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2021 年末和 2022 年初的NFT牛市中,OpenSea幾乎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日交易量達數十億美元。然而,競爭對手已經出現了,其中一個正在嚴重威脅 OpenSea 的商業模式的競爭對手就是Blur。讓我們深入瞭解兩個市場巨頭之間的戰鬥,以瞭解 NFT 行業的未來。
儘管 NFT 早在 2015 年就出現了,但直到 2021 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當時,買賣和建立 NFT 的主要場所是 OpenSea,該平臺由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在2017 年創辦。當然,該平臺立即取得了成功,其收入從 2020 年的估計 50 萬美元增加到 2021 年的數億美元。這反映在其 130 億美元的鉅額估值中。作為參考,點對點電子商務網站 eBay 的估值為 260 億美元。
OpenSea 提供了普通 NFT 購買者需要的基本功能和大多數工具,但它們仍有需要改進的空間。例如,購買者每次交易時需要支付的 2.5% 的交易費總是會被競爭對手壓低。在 OpenSea 上發帖的主要吸引力在於網站上買家和賣家的絕對數量,但由於區塊鏈技術,可以透過訊息傳遞達成交易,然後以更便宜的費用在另一個網站上完成。2022 年 11 月,OpenSea還因釋出了一種允許NFT收藏品只在執行創作者版稅的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工具而受到抨擊。社群對 OpenSea 表示他們不會對未使用鏈上執法方法的收藏品徵收版稅這一事實提出異議。
Blur 於 2022 年底推出,是一個面向高階和專業 NFT 交易者的 NFT 市場。它擁有包括投資組合分析工具、市場聚合和更快的市場清掃在內的一些功能。此外,Blur不收取交易費,很顯然相比於OpenSea 來說,Blur在這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該平臺最初從2023 年 2 月空投其 BLUR 代幣後流行起來。該代幣被提供給平臺使用者並且利潤豐厚,一些空投價值超過一百萬美元。由於代幣因市場活動而獲得獎勵,因此它們的交易量被人為誇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Blur 在 2 月份的交易量上擊敗了 OpenSea。

OpenSea 已透過多種方式應對 Blur 威脅。最初,由於 Blur 缺乏完整的創作者版稅執行,他們禁止在 OpenSea 上鑄造的 NFT 出現在 Blur 市場上。然而,在 Blur 在交易量方面超過 OpenSea 後不久,他們改變了策略,即退出了“零費用”模式,並提供可選的創作者版稅。這一決策是在Blur釋出了一篇部落格文章後發生的,文章中指出NFT創作者必須選擇OpenSea或Blur,並推薦收藏品拒絕OpenSea以選擇其他市場。OpenSea的快速反應表明他們認為Blur是對他們業務的嚴重威脅,並願意在短期內放棄收入,以與Blur競爭交易量和使用者。

OpenSea 或 Blur 將如何透過其零費用模式產生收入還有待觀察。考慮到 Blur 的空投,他們實際上是在向用戶付費以增加交易量,這在短期內可能會奏效,但如果使用者不堅持,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對於增加交易量來說可能是徒勞的。另一方面,尚未發行代幣且可能永遠不會發行代幣的 OpenSea 在使用者方面具有絕對優勢,但在交易量方面卻落後了。這並不意味著 Blur 仍有增長空間,甚至變得與 OpenSea 的規模相當。鑑於 OpenSea 豐富的資源和既定的歷史,他們顯然是贏得這場戰鬥的熱門人選。
NFT 市場大戰真正的贏家:使用者。現在這兩個主要市場都採用“零費用”模式,現在是在不損失每筆交易資金的情況下投機 NFT 的最佳時機。自從其版稅的主要擁護者 OpenSea 不再嚴格執行以來,因此創作者可能受益最少。當塵埃落定後,NFT 市場將因為這場大衛(David)與歌利亞(Goliat)的戰鬥後變得更加高效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