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鄭思芳
編輯 | 西打
運營 | 泡芙

“窮鬼購物天堂”開到CBD

乘著電梯下到B2層,最先衝擊腦殼的是一曲《鬼迷心竅》,“是命運的安排也好,是你存心的捉弄也好,然而這一切已不再重要——”
和這首上世紀的老歌一起響徹全場的,還有高調的喇叭聲:“襪子1元一雙!襪子1元一雙!”

▲ 襪子1元一雙。圖 / 每日人物攝
我來到萬客來服裝超市時,是一個工作日的下午四點多,本以為這個時間點沒什麼人逛,但意外發現收銀臺排起了一條長隊。這家服裝超市給自己的定位是“全家人的衣櫥、鞋櫃”,但襪子旁邊還擺著AD鈣奶和自營品牌的香氛酵素皂粉,零食、百貨應有盡有。
不難看出,低價是賣場最想打造的賣點。1元的襪子、39元的棉服、100元出頭的防寒服,藍底白字的價籤相當醒目。門口上百個行李箱整齊地擺放著,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掀開價籤一看,最低139元,貴的也不過兩三百元,“終身包退換,不滿意就退錢”。
除了明面兒上的便宜,非要較真的人對比一圈價格也能發現,同樣規格的一聯AD鈣奶,樓上的物美超市賣7.3元,萬客來只賣6元;包裝、容量完全相同的可口可樂和東方樹葉,萬客來的零售價賣得也比物美便宜1毛5至2毛。

▲ 服裝超市不僅賣服裝,還賣低價飲料和零食。圖 / 每日人物攝
在網際網路上,低價並不稀奇,9.9元包郵的服飾箱包哪兒哪兒都是。但線上下,尤其在距離北京國貿只有一站地鐵的雙井,萬客來卻拉出了一場低價消費的奇觀。最初,我只是隱隱約約聽說過這個名字,直到有一天,我在國貿商城撞見一位大姨也挎著它的購物袋,好奇心一下子被點燃了。

▲ 萬客來移動的廣告打到了國貿。圖 / 每日人物攝
這家萬客來在2024年底開業,緊挨著雙井地鐵站,和坐擁華為、大疆、哈根達斯、海底撈等中產消費品牌的富力廣場僅一街之隔。背靠的富力城A區,均價近10萬一平米,住著不少在國貿500強企業、金融機構和律所上班的“精英打工人”。
但這並不耽誤萬客來站到精英感的完全對立面,用簡陋但直接的貨架陳設、土味卻上頭的叫賣吆喝,以及最關鍵的——“彷彿回到10年前”的物價,給CBD人民帶來了不止一點小震撼。
工作日下午出來逛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接完放學的孩子剛好來挑選便宜的日雜百貨。但讓我驚訝的是,這麼一個看上去年代感十足的賣場,還吸引來不少年輕人。
一位粘著仙子假睫毛的精緻女孩,在金屬貨架上一堆熟悉中透露著陌生感的包包裡來回挑選、試背。乍一看,它們有著Miu Miu保齡球、Gucci老花和愛馬仕Kelly的影子,但寫著“羅耶爾·葵爾”“仟嶼熙”的吊牌和59元、69元和139元的價格,註定不會刺痛錢包。
在這裡,經典與潮流齊飛,仿款共原版一色。和若干年前,盯著耐克和阿迪達斯做仿款不一樣,如今“山寨”市場最炙手可熱的品牌,已經換了一波。到萬客來服飾區逛一圈,抬頭是The Noth Face的衝鋒衣,低頭是UCG的雪地靴,中間則是Miu Miu和Lululemon的多重宇宙——MIN MIN、MIO MIO,LULUOMEN、LULNLEON和LULU//MAN——26個字母不夠用,符號也能往上湊。

▲ Lululemon的多重宇宙。圖 / 每日人物攝
當下最火熱的二次元的光,也照進了萬客來。帶有透明軟殼的“痛包”(別上了徽章的包包)擁有專門的一片展示區,甚至“買痛包送吧唧(徽章)”。在這個區域,所有熱門IP都擁有姓名,Chiikawa的小八成了三麗鷗庫洛米的頭套,泡泡瑪特捧紅的LABUBU被印到了洞洞鞋、T恤和各種玩具上。

