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了編輯部刀媽的女兒使用學而思的體驗記錄,反響很大,好多爸媽恨不得立刻買到機子,給孩子用上,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 滑動檢視留言評論 ↓








關於學而思學習機,我也陸續發了以下文章:
開團日期,幾經拖延,現在終於可以確定下來,那就是明天,5月29日,大家可以關注下。
為什麼會拖延呢?
主要是因為學而思的內容太多了!我想幫大家準備一本獨家使用手冊,內容主要有:學習機基本操作、不同孩子的學習方案、小學+初中數學教材的知識點地圖。
真正做起來後才發現,工作量可比預計多太多!我和小夥伴們討論、修改多次,一直在努力……

把教材知識點和學習機影片重點
結合起來,方便大家使用
是我們想做的事~

但好多讀者想盡早拿到機子,加上現在有618首發價活動,所以還是決定先開團,手冊稍晚1-2周發出。
在開團之前,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要說,那就是小學孩子的使用體驗。
我也再次說明下,學習機不是萬能的,不能指望著買一個機子回家,孩子的學習問題就迎刃而解。
它的定位,更像一位學富五車、經驗豐富、無條件聽從家長指令的全科老師,用出好效果的前提是——
家長要足夠了解孩子的情況,找到合適的課程、制定靠譜的學習計劃,並能根據實際情況去解決問題。

而這也正是我早在去年12月就拿到學而思的學習機,卻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開團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多找幾個孩子,踏踏實實地體驗,一方面徹底瞭解學習機的效能、內容、優缺點,督促品牌方不斷最佳化升級,做到心中有底;
另一方面,更是要針對不同的孩子、或同一個孩子不同的學習階段,給出不同的學習方案建議,讓買機子的家庭能真正用起來、用出效果。
上次分享的刀姐,是我們體驗團裡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學習效果立竿見影,所以我們先整理出來了👉高年級媽媽的悔悟:數學要學好,一定抓好這三點
但其實小學才是我們的體驗重點,我找了編輯小夥伴的4個孩子分頭使用,包括叮噹。




在經過無數次的線上、線下內部溝通,無數次和學而思團隊的老師請教、提意見、討論之後,我今天終於能做個小結。
本文的內容主要有👇
一、學習機能解決什麼問題?
二、瞭解自己的孩子
三、學習路徑規劃
四、學習機使用方案
寫完後,發現字數直接超過1萬字,一篇文章看完的話未免太累了,所以我拆成兩篇,今天先發上篇:
學而思深耕教培行業20年,它的口碑和影響力就不用我來說了,只說它在教研這一塊的投入,已經累計超過了10億元。
而現在,這10億元的教研成果,被“取其精華”,以體系化的課程資源形式,裝進了它家的學習機中。
拿到這臺機子,就等於小學到初中、所有學科的內容,總課程時長有1000萬+分鐘。
但是,我不急著為此買單。
為什麼呢?對我來說,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你課程是多,但關鍵得能解決我面臨的問題,不然東西越多,我越找不到能用的。
在蒐集了編輯和讀者的意見之後,我發現我們遇到最多的問題是:
1. 低年級的孩子,家長輔導起來很輕鬆,但越高年級越吃力,到了初中後,基本就使不上力了,怎麼辦?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體驗團雙管齊下:
一方面摸索機子的功能,學習“學習的方法”,另一方面向研發團隊的老師請求理論支撐,努力嘗試用學習機去給出價效比高的解決方案。
這個過程中,得到學而思內容團隊負責人王麗穎老師的指導,讓我們更有底氣。


王麗穎
學而思學習機內容負責人
學而思培優15年一線教師
前好未來toB事業部內容負責人
前好未來教研雲運營負責人
前學而思培優總部教研負責人
體驗團4個孩子,剛好是在數學方面有著不同發展能力的孩子,從4個不同的角度有所收穫。

