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掃碼,尊享體驗賓利添越 Bentayga)
整理:星尚澳洲編輯部
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一直致力於延續已故母親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的精神與慈善事業!

7月1日,正值戴安娜(Diana)王妃本應迎來64歲生日之際,威爾士親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選擇了這個特殊的日子,聚焦他推動的“Homewards”計劃!

傳承慈愛精神,點亮無家可歸者未來
威廉王子自幼受到已故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關懷弱勢群體的影響,立志繼承母親的慈善使命。

2023年,他正式推出“Homewards UK”計劃,致力於透過創新舉措解決英國的無家可歸問題。

威廉王子表示,專案不僅將惠及六個重點地區,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Homewards”計劃旨在讓無家可歸現象變得“罕見、短暫且不再重複”,這一理念深受威廉王子已故母親戴安娜王妃的慈善精神啟發。

童年時,戴安娜曾帶領威廉和弟弟哈里(Prince Harry)訪問收容所,幫助社會關注無家可歸者的尊嚴與需求。

如今,威廉王子作為多家慈善機構的贊助人,繼續點燃這份關懷火焰。

六地聯動,創新賦能推動改變
“Homewards”計劃已在謝菲爾德(Sheffield)、威爾士紐波特(Newport)、蘇格蘭阿伯丁(Aberdeen)、北愛爾蘭、英格蘭伯恩茅斯(Bournemouth)、倫敦蘭貝斯(Lambeth)等六個試點區域展開,超過100個專案蓬勃推進。

令人振奮的是,勞埃德銀行(Lloyds Bank)投入超過5000萬英鎊(約4.8億元人民幣)支援這些地區的住房開發,助力解決無家可歸問題。

威廉王子在給六地的公開信中表達了滿滿的自豪和鼓勵。

他寫道:“你們的努力已帶來深遠影響,我為此感到無比驕傲。讓我們繼續攜手,用智慧和資源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實地走訪,見證成效與希望
7月1日,威廉王子將親赴謝菲爾德,親眼見證“Homewards”計劃的實地成果。

當天他還將訪問一所學校,關注一項名為“Upstream”的早期干預專案。

該專案借鑑澳大利亞的成功經驗,有效減少青少年無家可歸和輟學率,凸顯“Homewards”結合全球最佳實踐帶來的積極改變。

此外,威廉王子將慶祝謝菲爾德“創新住房專案”迎來首批居民入住,標誌著專案邁向新階段。

專家點贊,激發持續動力
前全球無家可歸研究所執行主任莉迪亞·斯泰森(Lydia Stazen)認為,“Homewards”已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堅實網路與基礎,帶來切實成果。

疫情後,許多一線工作者和機構疲憊不堪,“Homewards”及時注入新活力和資源,為行業注入了希望。

前英國慈善機構“避難所”(Shelter)和“女性援助”(Women’s Aid)執行長波莉·尼特(Polly Neate)也強調,威廉王子的堅定信念極大鼓舞了團隊,“他讓大家堅信,消除無家可歸是完全可能的。”

領導力與熱忱,推動社會變革
威廉王子的領導力被認為是“Homewards”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不僅激發各地合力,更用真誠與熱忱打動無數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形成獨特的影響力。

正是這種情感與行動的結合,使“Homewards”在兩年內取得顯著進展。

他本人表示,這一計劃不僅是補充現有工作,而是賦予社群更多自主權和創新空間,“真正推動變革的是那些深得信任的當地人士。”

童年與成長:優雅與溫情的起點
戴安娜(Diana),威爾士王妃,是一位深受世界愛戴的公眾人物。
戴安娜·弗朗西斯·斯賓塞(Diana Frances Spencer)1961年7月1日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的帕克莊園。

作為斯賓塞伯爵家族的一員,她從小在優雅的環境中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
她在諾福克的準備學校開始學業,隨後進入肯特郡的西希斯女子學校(West Heath),在那裡展現出音樂、舞蹈等多方面的才華。

她是鋼琴演奏高手,也熱心幫助同學,贏得了學校頒發的助人為樂獎。
1978年,她前往瑞士的一所完美學府繼續深造。
之後,她來到倫敦,開啟了獨立生活,曾擔任幼兒園教師,這段經歷為她日後的公益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婚禮與家庭:愛的華章
1981年2月,戴安娜正式宣佈與威爾士親王查爾斯(Prince Charles)訂婚。
兩人相識多年,彼此間的親密關係被公眾所關注。

