4%(+50,600)。於此同時,2024年秋季學期超過790萬名本科生選擇在原來的學校繼續學業,較上個年度增加2.6%(+204,200)。
儘管轉學和非轉學生數量同比均有所增長,但相比2020年秋季,轉學人數上升7.9%,而非轉學生則下降3.5%。2024年秋季學期,轉學生在本科生(非新生)的佔比約13%,相比2020年同期水平高出一個多百分點。

美國高校四年轉學趨勢
根據院校類別不同,自2020年秋季學期以來,社群學院的轉學數量增長最為顯著(分別增加46,500人,增幅13.5%),儘管整體就讀人數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相比2020年減少52,300人,降幅1.5%);從而導致轉學生在2024年秋季學期社群學院在讀學生(非新生)佔比高達14.4%,遠超五年前的12.0%。
資料顯示,很多人是在暫時中斷學業(至少一個學期)後轉學到另一所學校的,這部分學生已經超過整體轉學生的半數(52%),而疫情前的2020年秋季學期該比例僅為49.3%。這也反映出更多在疫情期間選擇暫時休學的高校學生希望到一所新的學校重啟學業。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視角學社”公眾號
後臺對話方塊傳送“轉學報告”(不是評論區哦~)
獲得美國大學轉學報告領取方式!
04
轉學擇校方向
2020-2024年期間,按不同的轉學途徑,正向轉學數量佔比接近半數(介於41.7%-45.2%之間),份額最高;其次為橫向轉學,其中兩年制院校橫向轉學人數略低於四年制院校;而逆向轉學量份額最低(介於13.5%-14.8%)。

正向轉學趨勢

逆向轉學趨勢
與2023年相比,2024年秋季學期所有四個轉學路徑的註冊人數均有所增加,正向轉學增長最多15,224人(自2023的48,4322人增至2024的499,546人),增幅為3.1%;逆向轉學的增長最少為10,409人(2023的166,383增至176,792),增幅6.3%;此外,四年制橫向轉學2024年為291,346人,兩年制橫向轉學人數為230,217人。
上述四個途徑中,2024年秋季的轉學數量較較2023年同期均有所增加,比例介於正向轉學的3.1%至逆向轉學的6.3%之間。其中增幅最高的兩個生源群體分別為:
1、在至少中斷一個學期學業後選擇橫向轉學的社群學院學生(新增9,500人,增幅6.2%)
2、選擇正向轉學的未中斷學業的社群學院學生(新增8,200人,增幅2.9%)。

四年制院校橫向轉學趨勢

兩年制院橫向轉學趨勢
2024年秋季學期,近50萬名學生從兩年制院校成功轉學到四年制院校,與2020年秋季基本持平(-2,300,-0.5%),這一路徑的轉學人數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下降3.5%,其原因主要在於疫情期間正向轉學人數大幅走低直至2023年秋季學期方才緩慢復甦所致。相比之下,自2021年秋季學期以來,逆向轉學人數卻持續增加,橫向轉學數量自2022年亦有上升。
2024年秋季學期,近50萬名學生選擇正向轉學,同比(2020年秋季學期)基本持平(-0.5%),但正向轉學的整體份額在2020-2024年間下降3.5%,其原因主要在於疫情初期該途徑轉學人數大幅走低,直至直至2023年秋季學期才有所回升。相比之下,逆向轉學和橫向轉學分別在2021年和2022年就觸底反彈。

過去五年,不同途徑的轉學人數
2020至2024期間,在社群學院獲得文憑後再轉學至四年制院校的轉學人數有所下降(自2020年的41.6%降至2024年的39.3%),說明更多社群學院學生在大一就選擇轉學至四年制院校。

兩年制院校的轉學狀況和趨勢
2024秋季學期,高選拔度四年制院校(highly selective four-year institutions)的轉學生中來自兩年制學校者佔比達到57.4%,超過來自其他四年制院校的轉學生。高選拔度院校或許更為重視社群學院生源的“向上流動潛力”。儘管如此,所有正向轉學生中,僅有不足10%最終能夠獲得高選拔度高校的錄取,說明入讀頂尖院校的競爭依然慘烈。
注:*高選拔度院校(highly selective four-year institutions)指錄取標準嚴格、競爭激烈的四年制大學,通常以低錄取率(如低於20%)和高學術要求為特徵。例如常春藤盟校(哈佛、耶魯)、頂尖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或私立研究型大學(斯坦福、麻省理工)。
相比2020年,2024年高選拔度的頂級院校對於來自社群學院的申請學生的錄取率僅下降0.9%,該降幅低於其他四年制院校的1.2%-3.4%,顯示頂級院校對於社群學院申請人的錄取率反而相對穩定。

