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Emanuel Fabian,《以色列時報》
“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
過去幾十年,以色列曾制定過無數打擊伊朗核計劃的方案,但這些計劃從未啟動,也未真正準備就緒——直到本月。

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起了一場被稱為“先發制人”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僅打擊了伊朗核計劃,還直指伊朗的彈道導彈系統及其消滅以色列的總體戰略。
戰爭始於以色列空軍在德黑蘭及伊朗其他地區發動的突襲——距離以色列約1500公里。這次突襲是多層次、多目標、精心部署的。
在這次代號為“紅色婚禮行動”(Operation Red Wedding)的空襲中,以軍幾乎同時在德黑蘭斬首了約30名伊朗高階將領,其中包括三位最高級別的將軍。據IDF稱,這一行動摧毀了伊朗的指揮系統,使其幾乎整整一天無法作出反應。

最關鍵的打擊是伊朗革命衛隊航空部隊司令阿米爾·哈吉扎德准將被擊斃。他與整個導彈與無人機指揮系統的高層,在地下指揮中心籌備報復行動時被空襲消滅。
與其他在家中被擊殺的伊朗指揮官不同,哈吉扎德及其團隊當時已在指揮所集合——因為伊朗在前幾日已進入高度戒備。以色列透過一系列行動,成功讓伊朗放鬆警惕,使他們集中於該指揮中心。
與此同時,代號為“納尼亞行動”(Operation Narnia)的打擊也同步展開,9名被以色列認定為正在從事核武器研發的伊朗科學家被定點清除。整個打擊過程僅僅持續了幾分鐘。
隨後數小時,以色列空軍繼續轟炸多個核設施,摧毀了大量伊朗防空系統,為後續戰機與無人機提供空中優勢,並打擊彈道導彈發射陣地,成功延遲了伊朗的反應時間。
在隨後的幾天中,以軍繼續摧毀伊朗更多核設施、高階將領及核科學家,美國也於6月22日加入,重點打擊了伊朗福爾多(Fordo)地下核設施。
IDF宣稱,在為期12天的戰役中,其“全面實現甚至超額完成了作戰目標”。

為何選擇此時發動戰爭?
根據以色列軍方的判斷,伊朗在核武、導彈和毀滅以色列的計劃上已接近“臨界點”,而以軍也正處於“最佳作戰狀態”。
今年4月,剛上任的IDF參謀總長扎米爾(Eyal Zamir)將2025年6月視為唯一視窗期。錯過這個時機,將意味著以後再也無法消除這些威脅。
因此,軍方迅速啟動代號為“猶大獅子雄起”(Operation Rising Lion)的先發制人行動,目標是“剷除伊朗對以色列的生存威脅”。
根據情報,伊朗在暗中加速核武器研發,鈾濃縮度已達60%以上,並正在積累足夠製造多枚核彈的材料。一旦下定決心,最多兩個月便可製造出核彈。
IDF情報部門指出,伊朗還計劃將彈道導彈年產量提升三倍,從現有的約2500枚提升至8800枚。一旦伊朗擁有近9000枚導彈,將足以對以色列構成毀滅性打擊。
此外,伊朗還在推進所謂“摧毀以色列”的總計劃,包括多線地面進攻和大規模導彈襲擊。

一位IDF將軍總結道:“天時地利人和。”
作戰準備與執行
早在2024年10月,伊朗再度對以色列發射導彈後,以軍便加速準備對伊戰爭。11月底,在黎巴嫩的地面戰打響之際,以色列情報與空軍舉行聯合會議,鎖定伊朗的“重心目標”:火力、空中優勢、核專案、軍事工業、政權機構等。
以軍秘密繪製空襲目標清單,計劃在高保密狀態下實施突襲。連部分割槽域司令部的高階將領也被矇在鼓裡。
此次空襲目標包括建立“防止伊朗核化的長期條件”,並改善以色列的戰略平衡。
空中優勢與戰果
在為期12天的戰爭中,以空軍執行超過1500次飛行任務和600次空中加油,打擊近900個目標,使用了約4300枚炸彈。
-
摧毀80套伊朗地空導彈系統(約100套中);
-
擊毀200個導彈發射裝置;
-
擊落15架飛機、70套雷達系統、6個機場或空軍基地;
-
搗毀35個導彈與防空系統工廠,以及數十個指揮中心;
-
最遠打擊目標為伊朗東部的馬什哈德機場,距以色列2400公里。
-
儘管損失8架無人機,但無一架戰鬥機被擊落。
-
對伊朗核計劃的打擊
-
以軍評估,伊朗核計劃已被“嚴重倒退數年”:
-
濃縮鈾設施、支援性實驗室被炸;
-
數千臺離心機損毀;
-
多名關鍵科學家遭清除;
-
美國轟炸了福爾多地下設施,配合打擊納坦茲和伊斯法罕。
-
共11名伊朗高階核科學家被定點清除。
-
伊朗的導彈與無人機攻擊
-
伊朗發射了超過500枚彈道導彈,18輪齊射中,大部分被以色列成功攔截。僅36枚擊中城市和關鍵基礎設施,包括公寓、發電站、煉油廠和大學。
-
伊朗還發射1100架無人機,99%被以色列攔截或失效,僅3架造成有限破壞。
為應對攻擊,以軍出動2.6萬後備人員,部署在全國51個防空營,平均反應時間僅15分鐘。

最終,240棟樓的2305套住宅在戰爭中受損,超1.3萬以色列人流離失所。
結論
雖然伊朗核計劃遭受重創,但以軍表示:“伊朗的威脅還會持續多年”,但這次作戰“已經移除了生存威脅”。
以色列將不允許“伊朗重新形成對其的生存威脅”,並強調:“伊朗政權已不再擁有免疫能力”。

儘管如此,以軍認為,伊朗未來仍可能試圖重建其核與導彈能力。
此次衝突中,伊朗最強的代理人真主黨和葉門胡塞武裝並未大規模介入,顯示出伊朗在戰略上已被嚴重削弱。
所有內容可免費轉載:開白請文尾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