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注意!紐約蜱蟲活躍度達10級頂峰從公園到後院都要小心

紐約蜱蟲進入活躍期
最新研究顯示,本週是紐約州、康州與新澤西州三州地區蜱蟲活動最頻繁的時期,民眾被叮咬風險最高,應避免進入林地與草叢等高危地帶,並落實防護措施。
福德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設有一項“蜱蟲風險指數”(Fordham Tick Index),6月27日釋出的資訊顯示,將被叮咬的風險程度以1至10級標示,目前指數已達最高等級10。
該指數是這個機構多年來的研究資料與近期監測資料綜合計算而得。
研究指出,目前鹿蜱(deer tick)中的若蟲與成蟲均進入活躍期,尤其是體型較小的若蟲,最常棲息在吃橡樹果的小型動物身上,這些動物在都市地區數量較多,使得紐約市成為蜱蟲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之一。
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若蟲比成蟲更容易傳播萊姆病(Lyme disease),是萊姆病的主要感染來源。
專家建議,當風險指數高時,應儘量避免前往高危地區;如需外出,應穿著長袖衣物與長褲,並將褲腳扎入長襪內,衣物可噴灑含有除蟲菊酯(permethrin)的防蟲劑。
此外,行走時應儘量靠近步道中央,避免接觸灌木與雜草。
感染初期症狀包括髮燒、頭痛、疲倦,以及典型的紅疹(遊走性紅斑 )。如在被叮咬後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