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曉騫 《CC情報局》特約撰稿員
編輯|白金娜 莊雯蔚
核心提要:
1. 特朗普上任四天,繼宣佈退出世衛組織後,他又要求實施一系列對美國研究機構的限制措施:叫停各種會議、限制學者外訪講學、嚴格管控資訊傳播等。除此之外,他還提名多名反疫苗人士擔任衛生部、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國立衛生院(NIH)等重要崗位的領導人。對特朗普來說,對於美國公衛系統的破壞性打擊,已經達成。
2. 特朗普退出世衛的理由是“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處理不當,未能採取迫切需要的改革”並向美國收取了“不公且繁重的付款”。《衛報》認為根本原因是他不滿世衛對新冠疫情的處理,這也是他未能延續第二任期的重要原因。美國的退出將影響世衛在全球的行動能力,並對美國防疫能力提出挑戰。但CNN評論認為,特朗普這一行為最終是為了與世衛組織討價還價。
3. 美國國立衛生院(NIH)控制著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的資金命脈。特朗普上任後立刻凍結了國立衛生院幾乎全部科研資金、科研活動和人員招聘。這令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NIH幾乎停擺,科研人員面臨恐慌和失業的風險。

特朗普“回鍋”總統不到四天:退出世衛、凍結 NIH 運作、選擇反疫苗人士任衛生部長……
美國公衛系統的科學家們正在陷入一場突如其來的恐慌中。
繼在1月20日上任當天,特朗普宣佈退出世衛組織後,在就職的第二天,他又要求實施了一系列幾乎令 NIH 的科學家們窒息的限制措施:叫停包括科研資助評審在內的各種會議、學者外訪講學受限、招聘全部凍結,甚至資訊傳播也受到嚴格管控,NIH 的日常運作陷入混亂和不確定中。

據最新一期的《科學》(Science News)分析文章稱:緊急停止運作的措施,對掌控 474 億美元科研資金的生物醫學核心研究機構 NIH 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作為美國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資助方之一,NIH 掌控著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的資金命脈,科研專案的評審會議暫停可能會導致外部高校學者無法獲得研究經費撥款,這一系列“急剎車”被認為可能對美國的科研競爭力造成長期影響。
而即將於參議院透過特朗普提名的美國新任衛生部長、反疫苗人士肯尼迪。NIH 的新掌門,同樣是反疫苗、反對強制在疫情中佩戴口罩規定的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傑伊‧巴塔查亞(Jay Bhattacharya)博士等人即將上任,也讓醫療系統的科學家們感到焦慮與不安。
特朗普上任不到四天,退出世衛、中止 NIH 運作、提名多名反疫苗人士擔任衛生部、FDA、NIH 領導人,會給美國以及世界帶來什麼影響?他為何要退出世衛?對 NIH 實施“毀滅性”的會議、旅行、通訊和招聘凍結,會讓美國的醫療科學研究受到何種打擊?這一連串對醫療系統異乎尋常的舉動背後,蘊藏著何種“陽謀”?

▎圖為NIH。

兩次退出世衛,只是為了“復仇”?這對美國公共衛生意味著什麼?
1月20日,特朗普回到白宮後的幾小時,就宣佈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這一決定對美國乃至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具有深遠影響。
這已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嘗試退出WHO,早在第一個任期內,他就曾嘗試過退出。
2020年5月29日,特朗普宣佈,美國將斷開與WHO的關係,並將資金轉用於美國全球衛生優先事項。一個多月後,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秘書長,打算退出WHO會員資格。
由於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拜登在2021年1月上任時立即推翻了特朗普的這一決定。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仍然是世衛組織最大的資助者與參與者。
這使特朗普耿耿於懷。
在宣佈當選後,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就曾暗示,退出世衛組織將是他的首要任務之一。特朗普兩次退出 WHO 的理由是:“對新冠肺炎疫情處理不當……未能採取迫切需要的改革,無法證明其獨立於世衛組織成員國不當政治影響”以及美國向 WHO 支付了“不公且繁重的付款”。
除了上述明面上的理由,《衛報》的文章認為他退出世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世衛關於新冠疫情的處理使他不滿。而他在疫情中的應對失措,也是他2020年敗於拜登,未能延續第二任期的一個重要原因。