1號體驗人
01 培優拔高
叮噹平時的閱讀量大,邏輯思考能力和學習習慣都不錯,所以校內課完全跟得上,不用我操心。
對叮噹來說,校內的東西“吃不飽”。我不提倡太雞娃,並不想在低年級就給他提前學後面的知識。
但適當培優拔高,為高年級鍛煉出“學習肌肉”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我畢竟精力也有限,所以這塊還得交給專業老師。
剛好拿到學而思的學習機,老師說裡面的培優A相當於淺奧、培優S相當於奧數難度。
我跟著叮噹上了一年級的培優課,感覺側重於數學思維的引入和啟蒙,不會很難,但思考的角度挺有意思的。

比如一年級培優A(下)第六講《空瓶換水與錯看算式》知識,培養孩子從具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



數學思維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學而思把這個事做成了一整個體系,日拱一卒,慢慢地,孩子逐漸完成思維更新。
順口提下,學而思所有錄課老師的造型、衣服,都是專門設計過的。從這種小細節上,我感受到他們對內容的極致用心,也就更信任他們的課程研發。
不過叮噹目前階段並沒有每天都花很長時間在學習機上,這不現實。畢竟小學低年級我覺得還是要以閱讀為重,且他的興趣課比較多,所以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才安排學習。
目前他對學習機接受良好,每週會用2-3次課,每次半小時左右。雖然用的不多,但學習機的存在,讓我很安心。當叮噹隨時需要學、有興趣學,學習機都規劃設定好了,就有位學富五車、經驗豐富的全科老師在那候著,我也不用迷茫再四處尋找。
王麗穎老師解惑
◆ 一是因為公立校沒辦法因材施教,要面向班級中等水平的孩子授課,這就會導致中上等的孩子吃不飽;
◆ 二是雙減並沒有降低學習的難度,而是減少無效學習/刷題/作業。雙減後不能理解為考試難度降低,因為對於所有孩子來說錄取率不變,甚至五五分流後錄取率更低,表面的“難度降低”實際上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
那我們給孩子投餵培優內容,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好處呢?這其實是順應孩子學科能力培養的需求👇:
《小學數學能力十二級培養課程》

這個對我來說真是幫大忙了,上次叮噹甲流一週+去北京研學,差不多半個月沒能上課,學習機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學、語文都沒有落下。

讓我比較驚奇的是,他很喜歡語文課,在機場、飛機上(起飛前)都看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暑假,我們長的、短的出行計劃已經做了好幾個,到時除了防蚊防曬,帶個學習機“防學荒”也很有必要嘛。
總結
數學課程很強大,語文也不差,英語暫時沒有用上。
機子的優缺點其實是同一個:尺寸不大。優點是方便帶著走,缺點是看著沒有大螢幕舒服。

名字:奧莉
性別:女
年級:一年級
遇到問題:學而思線下課太遠啦!
體驗過程:
奧利是體驗團裡唯一上過學而思線下課的,從大班到一年級上學期暑假,都跟著學而思線下的S級培優老師上課,班級人數在8-10人左右。
老師講課水平相當不錯,孩子也喜歡上,但問題是,上課地點離奧莉家太太太遠啦!來回光路上就要花3小時左右,時間成本實在太高。
奧利媽媽覺得玩耍比較重要,所以後來沒有續課。這次試用學而思的機子,她的評價很中肯——
相同與不同點
奧莉媽媽有特別提到一點,那就是線上下課時,每週一次課,每次課結束後都會留6-7道練習題,供孩子在週中做。
她不會要求奧利集中做完,而是每天做1-2道題,保持練習手感。一開始看學習機,她以為練習題減到了3道題,覺得不太滿意。

