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錄取騙局被揭穿?當美本申請充斥著謊言….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美本放榜季,大大小小的ED offer已經陸續發到了申請黨手裡,儘管美國各大高校收到的申請量持續攀升,但錄取率卻不斷下滑,為此讓不少人動起了“作弊走捷徑上名校”的歪腦筋,最近,國內就爆出了個驚天大瓜,普林斯頓offer疑似造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
From Panopath過來人留學
微訊號:Panopath_liuxue

2029屆美本留學早申結果已出,12月初,瀋陽一所國際部黑馬橫空出世。

然而就在四天前,外網論壇Reddit上最先出現了舉報普林斯頓錄取學生「整份檔案造假」的帖子,原文目前已被刪除,但在外網引起大量討論:
帖子中博主表示,自己聽中介說了關於“零條件錄取哈耶普斯麻”的訊息,並且把這條訊息翻譯成了英文:
“去年,我們打入了斯坦福;今年,我希望在普林斯頓或耶魯上取得突破……進入常春藤學校的‘零條件時代’即將到來。”
零條件指的是,甚至連高中成績單都沒有的申請者。作者描述:
“這些學生和他們的升學顧問機構偽造了GPA,在標準化考試中作弊,捏造申請文書和故事,偽造活動清單,甚至利用人工智慧完成面試。”
很快就有人在大陸社交媒體上轉發了這一博主的爆料,並且令人震驚的是,迅速“扒出”了這名口吹狂言中介的朋友圈:
很多賬號聲稱,這名中介來自瀋陽凱銀申請機構,名叫Arvin。而他負責的學生正是來自瀋陽飛躍實驗高中,今年錄取普林斯頓的那名申請者。
目前,瀋陽飛躍實驗高中已經發布宣告澄清表示,1學生確實來自本校,並被普林斯頓錄取;2是否接受了凱銀申請機構的輔導並不清楚。
讓人多少有些懷疑的是——
儘管這名外網博主並未點名是哪一國家的普林斯頓申請者;也未點名道姓地指出中介或錄取者學校,但在小紅書上的“爆料者”們在一天內直接定位到凱銀中介,甚至拿出該博主所翻譯的朋友圈截圖。
更讓其可信度降低的是,大部分所謂的爆料賬號,要麼在第二天刪除內容,要麼直接鼓吹自家中介服務,讓原本群情激奮的家長與申請生哭笑不得,究竟是哪家中介用心良苦至此,在申請階段自導自演了這一齣大戲。
無論如何,在「翠鹿升學榜」上,這名學生的資訊現在已經刪除。Reddit論壇上的爆料者也刪除了原始帖子,只留評論區裡網友的討論和質疑。
人造天才?
每年進入藤校的早申錄取者們都不輕鬆。除了接受美國招生官的層層篩選,也需經受國內中介的火眼金睛和人肉功力。
中國申請者在美國大學眼中的聲譽的確並不算好。
2015年,美國司法部指控15名中國公民涉嫌透過偽造護照、僱傭他人代考託福(TOEFL)和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等方式,獲取美國大學的錄取資格和學生簽證。這些學生支付高達6000美元的費用,聘請替考者持偽造的中國護照參加考試。
2017年,有報道稱,中國留學生透過中介機構,支付費用僱傭他人代考託福,以獲取高分,從而申請美國高校。這些中介機構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鏈,涉及偽造證件、安排替考等非法活動。
2023年,MIT早申階段在國內釋出三枚錄取,引來全中國十幾個中介機構認領,都說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三個學生被如數家珍一般,從幼兒園的學習規劃都被一層層扒出來。其中來自北師大實驗中學的一名申請者,申請資質中寫道自己代表國家隊參與IMO等賽事,然而,有人發現她並不在中國國家隊名單裡,由此深究出這名同學是美籍錄取。
她自稱是中國人,卻能夠代表美國隊參賽,這一矛盾引來諸多疑問。進一步探討後,家長們推測他可能是典型的“美寶”(出生在美國的中國籍子女):雖然持有美國護照,但因父母均為中國公民,她在國內依然享有學籍,甚至參加中考並被實驗國際部錄取。按照相關規定,這類身份在18歲之前仍被視為中國籍。
從這位同學的錄取來看,她的家庭規劃堪稱“全覆蓋”:美寶身份規避了國內升學的重重壓力,北京學籍則保障了在國內優質學校就讀的資格,最終憑藉美國護照的身份優勢,在頂尖名校的申請中佔得一席之地。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美寶學生透過這樣的“身份疊加”策略,在國內外的競爭中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根據統計,2008年約有4200名中國女性在美國生子,到了2012年這一數字翻倍,超過1萬人;2015年,相關報道顯示每年前往美國生子的中國女性人數繼續增加,估計已達數萬人。
到2019年CNN報道稱,每年有5萬到6萬名中國女性選擇赴美生子。
