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傲慢與偏見?美擬關閉近30個駐外大使館,涉及多國
點選下方公眾號
檢視更多本地新聞

(新聞報道截圖)
據CNN獨家披露的美國國務院內部檔案顯示,川普政府正推進一項激進的外交機構重組計劃,擬關閉近30個駐外大使館與領事館,涉及歐洲、非洲、亞洲及中東多國。

該方案已納入國務院改革議程,正待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最終拍板,一旦實施將成為美國自冷戰後最大規模的外交機構收縮行動。
核心關停名單曝光
歐洲要塞:馬耳他、盧森堡領事網路或遭腰斬
非洲戰線:賴索托、剛果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國使館面臨撤離
傳統盟國:法國5個、德國2個、英國1個領事館或被裁撤
亞太及中東:韓國、南非、波斯尼亞各1個領事館,以及索馬利亞、伊拉克等高風險地區外交存在規模將大幅縮減

檔案顯示,此舉旨在配合川普總統“精簡聯邦政府”戰略,透過削減“象徵性外交機構”釋放財政資源,將資源集中於“核心戰略地區”。分析人士指出,被裁撤物件多為近年功能弱化的小型使領館,對美國全球外交網路的實際衝擊可控,但可能引發東道國強烈反應。

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由總統高階顧問埃隆·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該部門被賦予“清理聯邦機構臃腫結構”的特殊使命,被視為川普重塑華盛頓政治生態的核心工具。
此前DOGE已推動多項聯邦機構改革,此次外交系統“瘦身”被視為其最新成果。

若計劃全面落地,將導致美國駐外使領館數量從當前的170餘個(大使館)和90餘個(領事館)大幅縮減,可能引發多國對美國外交承諾的質疑。但支持者認為,此舉符合“美國優先”原則,有助於將資源轉向應對中國、俄羅斯等戰略競爭對手。
此次改革標誌著美國外交體系自冷戰後首次系統性收縮。儘管官方尚未正式宣佈,但國務院內部檔案顯示,部分領事館關閉工作已於今年3月啟動,預示著這場“外交大撤退”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02
報稅季結束,加州民眾平均能退多少?

(新聞報道截圖)
隨著4月16日(週二)報稅截止日的臨近,美國數百萬納稅人正翹首以盼聯邦退稅的到賬通知。而在加州,這場“金錢雨”的規模尤為可觀。

根據美國國稅局(IRS)最新披露的資料,2022納稅年度,加州居民共獲得388億美元的聯邦退稅,人均到賬金額高達3344美元,不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更在西部地區獨佔鰲頭。

在全美50州的退稅“競賽”中,佛羅里達州以人均3900美元的退稅金額傲視群雄,成為當之無愧的“退稅冠軍”。這一數字較加州高出近17%,反映出佛州無州所得稅政策對聯邦退稅的疊加效應。

相比之下,緬因州則以2700美元的人均退稅金額位列末尾,凸顯出各州經濟結構與稅收政策的顯著差異。
加州作為全美經濟總量第一大州,其退稅規模與人均金額均高於全國3300美元的平均水平,但與佛州相比仍存在差距。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現象主要源於三方面因素:
收入結構差異:加州高收入群體佔比大,聯邦稅收抵免政策更傾向於高收入家庭;
政策紅利疊加:疫情期間失業救濟金、紓困支票與稅收減免政策在加州落地效果顯著;
地區經濟韌性:加州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的強勁復甦,為退稅規模提供了堅實支撐。

儘管退稅被許多納稅人視為“意外之財”,但稅法專家提醒,這筆錢本質上是納稅人提前預繳稅款的返還。以加州人均3344美元的退稅金額為例,相當於納稅人將這筆資金以0%的利率“借給”政府長達12個月。若透過合理的稅務規劃,納稅人完全可以將“退稅”轉化為全年現金流收益,而非被動等待年度返還。
“退稅金額的多少,實際上反映了納稅人與政府之間的‘資金博弈’。”洛杉磯稅務律師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表示,“高退稅額並不意味著稅收政策更優惠,而是納稅人預繳稅款與實際應繳稅款之間的差額較大。”

對於尚未完成報稅的納稅人而言,4月16日是最後的截止日期。根據IRS規定,逾期未報稅者將面臨最高25%的滯納金,並可能影響聯邦福利資格及信用評分。專家建議,納稅人應儘快透過IRS官網或專業稅務機構完成申報,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星標】或【置頂】洛杉磯華人事事通