後來發現,線下的1次課,搬進學習機後,為了符合用眼習慣,拆成了若干個小節,每個小節後都有3道題,題量不降反升。

所以,擔心練習不夠多的爸媽們可以放心了,學而思不會無故減少或增加內容,一切都是依照課程設計來走的。
總結
學習機讓家長的精力投入比線下課高。但學習機有個最大的優點:節省了路上的時間,想學就學,這個太香了!
王麗穎老師解惑
學習機因為支援線上作答,目前練習題多改編為可自動作答,能批結果但目前無法批改過程。
學習機上的1講,就是原線下班的1講。建議是每週集中一個時間1.5-2小時學習1講的內容。
線下課目前按照雙減要求只能提供素養方面的培訓,本身和我們學習機的內容是有本質區別的,但是選擇哪塊來學習,還是要看孩子的具體需求來確定。

名字:皮皮
性別:男
年級:二年級
遇到問題:
面臨“二升三”過渡期,查缺補漏
體驗過程:
皮皮很聰明,但性格比較跳脫,屬於那種“我覺得我能考100,老師怕我太驕傲,於是扣了我10分!”的孩子。
下學期就要上三年級了,皮皮媽心裡打鼓,挺擔心他會遇上傳說中的“斷崖式下跌”。怎麼辦呢?
當然是趁三年級還沒來,趕緊鞏固校內知識。

所以皮皮用得最多的是數學校內精準查缺補漏功能,具體怎麼用呢?




據說皮皮做題時相當“熱鬧”,遇到難題嘰哩哇啦,做對了帥到飛起,簡直把做題當成玩遊戲了,因為它們的機制非常像。
現在皮皮把這學期的知識點補得差不多,皮皮媽掌握了比較真實的情況,終於能夠安心些了。
總結
精準練實用、好用,誰用誰知道。
王麗穎老師解惑

01 奧數培優
刀弟對數學有特別濃厚的興趣,主要體現在:校內考試時,題目越難,得分越高;校外則透過看書的方式追著學高年級數學知識。
數學老師建議他去學奧數,但雙減後線下非常難找到培訓班。
拿到學習機後,刀弟最先做的事是學習高年級的方程和幾何課,把最想學的知識點過完。

然後才開始學思維拓展(即奧數)模組。
和培優A、培優S不同,思維拓展開始前,會有定級測評的練習題。




現在基本每天上20-30分鐘,學得樂呵呵的。不過,他的消化吸收不一定徹底,感興趣的會花比較多時間研究,不感興趣的,當連續劇看完。
刀媽說先讓他接觸一番,後面再想辦法按體系學習。
他還經常想偷看初中物理化學生物課。刀媽擔心他眼睛近視,時不時發出“不許再學”的警告,也是醉了。
02 提前學
有刀姐的慘痛教訓在前,刀媽認為5-6年級時肯定得接觸初中數學。關於這一點,她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高年級媽媽的悔悟:數學要學好,一定抓好這三點。
5-6年級聽著很遠,其實也就是明年9月份的事。如果是以前,她可能又得四處找課程,現在有了學而思,心頭大患終於解決。
總結
課程資源強大,適合有餘力探索的孩子。就是時間不夠用,眼睛要注意,為難。
王麗穎老師解惑
A級是校內到奧數的銜接課,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重點就是A級,S級就已經基本都是奧數的內容了。
思維拓展是奧數杯賽難度的,是在S級的基礎上,不僅難度有增加,而且是把計算模組、計數模組、應用題模組、幾何模組、組合模組、數論模組、行程模組單獨拎出來模組化學習,屬於奧數杯賽難度。
如果學習機內建題目已經能滿足孩子,可以不用再買紙質書籍。如果孩子目標是思維拓展,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秘籍、大白本做題。
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學習機上的1講,就是原線下班的1講。建議是每週集中一個時間1.5-2小時學習1講的內容。
我們體驗團的4個孩子,情況、需求完全不同,對學習機的用法也就不同。根據他們的實際經驗,加上學而思本身的課程體系設計,我們摸索了一套學習方案供大家參考。
——這部分的內容,我就放到第2篇文了,記得來看哈。
關於學而思學習機:

點選 閱讀原文加入好書福利群
關鍵詞
孩子
內容
課程
知識點
學習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