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寫總結超了字數,就被罰7000元?

2025年第一卷公司橫空出世了。
這是武漢一家民企,前幾天它發了蓋章檔案,說有381名員工因心得體會字數不符被罰。
原來這家在當地招工待遇中等偏上的民企,要求員工圍繞年會董事長講話及公司管理規定等撰寫學習心得體會。
還必須感悟深透,字數在800字至1000字。
看著也稀疏平常的,於是員工和幹部沒多想,寫好後就交了。
但不久後,一紙檔案下來他們成了被嚴肅通報批評的物件。
因為寫的字數不在八百至一千的區間內,多一字少一字都會被被罰。
5元一字,幹部和員工一視同仁。
其中,楊某某最慘,要被罰6990元。
另外,也有員工少3個字被罰15元。

“幸福的員工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員工各有各的不幸。”
只不過不幸者一罰就罰大幾千的代價,實在有點大。
萬幸的是公司又說最高罰200元。
但這不意味就沒彩蛋了。
趙同學因為抄襲同事,罪上加罪被頂格罰了300元,在公司奇葩罰款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檔案上還說這些錢會從二月工資里扣。
你看這樣避免了中間商賺差價,多為員工著想啊。
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規定就是規定,一開始說了不超千字,你不會看嗎,不遵守規則還有理了啊。
但稍微有的職場經驗的人都懂,這類學習心得、工作總結還是字數越多越好。(下文DeepSeek例子裡也會提到)
本身也都是可以糊弄過去的,你寫的少反而可能遭退回重寫。
那何必較真呢,所以這標準就很離譜。
再說說本意,寫這千字的總結為了不想讓大家在文字上花費太多功夫。
你沒看錯。
你既要深刻領會董事長講話,騰出時間寫心得體會;又不能寫多,洋洋灑灑寫兩三千字,領導會認為你不幹正事,只在文字工作上偷懶耍滑,那就要罰你。
這不是形式主義,那什麼是呢?
我們還要注意,檔案裡有一句話,要求感悟滲透。
現在的情況就是,面對至少4份公司檔案,真要感悟透徹的話,兩三千字都打不住。
所以字數限制本質上就可能違背了寫總結的初衷。
特別是憑啥從字數上判斷人有沒有好好工作。
如果一個員工認真總結但寫了790字,就被認為不合格而罰款;
另一個敷衍幾段話卻剛好湊足800字,就可以達標,這本身就是一種荒唐的邏輯。
更何況這公司也是實體行業,不是搞務虛工作的。現在非得從文字工作考察員工的工作態度,也是沒事找事了。
還是你不能寫多的文字工作。
那這就跟不讓員工開小差的規章制度不一樣,純粹是糟糕透頂的服從性測試。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網友覺得有了DeepSeek這樣的工具,為什麼不去用呢?
2.1
我一開始不做字數要求,不做感悟深透的要求,只說環保企業普通員工的心得體會。
出來是這樣的,它預設必須超千字(實為1133字),再次表明武漢那家公司的字數要求本身就不合常理。
上下滑動 · 檢視完整內容
2.2
接著我把字數和感悟深度的要求都提上,它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上下滑動 · 檢視完整內容
結構清晰,有英文專有名詞,空話大話比例明顯低了。
而且,你會感覺一個員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董事長講話巧妙聯絡起來來了。
關鍵是用時19.59秒,你覺得不夠完美,可以在這文章基礎上錦上添花。
2.3
我們還可以做得更精細,於是我把這次武漢企業名字和企業檔案裡的要求一塊拋給DeepSeek。
沒成想它寫的好的同時,還陰陽怪氣了一把。
“罰款上限200元傳遞了糾偏與教育並重的管理智慧。”
“公司對制度執行近乎嚴苛,但企業文化中仍不乏人文關懷。”
聽聽這話,我要是董事長,我立馬把他提級到董辦。
但用AI寫真的有用嗎?
服從性測試的關鍵不在於你逃脫服從,而在於他就是要測你,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這事就是那事。
所以完全可以換個場景,要求員工現場手寫,反正有的是辦法拿捏。
畢竟AI不能代替打工人背鍋,AI也不能代替打工人被PUA。
少有的好訊息是有檔案保留下了這份規章,到時候打工人走仲裁或許會高效一些。
但這種奇葩罰款規定也不是個例。
你看,
哺乳期員工要寫心得,抄錯一個字要被罰50元;
天氣熱穿短褲上班的員工被“樂捐”50元。
聊天不及時、備註不規範、朋友圈漏發,都可能被罰。
罰到你連老媽都不認識為止。
有的公司為了對員工圍追堵截,在廁所裡撞了攝像頭,把員工蹲坑網玩手機抽菸的畫面拍的一清二楚。
並且放在公告上,頗有一種以儆效尤的姿態。
當然,有的罰款是為了讓大家全心全力工作,畢竟企業付了你工資,它有理由想在你身上得到可觀的回報。
有的罰款則是企業為了提醒安全生產、保持工作環境乾淨整潔。
但上面這些案例明顯跟KPI無關,更像是企業進行形式主義管理的一個體現。
而且這些操作真的不違法嗎?
畢竟企業就沒有罰款的法定權力啊。
但沒辦法。
罰著罰著,員工離付費打工的狀態恐怕也不遠了。
畢竟求職者太多的市場環境下,有的勞動者只好把尊嚴讓渡給企業和老闆,為擁有一份工作。
好在這些現象本身就是極少數的,事發後也基本得到有效遏制。
但大家已經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就像知乎一個熱門回答說的:為什麼中國企業幾乎沒有輸出先進的管理理論?
裡面幾乎一邊倒地批評中國民企管理粗暴,大多處於前現代水平。
這時候有人說,這是誇大其詞,打工人在過度放大自己的情緒,中國企業管理水平沒那麼差,歐美那些也沒那麼好。
橫向對比結果怎麼樣,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過度內卷沒有意義。
因為只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員工績效才會事半功倍。
這個道理很多企業都明白。
你看,國外CEO砍掉百萬年薪給員工漲薪後,公司收入漲三倍。
國內胖東來的員工很有幸福感,現身說法表示:“我們不是把商品銷售給顧客,而是把幸福傳遞給顧客”。

另一邊,當公司把折騰勁全花在員工身上,員工又怎麼安心做好工作,帶來想象不到的效益呢?
說來說去,環境無比重要。
就像此時此刻,很多網友也會在這起事件下刷評論:
“杭州是6000條小龍里面養出了6條真龍,而**是直接想養6條龍。”

這是網友強行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情放一塊說了,但背後打工人的訴求不言而喻。
人才得到尊重的前提是人得到尊重。
隨著用人成本增加,以及有的行業用工荒出現,未來“你不幹有的是人幹”的情況想必會有所改善。
甚至可能出現員工面試老闆的一幕。
想想也挺美的啊。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7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