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陸
郵箱
今日凌晨舉辦的 Galaxy Unpacked 大會上,三星正式推出 Galaxy S25 系列旗艦 AI 手機。
之所謂稱之為 AI 手機,是因為三星這次終於也跟隨上了國產旗艦的步伐,用大模型對整套系統進行了升級重構,讓 One UI 來到了 7.0 版本。

1
依靠 AI 重構的 One UI 7
其中,升級最為顯著的,就是以 Google Pixel 和三星最先推出的「即圈即搜」功能。這一次,它不僅能夠透過圈搜識別、理解螢幕上的內容,還能夠“聽懂”手機發出的聲音。
在 One UI 7 上,AI 首次能夠識別手機正在播放的影片聲音,用來快速在你的音樂軟體中完成匹配或者指向你的手機相簿,全程使用者無需想方設法的儲存影片後再調出音樂雷達進行識別,真正做到聽覺一步直達。

而在使用者截圖之後,全新的 AI Select 也能夠預判使用者的下一步操作需求,彈出對應的提示並輔助使用者進行操作。

這一切都是基於三星 AI 與 Google Gemini 的深度融合。憑藉該能力,三星 S25 系列能夠更加主動、智慧的參與到使用者日常使用 S25 系列產品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做到 AI 無處不在。
不過,由於 Google Gemini 國行機型無法直接使用,所以國行 S25 系列的“系統級 AI”究竟能夠做到哪步,還需要國行正式釋出之後,不客觀實驗室實際上手才能見分曉。
在釋出會上,三星也舉了一個蘋果釋出會上高度趨同的案例,用來展示 S25 系列跨應用的 AI 能力。當用戶呼叫語音助手直接說出“訂一個明晚的餐廳併發送給朋友”,Galaxy AI 就能夠自行呼叫地圖、訂餐 App 、日曆等多個應用,並在完成預定後透過社交軟體分享給你的朋友。
與其他國產 AI 大模型不同的是,三星沒有選擇將整個鏈路一步一步的操作“暴露”在使用者面前,而是在執行後直接推送給使用者一個完成的提醒。
為了實現該功能,三星宣佈將整個 Galaxy AI 的能力開放給第三方軟體與開發者,形成一個統一的互動框架協議,防止出現整個鏈路中某個第三方 App 沒有接入而無法完成操作的尷尬境地。
當然,這一切需要在開發者將自己的軟體接入後才可以實現,所以使用者真的想要用上比較順暢的跨應用 AI,還需要等待一波應用更新。
除去這些“看得見”的 AI 新功能之外,三星表示 Galaxy AI 也會在使用者日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默默學習”,能夠去預測使用者的需求,在恰當的時候彈出卡片給使用者提供相應的提醒,用來降低獲取資訊的操作成本。

對於 AI 接入後,擔心隱私的使用者,三星表示:所有的敏感資料均會在端側 Knox Vault 安全處理器進行加密,做到資料不出端,作業系統會優先使用本地大模型進行處理,必要場景才會加密上傳雲端。

1
硬體的亮點,在久違的 Galaxy Edge 上
硬體方面,這次釋出會上三星公佈了 Galaxy S25、S25+以及 S25 Ultra 三款產品,目前依舊“獨佔”高通驍龍為三星定製的驍龍 8 至尊版處理器(可以理解為超頻版)。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壓制住這枚高通最強大旗艦晶片,三星在 S25 全系列上都肉眼可見的增加了 VC 均熱板的面積,以求進一步的提升散熱效率。

