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人的不同,真的都看成績嗎?
看,也可以不看!


高考出成績了,網上到處洋溢著高分考生的笑臉。
有人喜極而泣、有人尖叫大笑、還有人成績剛一查完,北大就打來了電話……
就在眾人為高分歡呼雀躍的時候,沒考好的孩子們也悄悄上了熱搜。
在知乎熱榜上關於要不要復讀的話題掛了很久,很多考生成績一出來就開始琢磨要不要再熬一年。
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很多人看來高考太重要了。
因為,高考成績讓大家的人生開始了第一次分級,有人變成了明日之星、有人變成了炮灰。
難道,高考成績就真能決定一切嗎?

圖 | 源於《天才槍手》劇照

高考成績確實能夠決定很多東西!
●決定你上什麼專業
在競爭領域開發的今天,高分可以從不斷湧入的人才中做出最優選。
這是各行各業的門檻,律師必須讀法學院、金融精英就得是名牌大學的商學院,越多金的行業門檻越高,沒有上過指定專業、指定學校畢業,幾乎是難以拿到入場券。

成績好的人就能任意選專業,成績不好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有人還會去上不擅長的專業。
棄醫從文的事情從來都不少,可棄文從醫的事情壓根就不會有。
這應該就是高考之後,每一個考試面臨比挑選學校更重要的事情了。

●決定你在什麼圈層
在某短影片平臺,有一個影片特別火。
凌晨三點,大專生們正拿著手機玩遊戲,把時間都用來玩了; 清晨十點,普通本科生全都趴在桌子上睡覺,根本無視講臺上的老師在講什麼; 凌晨一點,清華北大的自習室裡依然坐得滿滿當當,有人在看書、有人在做題、還有人在練習第二天上課要用的PPT。

圖 | 源於《墊底辣妹》劇照
雖有誇大的嫌疑,但網友都紛紛認同——高考成績正在對人進行分層,你在什麼檔位就會被什麼樣的環境塑造。
●決定你未來的收入
在經濟學有這樣一個概念——人力資本。
所謂人力資本,是指一個人所受教育的水平,學歷越高、學校背景越好。
經濟學家發現,人力資本越高的人,賺得錢就越多。
一些經濟學家直言,人力資本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如果你手裡有一筆錢,與其想著買房、買黃金,不如直接砸給孩子,讓他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等孩子畢業的時候,工資的漲幅是很快就能把投資的錢賺回來的。
按照智聯招聘歷年應屆生薪資調查,結果也都如此——學歷越高薪酬越高,要不然年年都會有應屆畢業生拿下年薪百萬的offer。

圖 | 源於《墊底辣妹》劇照

即使如此重要,但也遠沒有到能夠決定一切的地步!
高考始終只是我們人生前18年的一個總結。
聰明的人,以高考作為另一個起點,別人泡妞、他在圖書館;別人包夜混網咖、他在圖書館;別人渾渾噩噩不知時間,他還在圖書館。
一日兩日、一年兩年,等到再次相聚的時候,那時才知道曾經同水平的人,如今差距比人跟鬼的都大。
曾經網上流傳兩份名單: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
、
王式丹
、
畢沅
、
林召堂
、
王雲錦
、
劉子壯
、
陳沆
、
劉福姚
、
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李漁、洪昇、顧炎武、金聖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這裡面你認識最多的名字是哪一份?
其實第一份全是清朝科舉狀元,第二份則是當時的落第秀才。
所以說啊,人生考場從來不在那幾天的考試。
如果人生考場也有狀元,那一定就是能夠把一手爛牌打漂亮的王者。
想象一下,如果你一出生就因缺氧腦癱,從小說話吃力、肢體不協調,你覺得自己贏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高中輟學,想去打工賺點錢養活自己,卻因為身體問題屢被拒絕,你覺得自己贏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再如果你被父母逼得與一個流浪漢結婚,兩人過著20年的無愛婚姻,你覺得著自己這一生還有沒有可能翻盤?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奪得了自己人生的狀元,她寫的詩火爆全國,她還上了《朗讀者》與董卿一起同臺。
與餘秀華相比,大多數人手裡的牌都好太多太多了,可又有多少人有她這樣的強大呢?

圖 | 源於《墊底辣妹》劇照

哪怕就是那些沒有機會參加高考的人,一樣不會因此就讓自己的人生變成零分。
諾獎獲得者普里戈金曾提出,如果我們用機器去加工機器,那麼精度就會有絕對的損失,每個零件都會有所損失,那麼所有高精度零件組裝出來的機床必然會在整體上下降一個量級。
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用這個機床去加工零件的時候,成品精度又會下降一個量級。
唯有人的雙手,才能提高精度。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高階的製造領域中,沒有參加過高考的熟練技能型人才依舊能夠大有作為。


我不否認高考成績的重要性,但我懷疑多少年輕人正在被它裹挾。
多少人活脫脫像一隻鴨子,從小就被趕著上架、往前走。
沒有哪個鴨子會停下來想一想,這個方向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只是跟著鴨群”嘎嘎嘎“地往同一個方向走。
前方過獨木橋的鴨子掉入了懸崖,後面的鴨子渾然不知,還是繼續邊叫邊走,就像一隻被設定好程式的機器人。
所有鴨子都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一生,不過就是跟著大流往前走。
於是乎,人人都被趕著向前衝,人人都趕著去做人上人。

圖 | 源於《天才槍手》劇照
在極其一致的價值觀中,教育早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分數不再代表需要查漏補缺,而是是否能夠拿到獲取更好資源的手段。
以功利為目的的學習,最後孩子只會淪為分數的工具,而非完整的個體。
十分認同羅翔的看法,人類不該拿動物界的自然法則作為生存法則。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為了不被淘汰,每個人都像動物一樣相互競爭著。
競爭食物、競爭土地、競爭交配、競爭生存。
可我們是人類,如果我們把別人視作競爭對手,那麼我們必然就會被別人視作競爭對手;
如果我們選擇跟別人比,那麼高考必然就是一次殘酷的分級。
但如果我們選擇跟自己比,那麼高考只是人生下一個起點罷了,未來怎麼樣是由今天的你來決定的。
永遠別做那個被外界裹挾的人,終其一生活成一隻被趕著上架的鴨子,怎麼說都顯得過於可悲了。

圖 | 源於《墊底辣妹》劇照

▽
▼
本文為國館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
【墨枝夏裝專場】
專注32年高階真絲品牌,
上衣、裙子,法式、新中式、通勤、極簡,多種風格隨便挑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