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高考分數和就業資料結合在一起看,感覺非常虐心——
一邊是水漲船高的分數線:今年上海高考,600分以上達到了1250人,較去年激增536人!每一分都牽動無數學子命運。

高考分數“卷”上天,就業率卻“腰斬”?
另一邊,智聯招聘《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1179萬畢業生就業率僅55.5%,也就是說,近半數畢業生待業,而2025屆的1222萬畢業生已蓄勢待發,即將湧入人才市場……
雞娃18年卻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成為千萬家庭的共同焦慮。當“學歷通脹”與“技能錯配”疊加,越來越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選擇“脫下長衫”自救,送起了外賣,開起了滴滴……
應該如何培養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
身邊一位魔都媽對我說,沒有目的感,就很容易卷錯方向,而現在能夠真正給孩子提供指引的學校,真的非常難找。她在輾轉探訪了一圈院校後,把目光鎖定在了了一所崇明的大學:上海中華學院(以下簡稱中華學院)。

“從學生踏入校園開始,學校就做了兩手準備,有的學生可以‘畢業即就業’,去到的還是華為、阿里雲、大疆這樣的龍頭,想要深造學習的同學,更是有清華畢業的導師保駕護航。”
她還向我介紹:中華學院的歷史底蘊深厚,在崇明打造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新校區,今年遷入。這個新校區,還是出自安藤忠雄等六位頂尖設計師的手筆!
聽完介紹後,我立即聯絡了中華學院,詳細瞭解了一番之後,發現這所寶藏學校確實有“畢業即就業”的底氣:
專注的“人工智慧”和“酒店管理”,都是蓬勃發展且急需人才的行業;
人工智慧的主講教授,全部畢業於985高校,其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畢業的教授就佔到2/3!,酒店管理的導師,70%是來自酒店行業的高管。
人工智慧,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核心課程嵌入專業培養計劃。在2025年QS世界大學計算機專業排名中,CMU排名第二,常年位居前三;
酒店管理,合作物件是瑞士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2025年QS酒店與休閒管理專業排名,理諾士位列全球第二,被譽為“全球奢華酒店總經理的搖籃”。
透過“訂單班”的模式,根據崗位要求定製化培養“酒店運營總監”、“機器人技術總監”等。
原來,贏在就業起跑線背後,有一套詳盡的規劃和全方位的託舉。
👇👇7月20日,是中華學院的開放日,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掃碼諮詢預約。


和美國計算機神校、瑞士酒店管理高校強強聯合,
不出上海,也能同步頂尖大學熱門專業!
很多大學生就讀的時候,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哪怕選定了專業,也不知道這些課程學完之後能做什麼。又或者明明進校的時候專業還是炙手可熱,四年學完畢業,專業已經成為了天坑……
中華學院則是在學生進入校園的那一刻開始,就把未來的路徑規劃得明明白白,因為學校的專業,直接能夠與行業需求匹配。
學校兩大院系下的四個專業,匹配的都是具備長遠前景且有長期人才需求的行業——人工智慧和酒店管理,分別與美國計算機神校CMU、瑞士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進行深度合作。

人工智慧的火熱無需多言,最近頻繁爆出的矽谷重金挖角華人學霸的新聞便足以體現。但這不是學霸的特權——麥肯錫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預計達到400萬。在人才需求井噴的背景下,行業平均年薪達到29.13萬,即使是應屆生,也能夠月入過萬。
酒店行業也是如此,全球行業迎來了強勁復甦。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接近2.5萬億元,同比增長6.4%。
中華學院設有兩大特色院系,人工智慧應用學院和現代服務學院。
人工智慧應用學院,細分為三個方向:
專注於教育領域,培養的是能夠將AI技術融入教學全過程的人才,核心課程包括Python應用開發與AI輔助程式設計、大語言模型應用等;
面向高階製造業,培養具備工業智慧化和改造能力的複合人才,核心課程包括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基礎、邊緣計算應用技術等;
聚焦旅遊服務行業,致力於培養能夠設計、服務和最佳化服務機器人的專業人才;核心課程包括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機器人感測器技術等。

學生畢業後,既可以選擇硬核的技術崗位,也可以進入“AI+”的各行各業,用技術賦能,比如把技術與教育結合,讓教學變得更高效。
現代服務學院,專業設定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培養的是國際化服務精英,核心課程包括房務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數字時代的客戶關係管理等。
學生不僅需要學習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運用AI賦能服務及運營的本領。未來,他可以選擇進入高星級酒店、國際郵輪、航空公司,甚至是政府機關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等需要高素質現代服務管理規劃人才的領域。
專業設定匹配行業需求只是起點,中華學院頂尖的師資力量以及全球化的課程體系則確保了教學質量。無論學生選擇從課堂到職場,還是進一步深造,都能無縫銜接。


教授三分之二畢業於清華計算機,
與企業達成直通合作
翻看中華學院的師資和課程設定可以發現,名校光環十足,光是清華計算機畢業的導師,就佔到三分之二。而且,學校還與世界頂級大學合作,同步了核心課程。

👉 先來看人工智慧應用學院。
該學院由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院士領銜,主要教授全部畢業於985高校,並且三分之二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孫茂松院士是清華大學本碩,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他在計算語言學和大模型研究等方面具有廣泛影響力,並因其傑出貢獻入選多個國際和國內學術組織的會士;
還有在人臉識別領域非常有影響力的彭振雲博士,他擔任人工智慧應用學院院長,當年是清華本碩博連讀。
助教團隊則是100%來自於211高校。
👇 滑動看詳情 👇







