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女生最愛的化妝品,或價格暴漲!特朗普新關稅攪動全球美妝市場!從此你的這些化妝品,全都漲價….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一紙關稅政策,讓全球美妝行業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在美國,消費者的購物車被迫“提前囤貨”,而韓國護膚品——也就是廣受歡迎的“K-beauty”,正面臨價格飛漲的危機。

這一切的背後,是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掀起的全新貿易戰火
全球美妝市場在2023年已突破4,000億美元,預計將在2028年接近6,000億美元
其中,北美市場佔據了至少20%的份額,而韓國,早已悄然取代法國,成為美國護膚品的第一大進口國。

K-beauty:不僅好用,還曾經“便宜”

對精緻護膚的熱愛,讓美國消費者在過去幾年瘋狂愛上了K-beauty。
從舒緩的艾草、修復的積雪草,到滋潤的蜂膠與蝸牛黏液,韓國產護膚品以高性價比和創新成分風靡全網。10步護膚法一度成為疫情期間宅家護膚的完美替代。
而K-beauty之所以脫穎而出,關鍵一點就在於——“看起來高階,價格卻親民”
但如今,這一優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加稅陰影下,品牌創始人也在焦慮

加州K-beauty零售商Christina Im透露,她的店鋪Olive Kollection最近為搶在關稅前囤貨,不惜動用近4萬美元的現金儲備。但幾天後,政策突然變更,25%關稅暫停,改為10%的統一稅率,她瞬間陷入庫存積壓的困境。
“護膚品也是有保質期的。現在庫存這麼多,我們還得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儘快賣出。”——Christina Im
另一位焦慮中的聲音,是韓裔美妝品牌Krave Beauty的創始人柳麗娥(Liah Yoo)
她在社交媒體上直言:“我們的理念是提供低於28美元的可持續高品質護膚。七年來,我們從未漲價。但現在,可能我們也無法避免了。”
她坦言,中國製造的包裝材料由於大規模、價格低廉,幾乎是美妝品牌的“生命線”。而如今這些產品將面臨高達145%的進口關稅,不少品牌或將不堪重負。

“一支唇膏,也可能被波及”

你以為只有海外原裝的產品才會漲價?錯。
Liah Yoo透露,就算產品是在美國本土生產,只要某個原料,比如一個來自中國的橙子萃取物,也會因加稅被迫更換供應鏈。
而這意味著:重新尋找替代原料、做穩定性測試、匹配原有配方中的每一個細節,整個過程費時、費錢、費神。

消費者在囤貨,品牌在應變,TikTok在揭開“真相”

社交媒體上,美國使用者已經開始向美妝博主請教“現在囤貨還來得及嗎?”而與此同時,一些來自中國的製造商正在TikTok上“爆料”:
一款在法國賣上百美元的奢侈品唇膏,其實製造成本可能不到5美元。
這讓美國消費者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加稅影響的不是“奢華”,而是整個供應鏈

全球市場,是美妝行業的“命脈”

美國個人護理行業委員會(Personal Care Council)執行官弗朗辛·拉莫里埃洛(Francine Lamoriello)指出:
“進入全球市場是這個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在美國創造了460萬個就業崗位,製造產值超過680億美元,年GDP貢獻超3,000億美元。”
換句話說,任何破壞國際供應鏈的政策,最終都會傷害到美國本土的就業與經濟

“不確定”,是現在唯一的確定

儘管特朗普隨後給出了90天的“緩衝期”,但市場的不安仍在蔓延
對於像Christina這樣的創業者來說,這些政策的反覆無常更像是“隨時炸響的定時炸彈”:
“我們還是焦慮……每天都在想:明天又會發生什麼?”

K-beauty還能“平價”多久?

韓國護膚品的成功不只是因為它的包裝漂亮、質地溫和,它還代表了一種以合理價格享受高品質的護膚哲學
關稅的升溫正逐步抹去這最後的“親民標籤”。如果說美妝是一場“全球合奏”,那眼下,或許正處在最緊張的變奏。
📌 劃重點:
  • K-beauty價格或將上調,因美韓貿易政策波動
  • 中國供應鏈受重創,影響美妝原料與包裝
  • 品牌創始人坦言:無法不漲價
  • 消費者正在搶購囤貨,但這可能只是開始
關注星尚君,獲取更多全球美妝趨勢、供應鏈背後的秘密,和你錢包未來的護膚策略!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