▲ 最火熱的二次元的光,也照進了萬客來。圖 / 每日人物攝
萬客來打出的口號之一是“挑戰網購”,精準地抓住了不少消費者的微妙心思。線上下單、包郵到家是很便利,但線下薅看得見、摸得著的羊毛,或許更能體驗穩穩的幸福。
Lucy從事廣告行業,去年年底聽說雙井開了一家低價服裝超市,第一時間就跑去湊了熱鬧。在一眾“便宜貨”裡,她先是看中了一條燈芯絨質地的短褲,只要49元,一同去的朋友也拿了幾件家居服。
血拼時,Lucy有些興奮,特意把價籤拍下來發給朋友顯擺,回家後,又迫不及待地洗了褲子,第二天就穿去上班了。沒過多久,她覺得上次還沒逛過癮,又去了一趟,拿下一件168元的PU皮面料羽絨服和一套春裝,加起來一共200多元,“這個價格在北京線下不用砍價就能拿下,實在太少見了”。
這個價位的衣服,網購一搜一大堆,但萬客來勝在能夠上手摸,反覆比較、挑選。不過,Lucy對這些衣服也有著清晰的定位,“打工能穿就行,真要追求質感就不太合適了”。
或許因為不少老年人來逛,萬客來在賣場過道擺放了供顧客休息、帶靠背的座椅,但鮮少看到有人坐下。尤其是“秒殺”時間一到,全場幾乎所有顧客都直奔“限時秒殺區”,一邊用目光掃視商品,一邊手裡加速挑揀。
被放到秒殺區的貨品一般是別的區域的滯銷品,這一點萬客來也不藏著掖著。雖然這個區域的衣服不退不換,但在經驗老道的消費者眼裡,“秒殺品”搶到就是賺到,比如一件70元加絨的衛衣,秒殺時只需10元就能帶回家。
穿衣鏡前,甚至站了一位藍眼睛的俄羅斯小夥,前後換了三四件黑色束腳褲,連喊幾聲“Cheap!Cheap!(便宜!便宜!)”作為對比,那一天他身穿正版潮牌Stussy外套,一件就要2000多元。

“東北服裝大集”,闖入北京

在進軍朝陽雙井之前,萬客來已經把門店開到了北京昌平和房山。昌平的萬客來位於5號線立水橋站附近,距離住著十幾萬北漂、有著“亞洲最大社群”之稱的天通苑只有一兩公里。
在西二旗上班的大廠員工林蕊,經常去逛昌平這家萬客來,每次一進賣場大門,她就像是回到了東北老家。在黑龍江綏化,衣世界、火狐狸、千衣酷等等服裝超市開了很多家,從價格到款式再到銷售模式,都和萬客來如出一轍。作為逛街愛好者,林蕊每次回老家都會跟姐姐一起去服裝超市,即使逛完一圈什麼都不買,也很充足。
在北京逛萬客來,給了她久違的熟悉感。從《郎的誘惑》到《蘋果香》,賣場裡飄蕩著的都是東北廣場舞的熱門曲目。留心觀察後她發現,店裡好幾處都擺上了移動音響,有的拿來放土嗨音樂,有的用作通知促銷活動。越走近音響,DJ的聲音越震撼,“東北味兒撓兒的一下回來了”。
至於定點開啟的秒殺,更是林蕊早就習慣的“保留節目”。在東北的服裝超市,售貨員時不時就會拿起喇叭,吹響秒殺的號角。就像網購有線上秒殺專區一樣,萬客來也在賣場空地開闢出一塊地方,甚至為了方便顧客當場付款,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收銀臺。
“秒殺”一旦開始,男女老少就撒開了手、啟動“戰鬥模式”,拿出他們多年來趕大集挑選白菜的眼光,審視起衣架上的衣服,熱鬧程度不輸菜市場。折扣商品和力度,每一次都不固定,但守著秒殺的顧客總能在每天上午10點半,和下午的2點、4點、7點準時出現。