傳染病應急專家、曾擔任過世衛組織高階顧問的國際難民組織主席Jeremy Konyndyk 公開批評道:“我被這種愚蠢和小題大做行為所震驚。特朗普在2020年曾試圖讓美國退出世衛組織,因為他需要為自己在COVID-19上的失敗找個‘替罪羊’,顯然他對該機構的怨恨還沒有消除。這不是一個自詡大國的國家應有的行為。這是一個對世衛組織和全球衛生領域的災難性決定。”

▎圖為安東尼·福奇,前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而為了防止特朗普對在新冠疫情中與他不同調的福奇醫生進行“報復”,老練的拜登在下臺前宣佈“預防性”特別赦免福奇醫生等人。但1月24日,特朗普還是取消了對福奇的安全保護。福奇醫生自領導該國應對新冠疫情以來一直面臨死亡威脅,同時還因口罩強制令和其他新冠限制措施而受到共和黨人與特朗普的公開批評。
美國退出世衛的生效期在2026年2月。特朗普在行政令中拒絕在這一年過渡期內支付任何資金。如果退出生效,美國將與列支敦斯登一樣,成為沒有加入WHO的聯合國成員國。
當然,他們也將成為未來世界性的新流行病的“孤島”。
《科學》雜誌探討了美國退出世衛組織,將對美國、世衛組織乃至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產生的幾種影響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如果美國不再收到世衛組織或其成員國的訊息,那就意味著更容易受到輸入性疾病的影響。隨著兒童免疫力下降,美國更有可能爆發脊髓灰質炎、麻疹,禽流感以及類似新冠這樣等級的流行性疾病侵擾。”
美國是1948年世衛組織的創始國之一,目前有194個會員國。世衛最大的有影響力的行為,是協調各國共同努力消滅了天花,並將小兒麻痺症帶到根除的邊緣。在歷次的流行病疫情中,世衛組織發揮協調領導作用,提供醫療用品、裝置、醫護人員,併為各國政府提供支援。

▎圖為世衛組織2024-2025年預算檔案。
世衛組織每年的年度預算為68億美元,美國每年除了給世衛提供約1.1億美元的會費外,也是WHO最大的捐助者,在2022年和2023年共捐款11億美元。也就是說,世衛五分之一的預算來自美國。
如果退出,這部分的資金缺口將會影響世衛的在全球的行動能力。但美國作為一個獨立於世衛組織的孤立國家,如何防範疫情也將受到考驗。
這份新的行政令還導致“停止”美國與世衛組織的《大流行病協議》的談判,這一國際條約已經談判多年,旨在更好地為未來的大流行病進行充分準備。
美國退出世衛,對於世衛以及與美國的影響都還在評估中。但特朗普是否能如願退出,仍將受到參、眾兩院議員們的牽制與批准。喬治城大學全球衛生法教授兼系主任勞倫斯·戈斯汀表示:“作為世衛組織中心主任,我正在考慮提起訴訟以阻止他。”
世衛組織釋出宣告表示,“對這一決定表示遺憾,希望美國重新考慮。”
CNN的評論認為,特朗普最大的可能是透過退出這一行為,利用這一年的時間與世衛組織討價還價,也許他根本就是虛張聲勢,在滿足了他的價碼後,也許他會把退出的決定撕毀,就像他收回自己多次發出的恐嚇性承諾一樣。
但事實如何發展,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特朗普為何對掌控 474 億美元科研資金的生物醫學核心研究機構 NIH 實施“凍結”?
1月22日,特朗普上任第二天,即要求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 (HHS) 旗下多個聯邦衛生機構,暫停對外發布包括例行科學報告、網站更新、健康警示、社群媒體貼文、新聞稿、指南以及規章等在內的所有對外通訊,直至獲得新的官員的批准(STAT News,CNN,NPR)。此舉引發了公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引發了對政府透明度和公共衛生資訊傳播的擔憂。

