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我一想到有什麼靈感,就直接發語音並轉換為文字,隨後交給 AI 進行潤色完善,其實這個習慣還是老羅的閃念膠囊把我養成的,當然,閃念膠囊之所以好用,也是因為聯動了實體按鍵,用起來才會如此舒服。
可惜能支援實體按鍵,一鍵錄語音的 App 再也沒遇到過,不敢想象 AI 時代要有一款閃念膠囊用起來該有多舒服。
不好意思,開篇就扯遠了,說回語音轉筆記。
雖然說發語音讓 AI 潤色改寫效果不錯,但始終要經過複製貼上,切換不同 App,但我一直憧憬著能把這個功能直接做成 App ,那使用起來定會暢快無比。
果不其然,如今已有開發者推出了這樣的 App ,並且將語音轉筆記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真的是極致。
這款工具就是得到公司的 Get 筆記,沒錯,這是另一個老羅——羅振宇公司做的。
它是一款 AI 賦能的高效筆記應用,有了它,記筆記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不受格式限制,無論是語音、連結、圖片、影片,都可以輕鬆記錄。
它不僅有適配蘋果與安卓手機的 app ,還有微信小程式,目前基礎功能都是免費的。
Get 筆記給自己的官方定位簡直樸實無華:把想法倒出來。
沒錯,就像倒垃圾一樣輕鬆,但倒出來的是智慧的結晶!

接下來我會給你展示各種場景,一款語音轉筆記的工具能有多好用,一定要看到最後,越是後面的場景,越是讓你忍不住拍大腿:我靠,太爽了!
隨時語音轉筆記
用語音記錄文字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口頭禪它是照轉不誤,什麼嗯、啊、呃之類的,再加上口誤,重複等等。
不僅囉嗦,而且邏輯性也不強,這生成的筆記壓根是不能上臺面的。

需要口述寫筆記的時候,點主介面「錄音」,它就會把你說的話轉成文字,這時候還是上圖那種效果,但你別急。

Get 筆記是怎麼處理呢?點選「完成」,AI 就會自動幫你潤色這段文字內容,刪除所有冗餘詞。

你看,這個效果就非常舒服,重點是願意沒跑偏。
要知道市面上 AI 潤色工具不少,但要麼像懶惰的實習生一樣修得不夠到位,要麼像過度熱情的新人一樣用力過猛,直接把你的文章改得親媽不認。
而 Get 筆記卻改的恰到火候。
有了它,就可以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想法給記錄並整理起來,散步時口述靈感, AI 自動生成段落草稿;記者採訪中即時轉錄對話,避免遺漏關鍵資訊等等。
當然,對於一款筆記工具,文字記錄更是基本功能,也能使用 AI 潤色功能來最佳化。

你會說,就這?別急,以上只是基操,點選主介面「更多」,這才是 Get 筆記真正牛逼的地方——
連結轉筆記
你可以發任意連結給它,可謂是萬鏈皆可記,公眾號文章、公開網站連結、抖音、小紅書、 B 站影片和得到直播回放連結它都可以。
只要你把連結甩進去,它就能 AI 生成文字摘要與全文稿,自動提煉核心觀點。

公眾號文章
先看把那個 AI 小姐姐的文章連結輸入進去。
文章總結得明明白白,標題準確、步驟明確、邏輯合理,還有表情符號。

公開網站連結
網站連結也是一樣,我找了一個新聞的連結,讓它幫我總結一下筆記。

同樣也是歸納好了標題,讓你更容易瞭解這個事情。

抖音短影片
抖音短影片有時也有一些長影片乾貨,但是看完到底記住了多少呢?這時就可以用它來總結一下。
比如我拿來它來總結何同學的抖音「長」影片:

小紅書
小紅書中一般是圖文和影片,那影片連結咱們就不舉例子了,和抖音短影片的一樣。
我把一篇有好多圖片的小紅書連結發給它試試。

之前想要複製小紅書圖片中的文字還得一張張儲存下來再去 OCR。
但 Get 筆記直接把把所每張圖片中的文字都給識別出來了,生成文字筆記,太舒服了!。

B 站影片
小約翰可汗 B 站上的一期影片沒時間看,就把它的連結發給 Get 筆記。
都不用自己看,最後幫我把影片整理成了這樣的筆記,筆記中有事件背景、盜墓過程、事件曝光、結局。
本來花 30 分鐘才能看完的影片,現在馬上就能瞭解故事梗概。

想拿到影片的文稿,這個可能是最快的方法。你就說它強大不強大吧。

悄悄提醒大家一下,如果影片時間太長,它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有結果的。
這時候就不用專門等著,該幹嘛幹嘛去,等會回來它就完成的。
你可能會問直播連結不支援咋辦,彆著急,後面也有辦法可以解決。
拍照、圖片轉筆記
這個拍照和上傳圖片其實都是一個道理,都是先 OCR 文字識別然後再 AI 整理。

這裡我必須想說的是它的 OCR 文字識別真的太強大了。
你看這塊白板上手寫的字真的太潦草,這也是現實,畢竟能寫得一手漂亮的黑板字真的太難得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寫的龍飛鳳舞。
恕我眼拙,有些字,我看半天也沒看出到底寫的啥。

