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我騎摩托車從上海出發,沿著邊境國道G228、G219、G331而行,途經20餘省市、自治區及1個東南亞國家(寮國),閉環完成了環國摩旅,歷時4個月4萬餘公里,於2023年9月5日回到上海。
這是一次很突然的摩旅, 或者說是計劃之外的,這裡有疫情的原因也有工作上的原因,還有部分是自己身體的原因。雖然自己經常中長途摩旅,但是超過1萬公里且超過1個月的摩旅的經歷還真沒有,而對於自己何時出發、何時回來以及是否能平安回來都不知道,但是這又卻是要走的,該走的,該面對的還是要去面對的,命運的呼喚是擋不住的,剩下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吧!
早在出發前,老闆和我溝通希望在路上蹲個7月初楚雄的專案,差不多5天左右,做完繼續出發。那麼擺在我面前的要麼回家休整3周,要麼繼續推進,差不多到了新疆的時候再坐飛機或者火車到楚雄跟專案,跟完後回新疆繼續出發。我覺得回家休整這個方案像是行程中斷了一截,而第二個方案到新疆只是自己根據行程預估的,一方面有很多行程的變數,另一方面還有交通成本,其實主要是折騰;大理有朋友在,所以糾結過後決定還是留在大理。
那麼另一個問題,就是:換不換車。這個想法很突然,也確實很突然。非常突然的想到換車,尤其是才開了3個月的車且還是在摩旅途中生髮的這個想法,並不符合常年摩旅的行者的基本邏輯。
但是DL1050XT主打一個以摩旅為生的ADV車型自從上海出發,沿途的一路並不能帶給我本應有的信心。車重、座高高、低扭差、離地間隙小、沒有轉向阻尼(鈦齒)這任何一項都不足以讓我摒棄1050XT,同樣YAMAHA Tracer 9GT也沒有轉向阻尼,即便是沒有轉向阻尼的雅馬哈Tracer9GT在鋪裝路和崎嶇的非鋪裝路的行駛中都沒有DL1050XT給我那麼沒有信心,車把過於靈活這並不是在褒獎1050XT,而是覺得他在行駛過程中給我的感覺總體上不夠穩重,車重+座高高+低扭差+離地間隙小+車把過於靈活(沒有轉向阻尼)這幾項因素加在一起就完全給不到我能駕馭他的信心。雖然以我的摩旅經驗我能開著1050XT跑完全程,但是這一路因為行車的害怕並不是我要的摩旅。


麗江和大理2016年我就去過,比起麗江我更喜歡待在大理。所以這樣一來,這麼三週的計劃基本已經定調了:
1、先在麗江把790ADV定了,然後租個摩托去大理待兩天,會會好友
2、等提車手續辦妥後回麗江坐高鐵去昆明提車
3、在昆明參觀滇緬抗戰博物館和打卡滇緬公路零公里處界碑
4、回麗江, 將1050XT的部分改裝件移植到790ADV上,及對790ADV新到的改裝件進行安裝
5、回大理,主線以大理為中心點,在大理周邊範圍活動;先期把大理周邊的想去的點比如劍雄溫泉、沙溪古鎮、環洱海、巍山古城、琢木郎村,後期就基本待在大理洱海邊的民宿
6、最後一週去了趟好友推薦的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玩了2天后就去楚雄牟定,進入工作狀態。
麗江出發,坐上高鐵去昆明


摩旅在中途換車這件事依舊覺得是在做夢












從早晨出發上高鐵到提車到參觀完滇緬公路博物館,一天都沒有進食

這不得狠狠吃一頓





從昆明去麗江改車,我的裝備都在麗江的摩托俱樂部。
1、三箱支架
2、改射燈(射燈的位置覺得略醜

)
3、改電加熱手把
4、改導航支架,我之前R1200RT沿用下來的導航裝到790ADV上
5、改雙閃燈(790ADV原廠居然沒有雙閃,對於一輛超級長途的摩旅車,沒有雙閃、射燈和加熱手把我是不能忍的)
6、改降低坐墊
7、裝水杯架和手機支架










清晨的民宿,空氣格外的清新。在大理的日子是過得真悠閒,早上起來散步去吃個早飯,洱海邊逛一圈,回民宿躺會兒發個呆,然後中午騎車去古城吃個披薩或者吃個漢堡,下午去周邊轉一圈,晚上逛逛古城的夜景。大理有朋友在,平時在上海經常聯絡,疫情之後常駐大理旅居,這也是我選擇在大理的原因。
在大理,結識了不少有趣的朋友,基本就是這幾周待在大理的生活。















