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盡在“真選”,歡迎關注~
全球各行各業大裁員仍在繼續!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3月18日宣佈,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6000多人。此次裁員約佔西門子全球員工總數的2%。
近三週內9家車企宣佈裁員,其中奧迪宣佈裁員7500人,保時捷裁員3900人,整個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裁員共涉及2.12萬人。還有賓士中國、蔚來中國等中國車企,都進行了裁員調整。
投行大摩3月下旬將在整個公司範圍內裁減約2000人。
還有科技巨頭微軟2025年也進行了大規模裁員,預計裁員人數將達到1.5萬人,佔全體員工的5%。

全球裁員、經濟下行的風險之下,一大批中產家庭的留學目的地悄悄發生了轉變。從教育費用昂貴的美國,轉向了價效比更高的歐洲!
要知道,在美國讀本科,一年的生活費、學費等雜七雜八算下來,怎麼著也要80萬+人民幣;而歐洲,大多數學校都是免!學!費!少數收取學費的學校,平均一年下來10-15萬就搞定,25萬元封頂!這差距,實在太讓人心動了。

這個趨勢也得到了專業人士的印證。從事歐洲大陸留學申請近五年、啟德教育的專家老師Lyn告訴我:她最近正在“經手”的一位IB體系學生,本要篤定申請美本,但出於大環境下美國的頻繁變動、安全因素考量,又覺得歐洲留學教育質量高、學校排名也好,轉而開始準備德國、荷蘭聯申,目標定在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等院校。
張穎 Lyn
從事歐洲留學規劃多年,熟知歐洲各國留學政策,善於結合學生背景以及留學需求,為學生量身定製留學方案。
成功案例: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亞琛工業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等。
究竟歐洲大學是否值得申請?適合哪些學生?又該如何申請?就業情況如何?帶著家長們的疑問,我好好向Lyn諮詢了一番。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將湧入歐陸,這塊還沒“卷”起來的“淨土”可能也要逐漸提高門檻了!


*為了便於理解,本文將採用第一人稱敘述。
今日文章福利:
英、美、澳、加、歐、亞等21個求學目的地
50+熱門專業解析、100+院校百科
25本各國/地區留學報告!
歡迎掃碼新增小助手領取


歐陸大學一年學費比英美便宜30萬+,
QS排名也很高,太香了!
這幾年明顯感覺到,來諮詢歐陸大學的家長增多了,相較之前研究生的諮詢為主,現在本科生的申請量也在大大提高。
家長更關注歐陸留學,有我們所熟知的原因,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在其中。
👉大家熟知的原因裡,首先就是價效比高。
對比主流的英美留學,大部分歐陸學校不收取學費,即使少數收取學費的專業或學校,一年也只要10-15萬元左右,加上生活費,一年下來25萬元左右就搞定了。而如果在對岸的英國留學,一年的總費用要超過50、60萬元左右。

👉其次,歐陸學校對中國高考成績認可度高。
比如,上海高考滿分660分,學生只要考過462分的分數線就可以申請歐陸大學,按全國捲來講,則是750分滿分,只要考過525分就有申請資格。想要衝一衝排名靠前的大學,高考分數上再提高一些就有可能。
總的來說,歐陸學校的申請門檻並不高。
👉當然,即使歐陸學校的價效比高、門檻低,但它的學術水平還是“很抗打”的,學校排名也很不錯。
例如在2025年QS排名裡,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排在28位,慕尼黑大學排在59位,海德堡大學排在84位。而且,歐洲學校整體都看重學生的成績,在教學方面也非常認真嚴謹,在歐陸留學的學生經常反饋,那邊的課堂能學到紮實的“乾貨”,要想“水一水”是很難過關的。
所以這也是大家提到德國就會產生“學術嚴謹”、提到歐陸大學就會產生“寬進嚴出”“難畢業”印象的由來。

以上三方面可以說是大家對歐陸留學的普遍認知,但這幾年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就我觀察來看,越來越多家長不再把排名當作唯一指標,開始注重留學的體驗感。比如–
-
歐陸大學的華人數量仍舊很少,還未像主流留學地那樣出現華人扎堆的情況,更能體驗純正的歐式教育;
-
歐洲各國之間都靠一個申根籤搞定,學生去周邊各國非常方便。
其實,這與歐陸大學的底層邏輯有關。與美國大學相比,歐陸大學的一個根本的不同在於,大多是公立大學,由政府出資支援大學的各項發展,所以並不像美國大學那樣產業化,沒有擴招的壓力,也沒有收取更多學費的壓力,有更多精力集中在“紮實搞學術”。
況且,很多學校對各國求學者數量也有把控,像有法國的商學院就有“一個班級里亞洲學生比例不超過20%”的要求,很好地保留了大學本身的本土化、多元化、學術追求的純正性。
簡言之,歐陸大學是一塊尚未“捲起來”的“淨土”,隨著這幾年經濟下行,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之後很多家長對美國預期搖擺,有更多家長開始注意到更為“低調”的歐陸留學,轉向了多國聯申。


申請難度整體比英美低,
但小語種和GPA是門檻
正因為歐陸大學尚未市場化,還沒有“捲起來”,其在申請時的難度也更低。可以說,歐陸學校的申請仍舊保留了申請留學最初的樣子,但也有一些與主流英美學校不同的側重點。
與申請英美類似,申請歐陸學校也是由“硬實力+軟實力”兩部分組成的,也就是需要提供GPA、文書、其他競賽活動等相關證明。
但不同的是,美國大學更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歐陸學校更看重學術成績GPA,不論學生高中隸屬AP、IB體系還是體制內高中,所有的大小考成績會作為學校的主要考察目標。
還有一點不同之處在於,歐陸學校對GPA和軟實力的要求遠不及英美學校那麼“卷”。
拿AP體系來說,一般學生選擇3、4門去學習就可以了,而相較之下申美的學生一般要選擇5、6門。軟實力部分亦如此,一般學校的申請需要2-3個競賽科研等專案即可,只有頂尖學校的申請,才會需要5-6個,完全不需要像申美那樣疊加特別多的活動。