但是 Get 筆記居然都識別出來了,而且準確率幾乎 100% 。

這麼強的能力該怎麼用?
比如,以後看到日常有啥文字的東西需要拍照記錄,往後就別用自帶相機了,就用 Get 筆記拍照,識別出來同時總結重點為文字資訊,要知道文字資訊的二次流轉可是要方便太多,同時何必再讓一張圖片佔用記憶體。
還有,以後上課或開會,別人還在費心記黑板或白板上的筆記或者 PPT,你直接一拍,Get 筆記就能幫你整理好文字版,還能收納到知識庫方便以後呼叫,這不比你存在相簿裡再也不會開啟要好太多?
線下會議錄音
開會都經歷過吧,有些會是屬於開起來費勁,聽吧又沒勁。那就讓 Get 筆記替你開會啊,你該摸魚儘管摸去。
為了模擬效果,我就用一段話劇《雷雨》當成會議來聽。
效果不是特別完美,本來說話的只有兩人,它聽成了六人,有些字也聽錯了,但是我預估準確率也是 95 %以上,足夠應付會議記錄了。
它能區分發言人,再自動生成智慧紀要,這一點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還保留有文字記錄,可供查漏補缺。


這個功能可免費錄製會議一小時,這時間也差不多夠了,實在不夠,再重新開始一個就完事了,有了這個,往後可以少開多少會啊!
手機內錄
前邊說到,當我看影片直播的時候,能記筆記嗎?
更強大的就在這裡,Get 筆記還支援手機內錄,也就是說,當你在手機上播放影片、看線上直播、聽播客,提前開啟 Get 筆記就能實現邊聽/看邊記。
看 B 站影片
你一邊看, Get 筆記一邊就能幫你記。如果你暫停了影片播放,那它也就暫時停止了。
建議播放時最好不要快進,因為這會影響它的識別準確率。
它記筆記的邏輯也是一樣的,是先把影片中說的話轉成文字,然後在文字的基礎上整理為筆記。
開啟手機程序列表,你可以看到影片播放的時候它就在記錄。

為了讓大家看得明白一點,我把 B 站影片設為小屏播放,就更加清楚了。

最後生成的筆記更詳細,有文字記錄也就是影片文稿,也有智慧總結。

還有章節紀要和內容亮點。

我都感嘆到:這就算是你請個人幫你總結也不會這麼細緻吧?
看直播
所以說,看直播時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是不限平臺的,抖音,影片號,油管什麼的,通通都行,就是一邊聽一邊記。

聽播客
聽完播客後就忘記聽的內容了,那豈不是白聽?
開啟 Get 筆記後再去聽播客,這樣聽完就不白聽了,文稿、智慧總結啥都有。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注意,在開啟手機內錄時它會詢問你應用範圍時單個應用還是整個螢幕,區別在於:
選擇單個應用後,比如說 B 站,那麼之後生成的只是關於 B 站播放影片的筆記。
其它應用發出來的聲音,它不會去記錄。
但是選擇整個螢幕的話,不管哪個應用發出聲音,它都會記錄下來然後生成筆記。

我試過,這樣即使你在播放歌曲,也能記錄下來。
所以,找好場景,用好這個內錄功能,會有各種奇效。
訂閱短影片博主
大家也看到了,Get 筆記可以智慧分析影片重點,那如果你有一個喜歡的影片博主,每次想讓 Get 筆記分析他的影片都得去複製影片連結就有點太麻煩了。
幸好,在Get 筆記上可以訂閱你喜歡的博主,AI 自動追蹤它的最新動態。
如果是抖音博主,訂閱成功後, Get 筆記會在每天早上 8 點,更新抖音博主前一天釋出的最新短影片內容,並整理總結其中的重點資訊。
目前只支援訂閱「抖音博主」和「影片號博主」。
簡單給大家說下訂閱流程,首頁有知識庫選項,點選新建知識庫。
然後新增內容,選擇訂閱直播/博主。

選擇相應的平臺,把博主名片連結貼上進去就行了。

對了,普通使用者每個知識庫最多可訂閱 10 位抖音博主+ 10 位影片號博主。
而且可以看到,除了訂閱抖音、影片號博主外,還能訂閱得到 App 、影片號的直播。
這樣即使錯過直播也不用擔心,可以隨時回看直播回放或檢視全文稿,可惜的是目前只支援這兩個平臺。
你看,這麼一操作,連手動給它連結都省了,什麼時候來看,影片都是整理好的現成文字版筆記,這就解決了影片資訊密度不夠的問題,掃一眼就知道這期該不該細看,真的該記一大功!
最後,最重要的是,記好的筆記如何呼叫呢?
別慌,既然是 AI,現在哪家沒有接入 DeepSeek 好像就差點什麼一樣。

Get 筆記也已經接入滿血版 DeepSeek R1 推理模型,點選首頁頂部搜尋框即可進入搜尋頁面,直接提問,你記好的筆記就會一觸即達。
想想看吧,你甚至可以隨時搜出某領導在會上說過的一句話,連拍馬屁的效率都提高了。

結語
看到這些場景,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被 Get 筆記的強大功能震撼到了?不得不感嘆:這款工具真的把記筆記這件小事做到了極致。
它不僅解決了記什麼的問題,更解決了怎麼記和如何整理的難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對影片內容的處理能力簡直令人歎為觀止。那些本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吸收的影片內容,現在只需一鍵就能提取精華。
如果你還在為記筆記、整理資料而頭疼,或者想讓自己的知識管理更加高效,不妨試試這款工具。它可能不會讓你一夜成為知識管理大師,但絕對能讓你的思想和靈感不再因為記錄困難而流失。
畢竟,在這個 AI 口吐金句越來越廉價的時候,那些專屬於你自己的私有知識庫,才是能讓你的內容表達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
最後,按照規矩,上篇評論區點贊最高的小夥伴@木易之風獲得邀請碼,請私信聯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