在大理,我從來都不用去搜旅遊景點, 我也不會去雙廊古鎮。在大理,甚至不缺朋友給我推薦奇奇怪怪的地方

說到大理,自古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唐、宋時期分別出現了“南詔國”和“大理國”等地方政權。1956年,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緬公路、滇藏公路交匯地,古為“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中轉站。說到南詔國,就不得不提巍山古鎮,巍山古鎮是南詔文化的發祥地,從巍山驅車40公里,有一個被認為是南詔王室後裔的聚居地,這個彝族古村落被群山環抱,梯田層疊,青瓦土牆的民居沿山鋪陳,沿途翻越蜿蜒山路,便抵達雲霧繚繞的琢木郎村。
琢木郎村宛如一幅未被現代文明侵染的田園水墨畫,村民多為南詔王室後裔,婦女服飾以紅綠為主色調,刺繡繁複豔麗,一件嫁衣需母親耗費20年手工縫製,堪稱“行走的南詔文化符號”。
村中保留著原始的生活圖景:馬匹仍是主要交通工具,老人揹簍放羊,火坑床與土葬儀式延續千年傳統。夜幕降臨時,彝族打歌(“阿克”)的曲調在山谷迴盪,村民圍火踏歌,豪邁舞步中流淌著族群認同的血脈。















漫步其中,拱辰樓硃紅威嚴,文廟古木參天,南詔博物館內陳列的3600餘件文物,將南詔國的輝煌娓娓道來。古城居民的生活節奏緩慢,茶館裡老人們圍坐品茶,槐花茶五元無限續杯,時光彷彿倒流至馬幫穿行的茶馬古道時代。
巍山古城與琢木郎村,一者承載著南詔文明的厚重積澱,一者封存著彝族文化的原始基因。在這裡,歷史不是櫥窗中的標本,而是融入日常的呼吸與脈動。若你厭倦了喧囂,不妨來巍山品一盞茶,去琢木郎聽一曲打歌,讓身心沉浸於滇西大地的古老敘事中,感受“未被馴化”的文化原真性之美。
























在大理,永遠不缺朋友的地導推薦。突然想去看猴子了,於是朋友給推薦了雞足山。
到雞足山已經下午16:30了





尤其是那隻大點的猴子,包貪得無厭的,自己搶了還不讓其他猴群接近食物,關鍵是凶神惡煞的搶走了我放在摩托上的所有食物,並且不斷的威嚇我,兇我!


就連我自己的頭盔都不讓我拿,我真害怕他把我的gopro都搶走!!真的是佔山為王,無法五天!!



























最驚喜的是晚上被民宿老闆召回,神神秘秘的把我帶到理大附近的館子吃夜宵, 我現在都很驚訝她是怎麼知道我生日的

被在大理旅居的上海的朋友去拜訪了他在大理的朋友

他在山上開了家民宿





在大理愉快的生活即將結束,老陶提到幾次建水古城不錯,所以想在專案開始前夕去趟建水。
建水其實在行程上有點迂迴了,其實要不是急著去寮國應該建水和蒙自停兩天的。

大理古城的披薩是流連忘返,趕在出發前再去【歡雀】蹭一頓







【每個人都了不起!】






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李定國攻佔臨安城時,南北西三城樓毀於戰火,康熙四年(1665年)又復修,後再度毀損。唯有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已近六百年曆史,仍舊巍然屹立。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所間又建建水洲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佔了半數左右,堪稱雲南之冠。所以建水從來就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稱譽。
朱家花園




建水小火車,時間沒湊上,沒坐成













前往楚雄牟定的路上,為期一週的專案正式拉開序幕!
這是往臘灣村的山路,山路十八彎,這輩子沒暈過車, 但是在專案期間坐了汽車,一世英名砸在了這條山路上








在牟定的咖啡店偶遇了一位摩友,帶我去水庫浪







生活不能沒有咖啡,在牟定的口糧解決了


7月5日專案結束了,也意味著在雲南的時光即將進入尾聲,新的摩旅即將啟程……
按照我的原計劃是專案結束後先從楚雄返回大理住一晚, 然後第二天從大理出發。
從楚雄到大理依然是全程高速,到了大理,依然還是住在龍龕村的【秋田犬的家蔓野客棧】



老闆給我換了個單間,啊啊啊啊,太喜歡這樣風格的小屋子了,簡直是30年後養老的夢想啊!




Farewell【歡雀】,Farewell【大理】!

大理確實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那種慢節奏的可以慵懶的度過自己後半輩子的地方,又不顯得很無聊,能結識很多有意思的人甚至想象著在洱海附近的村子裡,租個院子,能夠遠觀洱海也可以望到蒼山,樣條愛犬,自己能種種菜,朋友來了就拿自己種的菜招待,和愛的人相融以沫(喂,醒醒?醒醒!

)

哎,終於準備開始起草第五部分的遊記了,感覺4個月的環華摩旅一晃而過,這個遊記都寫了兩年了還沒寫完

接下來,我從大理出發,經過香格里拉出雲南進入**的芒康,我的計劃是進入**後取道四川進入青海,再從青海進疆。
因為我心臟在2022年11月查出來竇房結綜合徵(長間歇)以及有房顫,我心臟很不適合長時間快速搏動,而高原以及高反的情況勢必會使我心臟快速搏動, 對我來說很危險,所以必須規避高海拔途徑點;丙察察走不了,新藏線肯定走不了,經過拉薩這個想法也不現實,出雲南如何繞開高海拔地區平安的進入新疆是我這一段的很重要的功課,對常人不算難事,但對我而言算是性命攸關了。這也就是寫了這麼5篇,每回都在開頭做了鋪墊的原因,而事實上也的確,我差點掛在了川青交界處。
至於後面的行程發生了什麼,待我後面娓娓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