👉 再來看現代服務學院:70%以上的專業教師來自酒店行業高管。
比如全球專業第二的瑞士理諾士的執行長Carlos Díez de la Lastra,擁有近30年高等教育經驗,在西班牙連續六年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150位旅遊專業教育人士”之一;
又比如現代服務學院副院長焦鄰穎,擁有20多年教齡以及豐富的酒店和旅遊行業經驗,並持有英國管家行會證書等專業資質。
👇滑動看詳情👇






擁有學術和行業經驗的導師坐鎮,中華學院的教育質量自然得到了保障。
7月20日
👇是中華學院的開放日👇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掃碼諮詢預約


一半學生“高質量就業”,
一半進入國內外頂尖高校!
中華學院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是:如何培養能夠適應全球多變局勢的人才?
答案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在人工智慧時代,紮實地掌握技術;
二則是具備全球視野以及終生學習的能力。
基於這樣的培養目標,中華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兩條腿走路”的選擇:想要找工作的同學能夠順利畢業即就業,而想要進一步求學,也能和國內外頂尖學校無縫對接。

具體來說,中華學院將助力50%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20%畢業生實現海外升學、30%畢業生實現國內專升本。
對於以就業為目標的同學,中華學院提供了非常多的實踐機會:實踐課時佔比超過50%,讓同學們在三年的學習中,能夠始終置身於真實產業環境,從而具備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
學生們就會在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訓空間裡接受培訓;
早早迎來實習機會,以“準員工”身份進入企業,獲得參與工業APP開發或者為奢華酒店設計方案等機會;
再回到校園鞏固技能,畢業時具備立即進入職場的能力。
■ 中華學院教學實訓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行業資源豐富,與20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不僅提供實習,更有直通崗位的機會、
中華學院合作的企業名單含金量十足:
有華為、商湯科技、阿里雲、大疆、聯想等各自領域的領軍品牌;

人工智慧及製造業方向,包括了具備技術壁壘的強腦科技、日本工業機器人巨頭髮那科、德國工業機器人知名製造商庫卡、美的旗下的美雲智數、全球性高科技創新企業優必選機器人、資訊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麒麟信安等;

高階酒店品牌則有麗思卡爾頓、華住、indigo、和平飯店、西郊賓館等。

學校還透過“訂單班”的形式,將企業招聘需求前置到了日常學習中,制定如“酒店運營總監”“機器人技術總監” 等定向培養方案,確保學生能夠直接從課堂走向職場。
對於想要繼續求學的同學,中華學院在課程方面也提供了足夠的保障,不僅全部採用雙語教學,還與世界頂級學府同步了核心課程。
合作物件是計算機神校CMU,常年都是QS專業排名前三的學校!另外,還將透過本科聯合培養、專本碩貫通等方式拓寬學生成長成才路徑;
合作的瑞士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最新QS專業排名,高居第二!合作中,包括一個“3+1”的國際本科專案,直接打通了升學路徑。學生在完成3年國內學習畢業並達到英語成績要求(大概是託福70、雅思5.5),可以選擇升入理諾士瑞士本部攻讀本科,學有餘力的同學還可以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7月20日,是中華學院的開放日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掃碼諮詢預約


在安藤忠雄等大師打造的校園空間,
普娃開啟逆襲之路
瞭解課程設定和辦學理念的過程中,我還驚訝地發現,學校在融合歷史積澱和創新精神上做出的嘗試。
中華學院具有百年的歷史。1917年,近代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聯合蔡元培、梁啟超、張謇、宋漢章等48位教育界、實業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二年中華職業學校應運而生,開啟了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先河。
2003年,中華學院開啟高職辦學,而在今年,遷入崇明新校區,開啟了新篇章。
到過新校區的人,都會立馬被大氣和優美的環境所驚豔:投資10億的校園,融合了人文、生態以及自然和建築美學。高標準教學樓、實訓樓、大型室外內體育館以及游泳館一應俱全,整體構成了一個集教學、社會實踐以及興趣拓展為一體的教學空間。

在這裡,不僅有興趣社團和各類展覽講座,還設立了“大師課”,不定期邀請知名錶演藝術家、音樂家、人文學者、科技學者等大師進校授課。配套的學業規劃中心、學術資源中心以及職業發展中心等,也是一應俱全。
一問才知道,原來新校區出自六位國內外建築大師的手筆。他們分別是:
第14屆普利茲克獎獲得者阿爾瓦羅·西扎
第17屆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安藤忠雄
如恩設計研究室郭錫恩與胡如珊夫婦
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柳亦春
亙建築事務所範蓓蕾

在這樣的環境中,既能跟隨頂尖學者鑽研學問,又能得到行業導師的實踐指導,可以說是非常超值的體驗了。
就業環境越艱難,“以始為終”的規劃就越重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華學院以“就業”和“培養具有全球人才視野”的目標出發,完整規劃出了學生的成長路徑。
可以預見,哪怕是普娃,也能夠迎來屬於自己的逆襲。
👇👇7月20日,是中華學院的開放日,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掃碼諮詢預約。


另外,即日起至8月6日,學校在上海市虹口區天潼路328號星薈中心3樓03-136室(近地鐵10、12號線天潼路站)設有招生諮詢處,歡迎家長和學生諮詢。
諮詢時間:9:00-17:00(週一-週日)
諮詢電話:021-60796666、61810775、61810776、18602126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