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老齡化日趨嚴重,退休之後的待遇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
今天我們看看臺灣農民老了之後怎麼過日子。
臺灣農民如果退休養老了,待遇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老農津貼”,第二是“退休金”。
老農津貼是白給的,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也不用先交社保等老了再取,也就是政府無償發給你的。
目前,臺灣的“老農津貼”每個月為7550新臺幣,摺合人民幣1700元。

另一部分是“老農退休金”,領這個退休金是需要退休前繳納社保金的,不過,交的也很少。
例如你45歲開始交農保滿20年,農民只需月繳保費93臺幣,摺合人民幣22塊,滿65歲每月可以領到5500人民幣。
如果30歲開始交農保35年,滿65歲每個月可以領到8500人民幣。這就是臺灣的農民退休金。

這兩部分加起來,就是臺灣農民的退休待遇。
另外為了鼓勵農業,在臺灣,農民種地是有補貼的。
種一甲(15畝)一年補45000新臺幣(1100人民幣)。
農民的喪葬補助是一次153000新臺幣(3.5萬人民幣)。

那麼臺灣農民養老這些錢夠花嗎?其實,日常消費都是因人而異的,但對老年人來說,很重要的是,臺灣實行免費醫療。
也就是說:臺灣人去醫院看病只需交掛號費就可以。
而且,住院也是全免費,包括護理吃飯都是免費,更不需要家屬陪護。
這就是臺灣農民老之後的生活。
(轉自“老魚辣評”)
小號17辮文章
關鍵詞
退休金
每個月
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