7月29日,戴安娜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全球約十億觀眾透過電視見證了這一浪漫時刻。
她身穿由伊曼紐爾設計的綢緞禮服,佩戴家族鑽石王冠,儀態優雅,宛若童話中的公主。

婚禮後,兩人在英格蘭鄉村的海格羅夫莊園定居,擁有倫敦肯辛頓宮的都市公寓。
家庭生活中,戴安娜育有兩位可愛的兒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母愛溫暖細膩。

公共使命:慈善與責任的結合
婚後,戴安娜迅速投入到王室的各項公務活動中。

她的首個隨行訪問是在1981年10月的威爾士之旅。
此後,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多次攜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等國,提升英國王室的國際形象。

更令人敬佩的是,戴安娜獨自訪問多個國家,積極參與文化交流與慈善活動。
她支援過包括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無家可歸者救助機構和多種醫療慈善組織,是上百個慈善機構的榮譽主席。

尤其是在關愛殘疾人、艾滋病患者及兒童方面,她的熱情和實際行動影響深遠!
1997年,她更是成為全球停用地雷運動的重要推動者,親訪安哥拉、波斯尼亞等地,呼籲世界關注和平與人道主義事業。

生活轉折:堅持與優雅的自我
1992年,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宣佈分居,1996年正式離婚。
她仍舊以“威爾士王妃戴安娜”的身份活躍於公眾視野,繼續肩負慈善職責,兼顧家庭與個人生活。

離婚後,戴安娜選擇更專注於私人生活,同時保持對慈善事業的熱忱。
她保留了部分慈善職位,如英國無家可歸者中心(Centrepoint)、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並持續為醫院和醫療機構貢獻力量。

最後的歲月:溫暖依舊,光輝永存
1997年,戴安娜的生活依舊充滿了忙碌與愛心。
她慶祝了泰特美術館百年華誕,積極參加多項慈善活動,並計劃將自己的部分官方服裝拍賣,所得款項捐贈慈善。

她在年末繼續開展停用地雷運動,並在美國和英國發表演講,贏得廣泛認可。
她的最後一次公開行程是8月訪問波斯尼亞,實地考察地雷清除專案。

戴安娜王妃的生命雖短暫,卻如流星般璀璨。
她的公益事業、慈善理念,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依舊激勵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永恆的紀念:光輝與愛心的傳承
1997年9月6日,戴安娜的葬禮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

來自慈善機構的代表們陪伴她最後一程,表達對她一生奉獻的敬意。

如今,許多以她名字命名的慈善專案依然在幫助弱勢群體,她的精神成為愛與希望的象徵。
戴安娜·王妃以她的優雅、慈悲和勇氣,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她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責任與關愛,激勵我們每一個人擁抱生活,傳遞溫暖。

她的故事,是一束永不熄滅的光,照亮人心,激勵未來。

愛與希望的持續綻放
如今,“Homewards”專案正在逐步改變著無家可歸問題的面貌,成為英國乃至全球社會關注的亮點。

威廉王子以母親戴安娜王妃的慈悲精神為指引,攜手各地合作伙伴,用愛與行動為社會最脆弱群體帶去希望。

在戴安娜王妃的生日這一天,這份深刻的社會責任感與持續的努力,為人們傳遞出無限的正能量和未來的光明!

本公眾號所釋出的內容,部分文字、圖片、影片等素材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學習、交流與非商業性用途。我們始終尊重原創、尊重版權,盡最大努力註明來源和作者,絕無惡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之意。
若本號釋出的內容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著作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合法權益,請您通過後臺留言或郵件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立即修改或刪除相關內容,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損失。
請勿直接投訴或舉報,可先友好溝通解決。
本文參考來源:
https://people.com/prince-willliam-big-plans-princess-diana-birthday-homewards-initiative-11762397
https://www.instyle.com/princess-diana-mother-cried-at-wedding-prince-charles-11753192
https://www.townandcountrymag.com/society/tradition/g10365665/princess-diana-funeral-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