▲ “秒殺”時間一到,全場幾乎所有顧客都直奔“限時秒殺區”。圖 / 每日人物攝
雖然沒有開到林蕊的老家,但“東北味兒”十足的萬客來已經成立了20多年,在全國超20個省市開出了近200家門店。大規模的擴張發生在最近一年,北京、長沙、濟南、武漢、合肥等大城市都有了這家服裝超市的身影。
據Tech星球報道,萬客來的選址大都緊鄰城市核心商業圈附近,門店大多位於B1層、B2層,總面積4000至8000平方米,一些面積更大的店鋪可能上萬平方米。每當有新門店開業時,引流的手段也相當成熟、接地氣,一般會找本地的探店博主做推廣,到了一些三、四線城市,還會找廂式貨車刷上車身廣告,放喇叭全城兜圈巡遊,以及安排舞獅表演吸引客流。
昌平這家萬客來位於商場B1層,往上逛,1層有打5折到8折的美特斯邦威和TOPFEELING,2層有折扣店BIGOFFS,店裡的阿迪達斯、PUMA、斯凱奇等國際運動品牌也賣出了一兩百元的價格。但把這些店裡逛的人全部加起來,都不如萬客來一個女裝區的人多。一位中年女子從商場大門進來,徑直向一旁的保潔人員詢問“萬客來怎麼走”。
和不少十幾、二十年前的縣城賣場一樣,萬客來的門店並不精緻,光禿禿的金屬貨架下,無法對齊也關不緊的櫃門微微敞開,新開的雙井店甚至還有沒完全拆掉的圍擋,裡面隱約飄散出裝修的刺鼻氣味。
在這裡,一切都圍繞著實用展開。一根半圓形不鏽鋼管靠牆固定,再掛上一片簾子,就是萬客來簡易實用的“試衣間”。在這裡,想試幾件衣服就試幾件,沒有售貨員催促,也沒有任何限制,經常有人捧著小山一樣的衣服開始試,一次帶走好幾件。這也是全場最繁忙的地方之一,經常排隊。有人因此總結了在萬客來試衣服的攻略:穿上緊身衣和鯊魚褲,就可以不用遮擋、原地換衣,直接往身上套就行。

▲ 夠不著的衣服,顧客可以自助拿挑杆挑下來。圖 / 每日人物攝
哪怕逛了不少類似的服裝超市,萬客來的價格還是讓林蕊感到吃驚。同樣一件小狗刺繡logo的襯衫,她在吉林花了139元才買到,在萬客來只要69元。另外一件蛋白革短款外套,綏化商場裡標價三四百元,萬客來只要149元。
讓林蕊驚喜的,還有萬客來的2元小商品專區。3粒掛衣鉤、一包80抽的溼巾和100節垃圾袋,統統只要2元。被問及萬客來的衣服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售貨員說,所有貨品基本上都由採購經理負責選品,然後超市直接和廠商進貨,大批次可以壓低進貨價。
戲劇性的一刻在結賬時出現——在這麼一個性價比拉滿的地方,一個購物袋竟然要8毛。林蕊當即決定不要了,轉而扯下一節垃圾袋,把剛買來的衣服和零碎物品塞了進去。

消費降級的盡頭

每個人來到萬客來的理由都不盡相同。
那位俄羅斯小夥告訴我,他是來北京旅遊的,在本地朋友的推薦下來這裡買衣服,驚訝地發現每一件都很便宜。
而週末逛萬客來,則是大廠人林蕊感受生活的一種方式。平日裡,她每天要在工位待10個小時,除了和資料打交道,就是將工作交接給“帶著淡淡死感”的同事們。在她看來,西二旗幾乎沒有什麼休閒方式,她時常會想念在東北各種超市、大集閒逛時,那種自由放鬆的狀態。
林蕊也去過北京其他服裝商場,都找不到在東北逛的感覺。百榮的衣服也有便宜的,她買過一件20元的黃白條紋針織衫,一開始摸起來質感不錯,但下水以後從S碼縮水到了XS碼,不僅如此,冬天穿特別容易起靜電,“差點沒把我電死”,最後,這件針織衫穿了兩三次,就進了垃圾桶。
沒關閉之前的西單明珠,她也經常去,但不砍價就容易吃虧,衣服的質感也沒有想象中的好。綜合下來,“還是萬客來價效比高一點,質量不錯,隨便試穿不會有人盯著,還不需要砍價”,她說。