不同選拔度四年制院校的錄取狀況和趨勢
05
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
2024年秋季學期,黑人和西裔轉學人數飆升,增幅分別達到8.3%和4.4%。休學後再轉學的黑人學生增長尤為顯著,高達8.9%。其中,2024年秋季學期的新增黑人轉學生中,有七成為休學後選擇入讀另一所院校。

不同族裔學生的轉學狀況和趨勢
2024年,白人學生系唯一轉學人數仍低於2020年的種族/族裔群體(-6.1%),非但如此,2024年白人學生在轉學生和非轉學生中所佔份額分別為41.8%和42.2%,均低於2020年的48.3%和47.0%。

不同族裔學生的轉學份額和趨勢
47.1%年齡在24歲及以下的轉學生來自中低收入群體(家庭收入位居墊底60%),遠高於非轉學生的41.4%。

不同社會經濟背景學生的轉學狀況和趨勢
06
專業忠誠度和熱門專業
2024年秋季學期的提供專業資訊的轉學生中,近三分之二在轉學後更改了專業,相比之下,僅有約10%的非轉學生選擇攻讀不同專業。
分別有51.1%和43%正向轉學和四年制院校橫向轉學的STEM學生選擇就讀原專業。然而,只有8%的人文專業正向轉學生選擇原專業。在選擇專業時,轉學生們顯然更為青睞就業前景更為光明的STEM領域等專業。

轉學生的專業選項和趨勢
與2023年秋季相比,轉到商科和健康專業的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分別增加了5.8%和112.6%,尤其是健康專業在疫情後轉專業增加的人數顯著。
相比2023年秋季學期,轉往商科和健康相關專業的學生人數持續增長,漲幅分別為5.8%和112.6%,疫情後健康相關專業的關注度顯著升高。
值得留意的是,歷經多年增長後,2024年秋季學期更換至計算機與資訊科學專業的轉學人數同比下降8.4%。
07
地域選擇
2024年秋季學期,71.9%的轉學生的擇校選擇是本州院校,這或許出於成本或便利考慮,美國州立公立院校傾向於接受本州社群學院學生、向本州居民提供更為低廉的學費;就近選擇院校也有助於降低生活成本或兼顧家庭責任。

轉學生的擇校地區和趨勢
全美範圍內,2024年秋季學期有41個州的整體轉學人數同比增加,其中36個州的轉學人數超過2020年秋季學期水平;5個州的轉學人數低於疫情前水平。

轉學生的跨州流程狀況和趨勢
美國轉學生的地域選擇與各州教育政策和資源分配高度相關。儘管跨州轉學比例較低,但出於就讀高選拔度院校等原因,部分當地學生也情願突破地域限制,跨州轉至教育資源更為優越的地區。
08
寫在最後
美國高等院校的轉學體系也為留美深造的國際生提供多樣化選擇。如果希望獲得一所美國名校的學位,除了高中畢業後申請新生入學的傳統路路徑以外,我們中國學生還可以選擇:
1、高中畢業後申請就讀一所兩年制社群學院,讀完大一或大二後透過正常轉學流程進入一所四年制院校並獲得學位。
2、高中畢業後申請就讀一所選拔度較低的美國四年制公立或私立院校,讀完大一或大二後透過正常轉學流程進入一所頂級院校並獲得學位。
3、高中畢業後透過高考入讀一所國內或非美國大學,並透過正常轉學流程入讀並獲得美國頂級院校的學位。
4、高中畢業後申請就讀一所選拔度較低、但與頂級院校具有諸如三加二合作關係的美國高校,這類高校的學生只要滿足一定學術要求(例如GPA)後即可較為確定地獲得後者的轉學錄取。
上述途徑中,第三項具有較高的轉學成功可能,但成本相對較高(或需要多讀一年);而第一項和第四項的就讀成本較低,但轉學成功機會也相對遜色。一般而言,即使透過正常的轉學流程,學生獲得一所美國高選拔度院校轉學錄取的機會也往往高於新生錄取。
點選以下連結檢視中國學生轉學錄取資料動態更新:
以下是2023-24學年美國各大名校的轉學錄取率。

如需閱讀完整版本報告或諮詢轉學問題的讀者朋友,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絡: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視角學社”公眾號
後臺對話方塊傳送“轉學報告”(不是評論區哦~)
獲得美國大學轉學報告領取方式!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西安、成都、重慶行程即將確定
🔥席位緊張,歡迎掃碼預定!🔥
相關閱讀:
拼命撿漏!香港大學出臺QS/泰晤士50強院校學生專屬轉學政策
美本轉學也有ED,芝加哥大學率先錄取33名中國轉學生
哥倫比亞大學聘請前國務卿蓬佩奧擔任研究員
作者:翠鹿升學榜資料團隊。本文經授權發表,版權歸屬作者所有。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