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防走失 🌟公眾號右上角「設為星標」獲取每日推送

Kepei Yi導師是西南大學心理學本科、波士頓大學心理諮詢碩士、美國麻省第二大醫療系統門診心理治療師、波士頓大學的焦慮與相關障礙研究中心擔任過團體治療師,熟悉中美不同崗位心理從業者的機遇和挑戰。
Kepei Yi導師在國內心理諮詢行業的三大領域——學校、醫院和社會機構都有實習經驗。在美國,導師曾在波士頓的一家精神專科醫院,以及波士頓大學的焦慮與相關障礙研究中心擔任過團體治療師。此外,Kepei Yi導師還是第十四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心理分論壇的主創。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導師在公開講座「從校園到職場:如何找到心儀的心理諮詢工作崗位?」分享的內容吧~
走進社群行為健康中心(CBHC)
Kepei Yi導師在講座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背景和所在團隊的職責、工作內容以及多維度服務模式。她目前就職於美國麻省第二大醫療系統Beth Israel Lahey Health,這是一家擁有14家專科醫院、學術醫療中心和教學醫院的綜合醫療平臺。他所在的團隊是CBHC(Community Behavioral Health Center),這是麻省於2023年新推出的行為健康治療模式。
CBHC的工作主要包括兩部分:Outpatien和Crisis。Outpatien部分負責門診服務,涵蓋藥物管理、個體諮詢、團體諮詢以及夫妻和家庭治療等內容。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崗位“Engagement Specialist”,類似於協調員,負責患者的轉介服務以及各類申請,如政府資助專案、基金支援和食品銀行等。對於因心理健康問題失去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的患者,Engagement團隊還會透過與律師團隊合作,幫助他們重新獲得社會保障。
Crisis部分則專注於急需干預的患者,提供短期的CCS(Crisis Stabilization Services)服務,通常為期1到3天,幫助有自殺風險或在家中、社群中感到不安全的患者獲得短期床位支援,類似於短期住院。此外,還設有面向成人和兒童的Mobile Crisis Team,提供流動危機干預服務。CBHC的另一大特色是GDP專案,與監獄系統合作,針對有行為健康問題的犯人進行初步評估和危機干預。例如,當犯人在監獄中發生驚恐發作等情況時,Crisis團隊會及時介入,為其提供幫助。這些服務充分展示了CBHC在行為健康領域的專業性與多元化的特色模式。

CBHC團隊門診團隊服務範圍廣泛,接待3歲至70歲以上的來訪者,涵蓋焦慮、抑鬱、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礙等DSM-5中幾乎所有的診斷型別。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體,CBHC的服務涵蓋了其他團隊較少涉及的老年痴呆等問題。此外,Kepei Yi導師強調了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診斷工作往往需要結合具體表現進行細緻觀察,而非照搬教科書的定義。例如,精神分裂症與分裂情感障礙的區分在實踐中往往具有挑戰性,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支援。
CBHC的團隊高度重視診斷的準確性,有時推翻其他機構的初步診斷。團隊服務中還包括非自願來訪者,例如法院轉介的強制諮詢患者和需要心理評估的器官移植候選人。Kepei Yi導師每週的工作時間為40小時,平均進行32節諮詢,並參與個體督導、團體督導和多學科團隊會議。她的案主數量最高可達60人,涉及多樣化的治療需求,需要與精神科醫生、護士等密切合作,並在24小時內完成所有溝通記錄。
In-Home Therapy(家訪治療)和ICC(重症照護協調)等服務模式:ICC需要為有多位醫療服務提供者參與照護的來訪者每月組織一次協調會議,這進一步增加了工作負擔。法院轉介患者需要在PO(警官)的監督下完成規定的諮詢,以結束緩刑狀態,團隊因此需與PO保持密切聯絡,幫助患者順利完成諮詢任務。
“D”開頭的麻省政府機構的合作情況
DCF(兒童與家庭事務部)負責處理涉及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虐待或忽視案件,必要時可依法剝奪監護權。DMH(精神健康事務部)服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集中住宿和駐場社工支援。DDS(發育障礙服務部)主要幫助自閉症等發育障礙患者,提供職業諮詢和培訓。DTA(過渡援助事務部)則透過提供食物銀行和政府補助,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這些跨部門合作進一步豐富了CBHC的服務內容,展現了其在行為健康領域的專業性和社會責任感。
熱門心理諮詢崗位及其優勢
危機干預(Crisis)崗位的重要性
無論是作為實習還是第一份正式工作,Crisis經驗都極具價值,因為它可以幫助諮詢師快速熟悉不同治療層級的流程,並積累豐富的臨床判斷能力。在危機干預中,諮詢師需要為患者制定後續治療方案,決定是否進行住院治療、門診治療或其他治療方式。危機干預有許多細分領域,例如與警方合作的性侵干預專案等,可以根據興趣選擇專攻方向。
住院心理治療師(Inpatient Therapist)
這類崗位主要以短期(一週左右)穩定治療為主,側重透過藥物控制症狀,而非深入的心理干預。因此,不推薦作為第一份實習或入門工作。但如果對音樂治療或藝術治療感興趣,住院治療反而是一個理想選擇,因為這類專案常融入藝術和音樂相關活動,招聘時也會優先考慮有相關經驗的候選人。
日間醫院(PHP, Partial Hospital Program)
即“無病房的住院部”。PHP患者白天接受高強度治療,晚上則返回家中。治療週期通常為2到4周,以團體治療為主,常使用DBT(辯證行為治療)、CBT(認知行為療法)和ACT(接納與承諾療法)等方法。PHP主要幫助患者在出院後繼續穩定病情,並透過高強度訓練掌握應對技巧。由於其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理論應用,PHP的實習經歷在全職求職中非常加分,尤其受到督導的青睞。

