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對中國表態,態度“溫和”並不強硬

據悉,上週英國首相選舉已經落下帷幕,斯塔默作為工黨的黨魁擔任英國首相。
在斯塔默沒有露面之前,競選獲勝的英國首相斯塔默的辦公室對中國明確表態:工黨上臺將為中國和英國關係帶來“長期和戰略性的路徑”。
和蘇納克政府相比,工黨自認為他們和中國必須改變關係,概括就是“需要競爭的地方競爭,必須挑戰的地方挑戰”。
從這段簡短的表態中不難看出,工黨對中國的方向性問題有了重新定義。
訊息提到,上屆保守黨政府曾長期執行“強硬反華”的路線,多個選區的議員們基本上都是拿著中國問題來當做奉承美國的標杆性原則。
比如前總統特拉斯,還沒上臺的競選期間就承諾他們要對中國如何如何,才能在保守黨內部受到“熱烈鼓掌”。
早前英媒《衛報》表示,斯塔默所領導的工黨不打算如此做,在他們看來一直抨擊一個對手是典型的“政治毛病”,沒有任何務實性。
況且中國現在經濟發展很好,工黨政府想從中國獲得合作利益,總是叫囂反華沒有什麼好處。
10日,正在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的英國新任首相斯塔默首次闡明瞭對中國的政策下路線,他表示之前工黨在競選宣言中已經承諾過,這屆英國對中國的一項動作是對英國與中國的關係進行全面審查,以瞭解來自中國的挑戰的規模,英國會跟隨調查報告來確定如何做。
他明確表態稱:我們所說的東西包括之前強調的,和中國保留必要的合作,比如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同時,英國對中國會在必要的領域和環節發起挑戰性行動。”
知情人士表示,當天的北約峰會上當前在北約欲就所謂“援俄”一事對華髮難,甚至將首次在集體宣告中叫囂“直接警告”中國之際,正在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的英國新任首相斯塔默態度並不算強硬。
工黨對華政策將會更加“透明化”,原因也不難理解:斯塔默上臺要挽救經濟,收拾保守黨的爛攤子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對中國採取不激烈的對抗手段,因為中國和美國已經保持幾乎相同的貿易規模。
也有人認為,斯塔默雖然嘴上不強勢,但不意味著英國一定會對中國有所改變;因為英國路線上很依附美國,所以只有當美國新一屆政府調整遏華戰略,英國對華關係才有可能明顯改善。
值得一提的還有,去年斯塔默曾說,英國需要在貿易、商業和技術等問題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和中國的合作總是繞不開的。
隨著斯塔默開始在唐寧街的第一個星期,他在中國問題上下功夫很多,但未必每件事都順遂美國的心意。
對此有評論稱:“英國新政府想擺脫美國的影響力不現實,美國對華如此敵視,他只不過是輕了一點,這不能算是有任何讓步。英國是美國聯盟體系中的核心成員,別忘了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永遠不可能靠近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