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dallasnews報道,近日,AI晶片龍頭企業Nvidia正式宣佈:計劃在未來四年內,聯合包括臺積電(TSMC)在內的多方合作伙伴,在美國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用於建設AI基礎設施。

(圖片摘自dallasnews,版權屬於原作者)
這一鉅額計劃不僅預示著AI產業將進入“硬體驅動”階段,更意味著美國製造業的迴流已從政策口號變為現實動工。而在這份重磅投資中,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和休斯頓兩城被明確列為超級計算裝置製造基地的候選地,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圖片摘自dallasnews,版權屬於原作者)
臺積電亞利桑那代工,Blackwell晶片已開始生產
在此次公佈的計劃中,Nvidia最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將由臺積電負責生產,並且地點也已選定——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工廠。據Nvidia透露,晶片生產工作已經啟動。

達拉斯和休斯頓入局,AI超級計算中心進入建設倒計時
與晶片製造並行推進的,是AI超級計算機生產基地的規劃。Nvidia指出,未來將在德州的休斯頓和達拉斯分別設立兩座超級計算製造工廠:
-
富士康將負責位於休斯頓的工廠建設;
-
緯創則將在達拉斯啟動相關生產線。
(Wistron)2101 Couch Dr, McKinney, TX 75069。位於達拉斯都會區北部的McKinney市,是德州發展迅速的科技製造聚集地之一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這兩座“AI超級工廠”預計將在未來12到15個月內正式啟動產能,成為Nvidia美國戰略中的關鍵支點。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的大部分核心晶片長期依賴於亞洲代工,此次“重返美國製造”,顯示出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背景下的主動轉向,也響應了美國近年來大力推動“科技迴流”的政策導向。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AI浪潮驅動製造業迴流,數十萬崗位有望釋放
Nvidia CEO黃仁勳表示,將部分製造環節遷回美國,是為了提升企業在AI時代的交付能力、供應鏈安全性以及全球業務的靈活性。他指出,這些投資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滿足對AI晶片和超級計算機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增強供應鏈的彈性與抗壓能力。”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Nvidia預測,此次基礎設施建設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創造數十萬個就業崗位,為美國在高階製造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從鳳凰城到德州,從臺積電到富士康,全球AI產業的生產重心正悄然向美國本土轉移。對於達拉斯和休斯頓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工廠選址的競賽,更可能是AI時代下一座“產業中心”的開端。
Nvidia這一筆5000億的大手筆,或將改寫AI製造的全球格局。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達拉斯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