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把叔設為星標,就能第一時間看文
後臺回覆“晚安”,送你一張特別推送,好夢

作者:醬姨
來源:她晚(ID:tawan718)


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曾說過:
“我們的傷疤、不完美和差異,所有這些東西讓我們成為真正的自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關於“美”,從來都沒有統一的標準。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即便外貌不同,性格不同,也同樣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彩,熠熠生輝。

最近,某音上一名博主火了。
但她火起來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殊才藝或者影片風格出彩,而是因為她的身材。
173cm的身高,體重卻只有30公斤。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侵刪
這是什麼概念?
正常情況下,有著173cm身高的成年女性,標準體重應該在62kg-68kg之間。
而30kg,僅相當於一個6歲兒童的體重。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來,女生已經瘦到可以說是“皮包骨”的程度了。
男友兩隻手就能完全握住她的腰,單手就能握住她的胳膊,她的大腿甚至還沒有男友的手臂粗……
而女生髮布影片的配文也都是“好身材”、“小腰精”、“頂級自律”這類標籤。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侵刪
但事實上,女生的狀態已經不能用簡單的“身材好壞”來形容,而是不健康,甚至可以稱為是“病態”。
輕則會貧血、影響不良、影響內分泌,嚴重點則可能會造成器官衰竭,威脅到生命安全。
但對此女生表示,因為男友喜歡瘦的另一半,所以自己一直在減肥,目前男友仍舊錶示自己“太胖了”,所以還需要繼續減肥。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侵刪
評論區,不少網友替女生擔憂,紛紛勸她不要再減肥了,好好生活。
也有網友認為,是女生的男友有怪癖,透過控制女友的身材,來滿足自己的掌控欲。
但就在大家為博主的健康擔心不停勸說時,評論區卻有部分女生表示:很“羨慕”這樣的身材。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侵刪
甚至還有不少人留言,向她求教減肥方法。
簡直荒謬至極。

但類似博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為了外表犧牲健康者從不在少數。
今年5月,熱搜上的一個女孩,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
女孩名叫小玲,15歲,還在上初中。
情竇初開的年紀,小玲喜歡上了同班一個男生,然而男生喜歡的卻是另一個女生。
因為男生心儀的女生比小玲瘦,小玲便認為,是自己“太胖”,才沒能獲得男孩的青睞。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侵刪
這種想法也讓小玲越來越焦慮,於是她便開始了減肥。
可小玲選擇的減肥方式並非運動或者合理飲食,而是極端的絕食。
近50天的時間,小玲沒吃過東西,只喝水,身體也日漸消瘦。
看到女兒這副模樣,小玲的父母很是心疼,但多次勸說無果。
最終,小玲165cm的身高,瘦到只有24.8公斤,身體也開始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侵刪
父母無奈,只得強行將小玲帶去醫院,可小玲異常抗拒,嘗試過半路跳車、花灑砸頭,甚至還想跳窗從病房逃走。
經過醫生檢查,確定小玲患上了神經性厭食症,皮下幾乎沒有脂肪的存在。
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小玲多個器官衰竭,送到醫院不久後便陷入了昏迷。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侵刪
遺憾的是,經過20多天的搶救,還是沒能挽救小玲的生命。
這一噩耗也讓無數網友感到心痛。
我們都在追求大眾口中統一的美,可究竟什麼樣才算真的美?
犧牲健康,甚至付出生命所換來的,就是真的“美”嗎?

想說,身高、體重、年齡,這些只是每個人的外在特徵。
身高增長會停滯,體重或增或減,年齡會逐漸增加,如果將它們作為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標準,或許太過淺薄片面。
你的魅力,除了外表以外,更應該透過舉止、談吐、修養、心態這些內在因素體現。
內心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今年3月,61歲女星楊紫瓊憑藉電影《瞬息全宇宙》拿下亞裔首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在領獎時,她捧著獎盃激動地發表感言:
“這是一簇希望的烽火,證明遠大的夢想確實可能實現。以及女人們,不要讓任何人去對你下定義‘你年華已逝’,永遠別放棄!”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侵刪
從1983年至今,楊紫瓊進入演藝圈已有40年。
40年的時間裡,她塑造過無數經典的熒幕形象,從默默無聞的小演員,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在不斷打磨演技的同時,她也從未停止過學習,充實自己的內心。
歲月在打磨她的過程中,帶走了她青春的容顏,但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記。
狀態取決於心態,積極向上,大方自信,不被外在因素所定義,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是的,楊紫瓊已經61歲了,可那又怎麼樣呢?
她仍然在勇攀高峰,不斷打破年齡限制,屬於她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演員辣目洋子在高中時期曾在日記本里寫過這樣一句話:
“想找一個漂亮的女演員,隨便一抓一大把。但想找個醜得有特點、有自信、會搞笑的女人,就我一個。我不美,但僅此一個,絕版了。”
不可否認,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在不斷進步。
而社會對於“美”的評判標準也日益發生改變,甚至變得更加嚴苛。
尺碼越做越小的衣服、千奇百怪的減肥方法、“白幼瘦”的審美、“胖就是原罪”的畸形觀念……
種種現象都在加劇著人們的容貌焦慮、身材焦慮。
於是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顏值即一切。
而為了追求這樣統一的“美”,不少人開始走上了與自我本能抗爭的道路:
不敢吃東西、反覆計算食物熱量、減肥,甚至是整容,無所不用其極。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在這樣極端的方式之後,我們又得到了些什麼?
是他人的一句誇讚,是所謂的理想體重,還是不復存在的健康,亦或是飽受折磨後搖搖欲墜的身體?
我們都在追求大眾口中統一的美麗,但人不是流水線製造的產物,也無法做到像精密儀器般完美。
也許肚子有贅肉,也許臉上有雀斑,也許眼角有皺紋,但正是有了這些“瑕疵”的存在,才讓每個人變得如此與眾不同。
那麼,這樣獨一無二的個體,又怎麼能用統一標準來評判?
個人價值不需要靠外表來實現,你可以是柔軟的,溫和的,羞澀的,也可以是堅強的,開朗的,富有野心的。
你可以擁有美麗外表,但不能只有外表,才華、閱歷、學識,這些遠比容貌經得起時間的考究。
希望所有女孩都能明白,想要收穫別人的愛,前提一定是先學會愛自己。
祝好。

■作者:醬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一飲三百杯的當代奇女子,這裡是新時代女性生活指南,與千萬女性一起做最颯的自己!微信公眾號:她晚(ID:tawan718),轉載請聯絡“她晚”授權。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關注莫問大叔(ID:mowends),一起做個有風度有溫度有深度的人。
■作者:醬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一飲三百杯的當代奇女子,這裡是新時代女性生活指南,與千萬女性一起做最颯的自己!微信公眾號:她晚(ID:tawan718),轉載請聯絡“她晚”授權。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關注莫問大叔(ID:mowends),一起做個有風度有溫度有深度的人。



關鍵詞
圖片來源
女生
博主
小玲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