以往三星產品的效能釋放一直是使用者詬病的一大槽點,不知道在升級全新的散熱結構後,S25 系列在效能釋放上是否更加激進。在國行正式釋出會之後,不客觀實驗室也會給大家帶來進一步的效能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高通官方資訊確認,三星 S25 系列是全球首批支援 Snapdragon Satellite 衛星的商用裝置,Galaxy S25 系列將透過 Android 系統原生支援的窄帶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衛星通訊功能,使使用者能夠在偏遠地區或無訊號的環境下,依然保持與外界的聯絡(國行大機率無緣)。
影像方面,S25 和 S25+ 都沒有什麼肉眼可見的亮點。好在今年在超大杯 S25 Ultra 上帶來了“史詩級”更新,將那枚 1200W 畫素的超廣角鏡頭升級為5000W 畫素。
也就是說,目前影響三星 S25 Ultra 影像的最後一塊短板,就只剩下那枚 1000W 畫素的 3 倍直立長焦了(三星之前表示過手機主攝最大的感測器面積不應超過 1/1.3英寸,否則會嚴重影響手機的厚度,所以各位就必不 YY 三星會上一英寸主攝了)。

而在三星最引以為傲的長焦方面,S25 Ultra 依舊使用了 S24 Ultra 同款的 5000W 5倍潛望長焦,並且依舊不支援長焦微距(微距依靠全新的 5000W 畫素超廣角鏡頭)。
去年我們已經得知,這枚長焦在絕對望遠效果上是不如 S23 Ultra 的,但最近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依靠 AI 計算攝影來達到更好的望遠效果,希望今年 S25 Ultra 的表現不會讓各位失望。
作為影片拍攝最好的 Android 手機,三星終於在今天為專業使用者帶來了Galaxy Log,並且只做了針對 Galaxy Log 的還原 LUT,支援直接在機內進行還原預覽,用來模擬後期之後的視覺效果。

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變化最大的也是 S25 Ultra。
自從三星取消了 Note 系列後,S 系列的超大杯一直被三星粉絲譽為“精神續作”,相同的方正機身和 SPen 預示著 Ultra 的“Note 血統”。
而在 S25 Ultra 上,這兩者都有著不小的變化。
首先,從 Galaxy S25 Ultra 開始,三星取消了標誌性的方正設計,螢幕和邊框均採用與 S25、S25+ 相同的圓潤設計語言,同時也拋棄了之前 Ultra 的弧形中框,採用完全直角的中框設計(預測手感可能會有所下降)。

在 S25 Ultra 上,三星和康寧聯手帶來了第二代 Gorilla Armor 玻璃,不僅在耐用性方面有顯著提升,還帶來了抗反射效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優質的顯示體驗。

其次,S25 Ultra 的 SPen 功能大幅“縮水”,取消了藍牙連線功能,這也意味著 SPen 遠端控制和手勢操作等功能在 S25 Ultra 上不再可用。砍掉藍牙功能後機器附帶的 SPen 不再需要充電,可以為機身內部最佳化空間,但功能也迴歸了單純的手寫筆。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問一句,各位在用 Ultra 的使用者,日常你們會使用 SPen 嗎?
1
超薄手機,Galaxy S25 Edge 初登場
本以為這場釋出會又會是一次 S 系列的“常規升級”,沒想到三星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久違的 Edge 命名迴歸,三星優於蘋果率先發布了超薄手機 Galaxy S25 Edge。
可惜的是,目前這款手機並沒有公佈任何詳細的引數資訊,只能知道它的機身厚度在 6.5mm 左右,配備了雙攝後置鏡頭模組。

至於這款產品是否會在國內上架,一切還要等到 2 月 11 日的三星國行釋出會才見分曉。
最後價格方面,Galaxy S25 系列提供遠海藍、冷川藍、暮河銀、清霜綠四種顏色選擇,國行正式發售日期定在2月23日。
嚐鮮價方面,S25 從6499元起售,S25+ 從7499元起,Ultra 則是從10199元起步,Galaxy S25 Edge 的售價和配置暫未公佈。

哦對了,除去 S25 系列手機的釋出之外,三星還在會上公佈了正在開發的 Project Moohan 頭顯裝置,從外觀來看應該是對標蘋果的 Vision Pro。
這款裝置是三星與 Google 聯合研發的,執行專為頭顯和智慧眼鏡設計的作業系統 Android XR,由高通最新的驍龍 XR2 Gen 2 晶片提供算力。

圖源: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