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超越矽谷,成為全美前三資料中心,但每戶芝加哥人月電費需多付10.5美元

芝加哥的ComEd家庭使用者,很快就會感受到“電力危機”:2025年年中起,平均每戶的月電費將上漲10.50美元。 
這場漲價背後的推手,是在全球人工智慧競賽中,美國幾大迅速崛起的資料中心。它們巨大的電力胃口,正給美國的電網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局面,ComEd等公用事業公司不得不提前投資升級電網,而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資料中心:隱形的電力巨獸
對於許多人而言,“資料中心”這個詞似乎遙遠而抽象,但它們的存在正以隱秘卻深刻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

簡單來說,資料中心是支撐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應用的核心樞紐。這些設施消耗巨量電力,其用電量常常堪比一個小城市。根據麥肯錫的資料,目前資料中心佔全美電力需求的4%,並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11%至12%。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與中國在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技術競賽,而資料中心正是這場競賽的重要基石。
在這場能源與技術競賽中,芝加哥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作為全美第三大資料中心市場,僅次於達拉斯-沃斯堡地區和北弗吉尼亞,芝加哥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援,成為資料中心行業的重要樞紐之一。

根據房地產公司CBRE的資料顯示,全美最大的資料中心市場主要分佈在以下五個地區(按規模排序):

  • 北弗吉尼亞(Northern Virginia)
    北弗吉尼亞長期以來穩居全球資料中心市場的首位,被譽為“資料中心之都”。其市場規模遠超其他地區,得益於靠近華盛頓特區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電網基礎設施、以及較低的電力成本。許多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巨頭都在此設有資料中心。

  • 達拉斯-沃斯堡(Dallas-Fort Worth)
    位於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沃斯堡地區,憑藉其中心位置、充足的土地供應、以及低稅收和能源成本,成為美國第二大資料中心市場,也是重要的網際網路樞紐。
  • 芝加哥(Chicago)
    芝加哥作為全美第三大市場,吸引了大量資料中心專案。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全美骨幹網路的交匯處,同時擁有穩定的氣候和豐富的能源供應,尤其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領域發展迅速。
  • 鳳凰城(Phoenix)
    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近年來資料中心發展迅猛,得益於該地區的穩定環境、免稅政策,以及較低的自然災害風險。
  • 矽谷(Silicon Valley)
    作為科技產業的核心地帶,矽谷的資料中心市場雖然土地和電力成本較高,但其技術資源和靠近客戶的優勢仍使其躋身前五。
芝加哥目前已有80多個數據中心投入運營,還有30多個正在規劃中。得益於伊利諾伊州的資料中心稅收減免計劃,包括亞馬遜、微軟和Meta在內的科技巨頭紛紛在此建立資料中心。芝加哥不僅是重要的網際網路樞紐,也成為人工智慧和雲計算領域的重要推動力量。
然而,這一蓬勃發展的背後,也伴隨著巨大的能源壓力:這些高科技專案可能帶來巨大的電力成本,而這筆賬單最終會落到普通消費者頭上。
電費為何要漲?
為了確保電網在未來不會因用電激增而崩潰,ComEd等電力公司需提前投資升級基礎設施,這些成本最終再透過電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根據芝加哥地區電力供應商ComEd的預計,到明年年中,普通住宅使用者的月均電費將增加10.50美元。
這一上漲將疊加在目前芝加哥地區居民約100美元的平均月電費賬單之上,而這一漲幅的主要推手,是美國人工智慧(AI)產業的快速擴張以及由此催生的資料中心對電力的巨大需求。
ComEd客戶即將迎來的電費上漲,與電網運營商PJM的年度拍賣密切相關。PJM是覆蓋13個州及華盛頓特區的電網運營商,負責確保區域內的電力供應。然而,在今年的拍賣中,由於用電需求預期的增加,電價被推高了。
這一結果引發了普利茨克和其他幾位州長的抗議。他們在聯名信中指出:“創紀錄的高電價將對我們的居民和企業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阻礙未來的經濟發展。”
PJM則回應稱,他們的職責是確保電力供應無虞,而不是控制價格。電網發言人傑夫·希爾茲坦言:“政策壓力迫使一些發電廠提前退役,而替代它們的新能源專案尚未完全準備就緒,這導致了供應緊張。”

能源轉型與電網困境,普通人的擔憂

在全球氣候危機的背景下,伊利諾伊州等多個州正大力推動能源轉型,逐步淘汰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廠,轉向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但現實卻不如想象中順利:成百上千的新能源專案卡在電網接入審批流程中。
一份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報告顯示,僅ComEd服務區就有295個專案在排隊等待接入,其中以太陽能專案為主。而在這些專案獲批之前,老舊的燃煤發電廠提前退役,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也因此愈發凸顯。
芝加哥消費者權益委員會(Citizens Utility Board)執行董事薩拉·莫斯科維茨(Sarah Moskowitz)認為:“電費上漲是多方公共政策和監管決策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這些現實讓一些家庭陷入困境。芝加哥西區的居民莉奧拉·泰勒告訴記者,她去年曾因拖欠電費而面臨斷電危機。“現在暫時沒事了,但要補齊欠款還是很痛苦的事情,”她說,“我目前沒有收入,日子真的很難。”
不止是電費賬單的上漲,一些大型科技專案本身也讓居民感到擔憂。在芝加哥南部,一項量子計算計劃正在推進,其耗電量預計與資料中心相當。這項開發將佔地近130英畝,對於68歲的琳達·楊來說,這樣的“高科技未來”顯得格外刺眼。
“就連正常生活都已經是一場掙扎了,”她說,“資料中心、量子計算真的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好嗎?”

低收入家庭面對電費上漲能做些什麼?目前,伊利諾伊州提供了一項“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計劃”(LIHEAP),可以幫助居民支付供暖和電費。需要幫助的人可以撥打(833) 711-0374,或訪問其官方網站。

編譯丨林風遠
圖片來源丨 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