文書方面,一般德國本科不需要推薦信,只需要常規簡歷,動機信圍繞申請專業的原因展開敘述,闡明為什麼要選這個專業、此前為這個專業做過哪些相關活動即可。
以上這些都是歐陸申請相對英美難度更低的部分,但歐陸這邊也有申請時自己的獨特要求。
最大不同就是歐陸學校大都需要小語種。
由於大部分優勢專業都採用本地語言授課,學校格外看重小語種成績。
如果要申請法國、德國等小語種國家,需要提前至少兩年時間開始學小語種,語言是一門長期下功夫的學科,越早接觸越好,有條件或目的明確的學生最好從初中就開始接觸,最晚也要在初三下學期、高一上學期開始學習。當然,如果申請的是非小語種專業,就不必額外學習小語種。
此外,歐陸的大學不同專業對選課也有自己獨特的要求,需要提前規劃瞭解。例如,對於AP課程的體系的學生,申請一些理科專業會標明,學校希望學生選擇一門自然科學、一門數學、一門語言、一門其他(經濟或計算機),不同專業的要求略有不同,這都是需要提前準備的。

就申請時間來看,德國的申請最晚要在12年級下學期開始,其他國家與主流申請一致,基本都是在提前一年的9、10月份開始。
就申請的熱門地來看的話,目前,申請還是主要集中在德國、法國、荷蘭等北歐國家:
-
如果以德語來申請,德國以及瑞士蘇黎世地區都是德語授課,可以一併申請;
-
申請法國的話,巴黎的高等商學院是很火爆的選擇,採用英文授課,是獨立於公立學校的體系,且含金量特別高;
-
至於荷蘭,像阿姆斯特丹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都是世界QS排名50位左右的學校,是申請的熱門學校。


當地就業需求量大,
機械、電子、計算機專業很吃香
除了申請難度,就業情況也是家長在諮詢時尤為關注的另一方面。而歐陸大學的就業情況,不論是留當地找工作還是回國就業,在眾多國家中都算得上“優秀”。
歐陸國家的工作簽證政策寬鬆,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後都在當地找到了工作。像德國會給畢業生18個月的工作簽證,就業兩年後就有資格申請永居;法國畢業生可獲得一年的工作簽證;荷蘭則是一年的工作簽證但三年有效期。對比當下英美的畢業生,以及當下整體就業難的大環境來說,歐陸大學的就業還是很友好的。
這種好就業的狀況,一部分歸功於歐陸大學注重學術,畢業生的硬實力普遍過硬,還與歐陸國家對外來人才的需求量大有關。
就拿大部分家長最關心的德國來講,德國的老齡化目前越來越嚴重,不僅需要更多本科生、研究生在當地就業,還有獨特的“雙元制”教育,意在吸引高中或大專畢業生,達到一定基礎德語水平後就可申請當地企業,在企業內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也是為了能夠吸引人才。
此外,在歐陸大學讀書的學生裡,還有一部分會選擇在當地就業一到兩年後,再回國就業,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由於歐陸整體的教育體系很紮實,充滿“匠心精神”,培養出來的學生學術能力很強,所以在國內的認可度也在逐步提升,招聘時信譽滿滿。
就目前的申請狀況來看,非要講就業更“吃香”的專業的話,還是集中在理工科上,諸如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專業是申請人數最多的。


儘早規劃細節多,
還有寶藏小眾地有待挖掘
隨著多元化留學的趨勢越來越顯著,近期前來諮詢歐陸留學的家長也多起來了。如果有考慮申請歐陸大學的打算,我總結了兩點建議以供參考:
歐洲國家和專業眾多,每個國家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細節也很多,不像申請英美會有較為統一的路徑,所以一定要提早規劃,早做準備,更要提早開始學習小語種。例如,義大利的一些學校需要學生參加內測、荷蘭一些學校需要提交SAT成績、德國的一些學校不接受預估分,只有提早了解,才能預防措手不及。
最好在高中階段就想清楚想要選擇的專業,一是可以就專業相關參與活動、競賽,二則少走彎路,確定好專業後,本科階段可以更順利參與實習,為將來就業打下基礎。

這幾年,歐陸大學熱度上來之後,歐陸學校的招生標準也有“水漲船高”的趨勢了。
每當與同行聊起來,總能發現原來申美的學生開始轉而申歐。更直觀的是,義大利的米蘭理工大學已經調整了申請的GPA分數,這是一所QS世界排名一百左右的學校,它的要求從之前只要70+調整為了80+,而這只是最低的申請門檻,實際申請時,學生的GPA分數肯定是遠遠超過80分的。
其實從我的視角來看,歐陸大學仍有更多寶藏地值得挖掘,像匈牙利的醫學專業、阿姆斯特丹的傳播學專業都是世界排名靠前的,未來也可能有更多家長注意到這些“藍海”。在這個“內卷”難以逃脫的時代,家長們似乎從歐陸大學的教育中重新記起教育最初的樣子。
本期福利
今日文章福利:
英、美、澳、加、歐、亞等21個求學目的地
50+熱門專業解析、100+院校百科
25本各國/地區留學報告!
歡迎掃碼新增小助手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