▲ 週末逛萬客來,是大廠人林蕊感受生活的一種方式。圖 / 訪談者提供
如果回到三年前,Lucy絕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走進萬客來這樣的服裝超市,甚至反覆回購這裡的衣服。剛進入廣告行業時,即便每月薪資到手不過七八千元,她都能咬咬牙買下一條1789元的裙子。每次出門逛街,她先去ONLY,再把 LILY 、太平鳥、樂町、詩凡黎這些品牌連著逛一圈,冬天一件貴一些的羽絨服,就能花掉500至1500元不等。
但最近一兩年,公司效益不好,老闆“一不開心就看考勤”。以前還可以用調休抵扣遲到,後來全公司都換成了指紋打卡,每個月只有3次遲到1小時以內的機會,超時就扣半天工資。去年,說好的漲薪也泡了湯,老闆給她的理由是專案組指標沒定下來,年底再說。但過完年後,老闆再也沒有提起這件事。
年終獎沒有,過節費沒有,專案提成也沒有。Lucy最近已經動了跑路的念頭。在這個工作隨時會出現變動的關口,她也有意無意地開始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過去喜歡什麼東西,不是太貴就不會糾結,直接買下;如今,不少加入購物車的衣服、鞋子,一躺就是幾個月,反覆點開都沒捨得下手。
同時,Lucy也漸漸發現,她曾經喜歡的一些品牌,“溢價是真的嚴重”。有一次她去店裡,店員給她推薦了一件露肚臍的上衣,穿在身上效果不錯,但當她翻開弔牌,發現這件布料一隻手都攥得過來的衣服標價600多元時,她扭頭就離開了。
萬客來的出現,一度讓她重新“大方”起來,一次買好幾件都不心疼。她的心得是,避開那些帶大logo、把“我是仿品”寫在臉上的衣服,專門挑設計簡單大方、手感摸著舒服的,一般不會踩雷。

▲ 灰色春裝,“用來上班穿剛剛好”。圖 / 訪談者提供
也有例外。花168元買來的“PU皮羽絨服”實際上並不是羽絨服,填充物寫的是絨絲,也並沒有標明充絨量。穿了幾天後洗了一次,整件衣服散發出淡淡的臭味,她直呼上當,再也沒穿過。
雖然低價是一把鋒利的武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在低價的面子上,說服自己接受萬客來的審美。林蕊的媽媽就很嫌棄女兒在萬客來的戰利品,“怎麼說也是工作的人了,要穿得像樣一點”。
家在武漢的陳棲,過年期間陪媽媽去了一趟萬客來。因為之前買的1元一條的枕巾用著不錯,媽媽就拉著她一起去逛。但就連媽媽都覺得,裡面賣的衣服看著“醜哭了”。陳棲也完全欣賞不來裡面賣的一些蕾絲和珍珠鑲邊的服裝,“我可以接受土,但接受不了用力過猛的精緻土”。
但最近,林蕊又買下一件69元的藍色小香風外套,“質感摸著不錯,(穿上之後)人看起來都比工位上的自己更精神了”。她還有點後悔,沒有拿下另一件白色運動外套,衣服上的拉鍊被精細地包了邊,版型看著也板正,“穿起來效果和迪卡儂買來的差不多,價格卻只有一半”。
對她來說,逛萬客來不是消費降級,而是“花小錢辦大事”,解決了不少場景的穿衣需求。但也有不少顧客發現,為了省錢買了萬客來的東西,反而給自己添了堵。
雖然萬客來承諾“終身售後”“不滿意就退錢”,但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會得到支援。座標山東某地級市的王伊,有一次在萬客來買了一雙鞋,回家試過一次沒走幾步路就覺得腳不舒服,後來她帶著鞋想去售後服務處退貨,卻被以“鞋底太髒”為由拒絕了。
退貨失敗以後,王伊機緣巧合下,還是應聘成功,成了一名萬客來的售貨員。她形容這份工作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累”,正常晚上8點40分下班,但遇到客流量大的時候,工作幹不完,就得加班到晚上10點半,中間無法休息。臨到下班時,還經常會有疊不完的衣服加進來。
沒幹兩個月,她就辭職了。即使曾經是萬客來的員工,王伊也沒買過裡面的衣服,“穿上不好看,顯胖”。
(文中講述者皆為化名)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標星,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還請點選星標🌟“每日人物”,及時接收每篇新鮮出爐的推文,我們期待與你的每一次見面。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