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鄙視鏈…

01
說實話,我越來越不喜歡刷朋友圈了。
一方面是無用的內容越來越多,另外一面是多了很多酸味。
起先是有人將微信頭像分為幾個等級,還分出了渣男渣女慣用的頭像,雖然我們都知道一點道理也沒有,但還是有很多人追捧著。
後來微信暱稱也有了等級,用自己真名的覺得用英文名的虛偽,用表情當暱稱字首的瞧不起暱稱前帶A的,現在就連朋友圈,也要分個高下。
最常見的就是朋友圈全部可見鄙視設定三天可見的。
我想很多人都曾設定過朋友圈三天可見,微信剛開放這個功能的時候,隨意點開幾個朋友的朋友圈,很多都是三天可見。
那時大多數人都覺得新奇,從而會去嘗試,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畫風就變了,很多人說那些設定三天可見的人是為了顯得自己比較高階。
這下子設定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就成了公敵,在全部可見的人眼裡,那就是裝逼。
我不加你好友可以看到你十張帶有照片的朋友圈,沒想到加了你好友卻只能看到三天的動態,那我還加你幹嘛,不如刪了算了。
這種論述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卻經不起推敲。
難道你加一個人作為好友就只是為了看他的朋友圈嗎?人家設定三天可見的也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設定的,他的所有好友也和你一樣只能看到三天的動態,為什麼你會覺得對方不可理喻甚至因此生氣呢?
有時候我都想不明白這有什麼好爭的,無論是設定朋友圈三天可見和抑或是全部可見,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當事人想換種心情而已,何必糾結那麼多?
02
不做微商的鄙視做微商的。
這種鄙視是有他們的理由的,在他們的眼裡,微商們都是“左手事業右手家庭,賺錢養家貌美如花兩不誤。
今天喜提寶馬賓士,明天波音737,後天連和諧號和遼寧號都收入囊中,你不做我的代理,是你人生的一大損失。
但你以為做微商的就真的甘心被這樣鄙視嗎?那可不是。
前幾天有一篇傳播的很廣文章《我被做微商的同學拉黑了》,大意講的是,你在鄙視做微商的人同時,微商也在鄙視你。
為什麼?
因為那些看不起微商的人,實際上憑他們的經濟能力可能連微商的貨都買不起,然而他們竟然還敢瞧不起微商。
在微商們的邏輯裡,我發朋友圈賣貨,利用我本身的資源來賺錢,關你什麼事,輪得到你來說三道四,不喜歡隨便你拉黑刪除,畢竟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過了。
而我們的邏輯是:你做微商,管你賺多少,反正你賺的都是不正當的錢,要麼賣假貨,要麼拉人頭,總之我對你沒好感。
這種思維上差別造成的結果自然是雙方都沒有好臉色看。
有時候我也挺煩微商,每天要刷十幾條朋友圈,還有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微商語錄:
不要問我,跟我做代理,能掙多少,當你問這句話的時候,你的思想還停留在給別人打工的階段,你得問你自己想掙多少,你不是跟我在做,我只是你的倉庫,而你是boss…
成功不是先有錢,而是先有膽!有很多代理說她不好意思刷屏,因為她很在乎朋友,怕被人遮蔽。首先,我想說我在乎朋友的程度不比你低,其次,一個合格的朋友是讓自己變得很強大,然後給你周圍的朋友帶去正能量,那麼你們才會越來越好,共同進步!要改變先從思想開始,一切行動源於思想!
今天一個客戶問我,怎麼我的東西那麼貴!我告訴她寶馬,賓士也貴!開的人越來越多!夏利很便宜,倒閉了!你嫌我的貴我不怪你!沒人逼你做護膚!沒人逼你讓你自己變得更漂亮!也許只有你老公有了外遇你才會明白…
但後來我漸漸發現,微商也有一些改變了,他們不在滿足於喊口號講大道理,而是會和朋友圈裡的人很“走心”地聊天,儘管還是很套路。
我倒不是想給微商洗白,即便是在現在,心理上仍然對微商有一種莫名的抗拒心理,只是想法上有了一點變化。
我在努力工作賺錢,他們也在用他們的方式賺錢,說到底,大家不過都是為了生活而已。
03
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座標鄙視經常發朋友圈座標的。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的朋友圈,就會時不時看到有一些人在發動態時會帶上他們所在的座標,有可能是學校,有可能是各種旅遊景點,有可能是你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地方。
有時候他們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但在別人看來,可能並非如此。
有一次我和一個大學的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她顯得特別地來勁。
因為她是那種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去當地的網紅店探店,然後習慣性地打卡發朋友圈定位的人,而她這樣的做法的後果就是經常引起別人的反感。
月初她她去杭州玩的時候,因為發了一家杭州當地網紅店的座標,就有人在底下評論說:
“很了不起啊,能不能不要秀了,煩死”
“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去過嗎,每次都要發朋友圈”
尷尬的是,評論的人有一些還是她以前一直覺得還不錯的朋友。
這些評論差點把她給氣哭了,“我這一年其中的一個願望就是把杭州所有的網紅店都打卡一遍,沒想到這也要被攻擊。
雖然她很傷心,但其實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我曾經問過一個不喜歡別人發座標的朋友,我問他為什麼討厭別人在發朋友圈時帶上座標,他反問我說:“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這會發一個美國紐約的座標,沒隔幾天發一個米蘭秀場座標,白天發一個W酒店的座標,晚上又發一個星巴克的座標,你心裡會舒服嗎?”
每個人都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也不就不同。
你發座標定位的時候是快樂愉悅的心情,別人看到時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別人不喜歡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這種現象,只是這種現象剛好發生在你身上。
但你需要為此難過和道歉嗎,也並不需要。
04
在朋友圈裡,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人在互相diss的場面。
我見過因為一條評論,一個點贊而大發雷霆的,也見過因為一條朋友圈而吵得不可開交的。
從不發自拍的嫌棄自拍九宮格的,一天到晚在憂傷和一天到晚在勵志彼此看不起,集贊求轉發和為自己的孩子拉票認為對方和自己也沒啥區別……
鄙視鏈下的朋友圈,我們感受不到每個人分享快樂的喜悅,有的只是一股濃濃的暗自較量和攀比的味道。
但這種由朋友圈而帶來的爭吵除了破壞一個人美好的心情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意義。
你發朋友圈且朋友圈能帶給你正面的回饋,那就可以了。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朋友圈的本質是我們用來記錄生活的,從來都不是為了發給別人看的。

這裡是送命題,提供一些可能不太一樣的觀點和想法,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