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作為美國重要的農業中心,每年貢獻了美國四分之三的蔬菜和核果產量,2023年農產業的營收接近600億美元。
然而,隨著總統特朗普時期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和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大規模搜捕的實施,加州農業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許多農場的工人因擔心被驅逐而拒絕上工,導致大量農作物未能及時採摘,甚至腐爛。

加州範杜拉縣的菜農泰特(Lisa Tate)是第六代農民,她透露,由於勞動力的急劇減少,農場的生產陷入困境。
泰特表示,農場工人減少了70%,這意味著大量作物無人採摘,短短幾天內就會爛掉。她指出,目前的情況可能是加州農業的“轉折點”。在大洛杉磯以北的廣袤農地,從範杜拉縣到中央山谷,每年產出的數十億美元農產品大多數依賴無證移民工人手工採摘。然而,由於移民掃蕩,許多移民工人不敢再上工,導致大量農作物滯銷、腐壞。

許多農場主和工頭都表示,他們面臨著空前的工人短缺。某墨籍工頭表示,他負責的草莓園本來有300名工人,但當天只有80人到場;另一名農場工頭則透露,原本應到80人,但實際上只來了17人,幾乎減少了八成的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不足導致的後果是,採收期的蔬果無法及時採摘,大部分會因無人採摘而腐爛,從而嚴重影響農產品的供應鏈和市場經濟。

許多經濟分析師和政治策士都意識到,美國農業行業依賴於大量的非法移民勞動力。根據前國會預算處長荷茲-艾金(Douglas Holtz-Eakin)的分析,約80%的美國農場工人都不是美國出生的,其中半數是非法入境。然而,如果這部分工人流失,將大幅推高食品價格,嚴重影響美國的農業經濟。
一位已在美國從事農業工作超過30年無證移民,儘管已經成家立業,但他表示,許多同事現在都不敢再上工,因為他們擔心一旦被抓住,就可能永遠與家人分離。另一位工人也提到,他們每天上工時都感到害怕,除了高溫暴曬外,現在還增加了新的恐懼——可能永遠無法回家。
儘管如此,許多農工仍然為了生計冒著被遣返的風險繼續工作。一些移民工人表示,雖然短期內因移民掃蕩而人數減少,但隨著風頭過去,工人們會逐漸返回農場。此外,一些工人會透過搭乘有合法身份的同伴車輛上工,或派合法身份的孩子去市場買菜。

加州中部的農場主泰許(Greg Tesch)表示,即使是合法的移民工人也開始不敢上工,因為他們無法知道誰會成為移民官的目標。他說:“一聽到‘ICE’,所有人就會四散奔逃。”他還指出,當前田地裡甜椒即將成熟,如果不及時採摘,將會過熟或曬傷,“我們真的需要人手。”
這一切都凸顯了加州農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如果勞動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農作物將繼續面臨腐壞的風險,農業經濟和食品供應鏈也將受到嚴重衝擊。在當前的政治氣候下,如何平衡移民政策與農業需求,已經成為加州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點選名片關注
舊金山矽谷第一生活資訊平臺
這是天天匯陪伴您的第5000+天
15萬灣區華人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