長期居住專案(Residential Program)
這種形式在國內較為少見,治療週期為30天~1年。針對成人通常為物質濫用治療,而針對兒童和青少年則多為創傷治療。例如,性侵經歷且體現出較嚴重行為問題的兒童會被安排進行長期的心理康復。在物質濫用中心工作的治療師常面臨患者利用免費住宿資源的挑戰,需要透過評估判斷患者是否真正需要治療。這些實際問題為治療師帶來獨特的工作難度和成長機會。
家訪治療(In-Home Therapy)
家訪治療主要特點是治療師需要到來訪者家中進行工作,使得家成為“辦公室”。這種治療模式的層級高於普通門診治療,通常為期不到一年,頻率可達每週三次。例如,針對兒童個案,治療師可能一週內既需要在家中工作,也需要到學校與孩子進行一對一會面。此外,治療師還需與父母單獨溝通,為他們提供心理教育、應對技巧和情感支援。家訪治療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全面觀察來訪者在家庭、學校及其他社交場景中的表現,幫助識別不同環境對來訪者行為的影響。
這種治療形式不僅適用於兒童和青少年,也適用於一些成人案例,例如幫助囤積癖患者整理居所。然而,家訪模式也存在風險,尤其是在治安較差的社群進行工作時,安全問題和通勤時間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相比之下,駐校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模式更接近國內的學校心理諮詢師,服務週期通常為6到8周,但需要同時在多所學校間穿梭,因此也面臨通勤和假期安排的挑戰。
門診治療(Outpatient)
門診治療以長期支援為目標,貫穿來訪者整個康復過程,不僅幫助來訪者維持情緒穩定,還要幫助他們適應社會生活,防止因復發而再次住院。門診治療的優勢在於其長期陪伴和對來訪者生活全方位的指導,但缺點是團隊合作較為缺乏。這種模式如同“獨自坐牢”,因為治療師通常在獨立辦公室中工作,彼此交流較少,缺少密切的團隊協作。
不過,Kepei Yi導師最終選擇了門診(Outpatient)工作,因為相比PHP的短期治療,她更喜歡與來訪者建立長期關係,實現更深層次的心理支援。
婚姻和家庭治療師(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
與危機干預常作為入門崗位不同,MFT往往是從業者職業發展的高階目標,因為婚姻和家庭治療需要治療師具備豐富的一對一治療經驗,才能在家庭系統中應對複雜的關係動態。家庭治療通常涉及多名家庭成員,因此要求治療師具備系統性視角和靈活應對技巧。當然,也有一些對婚姻和家庭諮詢充滿熱情的從業者,會將MFT作為職業生涯的首選方向,而不是最終目標。
心理人的求職準備
首先,推薦三個主要的求職平臺:Indeed、Handshake和LinkedIn。其中,Handshake是與學校合作的平臺,釋出一些定向招聘資訊,往往不在其他網站上出現,因此對在校學生非常有幫助。她建議求職者根據需求篩選職位條件,如全職或兼職、地理位置和工作機構型別等。同時,她提醒跨州求職時需注意目標州的執照認證要求,例如加州對課程的要求更高,需要額外學習藥理學、創傷心理學等課程。
求職時需要明確自己的職業偏好,考慮是否願意與特定人群共事,如兒童、老年人或物質使用障礙患者等。此外,如果有回國發展的計劃,建議選擇在國內普及度較高的Outpatient或Crisis崗位,而非In-Home Therapy或Residential Program,因為這些在國內較為少見。
其次,在求職準備方面,求職過程相較實習申請更為簡單,主要包括簡歷(Resume或CV)準備和推薦人聯絡。推薦人需來自實習督導、課程導師及一位與申請者關係密切的推薦人。強烈推薦利用學校的職業發展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進行模擬面試和薪資談判等技能培訓。面試時應準備一個熟悉的案例,以具體回答展示臨床技巧和實際經驗,並確保申請的職位與自身能力和興趣匹配。

在談及職位選擇時,不要因為“求穩”而接受低薪職位,因為薪資水平不僅代表經濟回報,更體現了機構的培訓資源和管理水平。比如,一些非營利組織(NGO)雖然符合簽證要求,但也有可能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薪資和職業支援,因此低薪不代表所有NGO都是不佳選擇。在考慮簽證需求和職業發展時,建議平衡兩者,找到既符合簽證要求又提供良好薪酬和支援的職位。
最後,需要特別強調了督導匹配的重要性。儘管美國的心理諮詢行業監管嚴格,但仍有不合格的督導存在,因此在接受Offer前,應主動與未來的督導溝通,瞭解對方的工作風格和是否契合自身需求。督導的選擇是雙向的,“面試”督導是工作準備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不要放低身價,並確保找到合適的督導,這兩點對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提問環節
Q & A
請問導師是多久開始投遞簡歷的?整體找工作的時間線大概是怎樣的?
聽起來導師現在的Outpatient工作量比實習時的PHP要大很多,會更容易Burnout(倦怠)嗎?
Mental Health Counselor和Social Worker碩士畢業後的職業區別是什麼?
……
👀更多講座內容與導師答疑,歡迎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進入直播回顧~


iWanna國際心理人作為全網領先心理學留學輔導、全球心理人發展平臺,擁有100+位全球多國多方向心理學專業師資,服務範圍涵蓋20+心理領域細分方向,獲得95.96%的服務滿意度,學員申請成功率達到94.2%。
iWanna也為正在申請的大家提供1v1心理留學生涯規劃諮詢課時包服務。最後祝大家可以順利度過申請季,收到自己心儀的offer!
👇

你“在看”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