對於準備大幹一場的特朗普,這僅僅是一道“開胃前菜”。人們隨後發現,曾被特朗普和共和黨視為“眼中釘”,並多次公開批評與攻擊的美國最大的研究機構也受到影響。特朗普直接將 NIH 的747億美元科研資金幾乎全部凍結,同時也凍結了這裡的所有的科研活動,甚至人員招聘。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NIH 就面臨了經費削減和氣候等多個部門及諸多實驗室的關閉,但今年的打擊顯然來得特別快和特別猛。
美國《科學》雜誌的文章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給 NIH 474 億美元的預算使用帶來巨大的衝擊,並具體舉例指出,一個正在進行中、給初級科研人員提供培訓的講座被叫停,而一個青少年的科研講座則在開始前幾分鐘臨時喊卡,另幾個對申請科研經費的專案進行評估的會議也面臨同樣命運。
如果沒有諮詢委員會會議,NIH 將無法發放研究經費,該機構用於資助全美乃至全世界研究的 470 億美元預算中的八成,但現在這筆資金無法使用。

對於許多科研人員來說,失去經費來源就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因為沒有經費,他們的計劃就無法展開,甚至沒有工資可以發放。這些舉措給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帶來了廣泛的混亂和不確定性,科研人員面臨恐慌和失業的風險。
獲得 NIH 資助 20 多年的西北大學發展生物學家 Carole LaBonne 說:“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並稱暫停造成的不確定性將對科學界造成毀滅性打擊,尤其是對早期職業研究人員。
一般來說,在特定科學領域的兩個獨立專家小組審查計劃提案後,NIH 才會頒發研究經費,但原定2月2日之前舉行的撥款審查小組會議已被取消,且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會議何時會再召開。
更令人擔憂的是,NIH 的外訪講學活動被全面叫停,研究人員被禁止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學術交流,這對依賴此類活動推進職業發展的年輕科學家來說打擊尤為沉重。
而與此同時,特朗普團隊已從 NIH 官網上刪除了有關多元化計劃和多元化相關補助的網頁。
儘管類似的行政過渡期限制並非首次出現,但此次措施的廣泛性和嚴格性仍令人震驚。曾獲 1989 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 NIH 前主任 Harold Varmus 警告稱,真正危險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在任命一群反對疫苗、在疫情中販賣反科學理念的人,擔任美國衛生健康系統最重要的職務。

▎圖為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傑伊‧巴塔查亞(Jay Bhattacharya)。
在COVID-19疫情期間,反對限制措施與強制佩戴口罩規定的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傑伊‧巴塔查亞(Jay Bhattacharya)博士,已被特朗普提名為 NIH 的院長。
而將提任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的佛羅里達州醫師韋爾登(Dave Weldon),長期以來宣揚已被證明錯誤的疫苗導致自閉症的理論。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腫瘤外科醫生馬蒂‧馬卡里(Marty Makary)將領導食品和藥物管理署(FDA)。
反疫苗人士肯尼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被提名擔任衛生部長。
這些人幾乎都對他們將要領導和管理的的美國最重要衛生機構,持高度批評態度。

▎圖為小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提名候選人。
CNN的評論認為,特朗普一系列對於美國公衛系統的禁令,就是在等待這些被提名人透過參院任命後,進行徹底的改革與裁撤。
據美聯社1月24日的訊息,肯尼迪表示,他已辭去反疫苗非營利組織職務,正在等待接受參院聽證,以擔任衛生部長這一重要職務。

這位著名的“反疫苗活動家”已放言,將在上任的第1天解僱負責監督疫苗研究的 NIH 600 名員工。輿論普遍對這一任命感到擔憂。除此之外,肯尼迪還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他上任的第一天,將會終止在自來水中新增氟這一行為、除去對生牛奶運輸和銷售的限制、打擊食品化學品和新增劑。
這些疫苗反對者會給美國的公衛政策,以及製藥與疫苗的研究,帶來多少影響,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但對特朗普來說,對於美國公衛系統的破壞性打擊,已經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