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記得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不會錯過。

來源:內容編譯自counterpoint。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矽光子學 (SiPh) 和共封裝光學 (CPO) 報告,嵌入式或整合半導體光學模組開始受到關注,板載光學 (OBO)、近封裝光學 (NPO ) 和共封裝光學 (CPO)解決方案的出貨量預計到 2033 年將以50 %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可插拔光纖解決方案自 2016 年就已經出現,但整合解決方案(即 OBO、NPO 和 CPO)現在正在為傳輸容量和特別是 AI 系統的處理帶來巨大的改進,在更低的功耗下提供更高的頻寬,並支援AI叢集擴充套件所需的密集、高頻寬結構。

“這就像從ADSL到FTTH寬頻的升級,只不過是在晶片層面。所有這些額外的速度和效率將引領人工智慧計算的下一階段,”副總監Leo Liu說道,並補充道,“OBO是第一個迭代,像Applied Optoelectronics這樣的公司的產品將在2023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CPO才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因為幾乎整個傳輸層都是光學的。”
CPO 將透過以下方式實現 AI 計算領域最大的代際轉變:
-
透過 GPU 和加速器等關鍵元件之間的超高速、低延遲和“光速”吞吐量實現巨大的頻寬擴充套件。
-
大規模降低功耗。
-
透過提供 AI 叢集擴充套件所需的密集、高頻寬結構來實現 AI超級計算擴充套件。
NVIDIA、英特爾、Marvell和Broadcom目前正引領 CPO 的發展,但演進之路將是漸進的。
根據Counterpoint的報告,到2027年,NPO和CPO的廣泛應用將有助於推動綜合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三位數,而總出貨容量佔比將達到兩位數。到2033年,超過一半的收入和出貨容量將來自整合半導體光學I/O解決方案。

研究助理David Wu表示:“‘更少的銅,更多的光學’的轉變意味著,隨著我們從OBO到NPO再到CPO,每個階段使用的銅都會大大減少,從而帶來非線性的效能提升。”最終,我們有望看到效能實現80倍的飛躍,而3D CPO的效能很可能比現有解決方案高出80倍。
光纖逐步取代銅線帶來的益處遠不止提升晶片效能。劉教授指出:“這實際上意味著能夠提供可擴充套件AI叢集所需的高速、高頻寬資料傳輸,這是邁向AI超級計算能力民主化和規模化的關鍵一步。”
參考連結
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insight/embedded-optical-transmission-tech-arrival-of-cpo-set-to-deliver-ai-supercomputing-at-scale/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END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101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小號防走丟

求點贊

求分享

求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