師大實驗的這位同學,無疑為萬千留學家庭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操作模板,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將美國國籍視為子女未來發展的重要籌碼——身份、規劃和學術能力的完美結合,最終促成了一紙頂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美本亂象
留學賽道本身並不平衡,金字塔頂端的家庭用真金白銀砸出通向羅馬的金階梯。託福SAT考試教輔自不必說,傳說中飛去美國出分更加容易,也能夠支付得起那一年來回五次的機票。
生物申請生從初中開始參加競賽,社會學生踏遍貧困國家的角角落落。同齡人還坐在教室裡朗讀詩書,他們已見過這世界太多真實的痛苦和絢爛。
但漸漸地,似乎也不需要那麼費勁。不需要真的飛去美國五次換一個1500分。
有一種考試豁免權叫Service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SSD)。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額外幫助,比如50%甚至雙倍的時間,比如可以使用電子裝置中的部分功能,比如可以使用更多功能的計算機。
根據《紐約郵報》的報道,為了在 SAT 等標準化考試中獲得額外的考試時間,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生開始偽造 ADHD 或其他精神疾病的診斷證明。 
一些家長甚至不惜花費高額費用,尋求”不道德的醫療專業人士”,即透過不法手段給孩子出具虛假的 ADHD 診斷,以獲取考試便利。
我經常遇到家長帶著孩子來做ADHD測試,當我不認為孩子患有ADHD時,一些父母會非常不高興。”長島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和心理學教授卡米洛·奧爾蒂斯博士(Dr. Camilo Ortiz)表示。
一位母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的女兒是曼哈頓某精英高中一名高三學生,在她女兒最親密的八個朋友中,有六個獲得了額外的考試時間。
“她們在這方面變得非常有創意,可能是ADHD,也可能是偏頭痛引發的焦慮或抑鬱症。一點也不誇張,幾乎每個人都在這麼做。”
一位剛畢業於Top5美高Lawrenceville的學生透露,她約有四分之一的同學透過ADHD獲得了額外的考試時間。
她說:“隨著SAT考試的臨近,我身邊越來越多的同學被診斷出患有ADHD。他們可能覺得這麼做沒有錯,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
美國學習障礙協會在一份宣告中抨擊了濫用該特權的人:“這些行為傷害了所有殘疾人士,他們讓社會產生了誤解,即許多獲得大學入學考試特殊照顧的學生並沒有殘疾。”
CB也表示,他們已經注意到了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申請額外的考試時間:
“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只有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才能獲得額外考試時間。我們正在審查所有額外考試時間的申請,並要求學生提供更多證據來證明他們的需要。”
造假之後
有時候站在高處,彷彿可以看得更遠,離機會更近。只要家長輕輕踮起腳尖,就能把孩子託舉到象牙高塔。
可是,無論是購買一次虛假的考試,支付一筆鉅額的中介偽造費用,還是所謂的美寶身份,一張天價的錄取結果,是否能為未滿十八歲的人生鋪好一條黃金大道?
少年成名是否是好事尚未可知,少年成名背後的一座草臺又是否真的能夠透過進入名校、透過名校學習而成真?若有能夠一直向上託舉孩子的父母固然好,就像網友說的那樣,總會有辦法——進入大學後也有代寫,期末考試也有代考,找工作本身已成一項新的中介業務,大廠實習暗中早已標好價碼。
這一路,一步步,只要有錢,似乎都沒有問題。
只是如果,如果有一天託舉不再,背靠那一摞摞虛假的成績單,腳踩那一疊疊空中樓閣的孩子該去向何方?這一路上身邊真刀真槍拼搏上來的同齡人、同事和導師,又是否真的能像一個大學系統那樣,察覺不出真才實學和坑蒙拐騙,察覺不出人造天才的差別?
還是說,哪怕騙得了系統一生一世,也總會在不經意間像被紙糊起的老虎,陽光下漏了餡?
在茶水間裡偷聽到導師同學們質疑或嘲笑的那一刻,又是否還能想起17歲那年,收到名校錄取,還以為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那個冬天?

本文系授權釋出,By 鷗醬,From Panopath過來人留學,微訊號:Panopath_liuxue。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